李荔 何維峰 婁底職業技術學院
當今社會,手機依賴成癮已經成了一個炙手可熱的話題,它不僅已經嚴重影響到我們人類的家庭、生活、工作。對于高職院校學生而言,他們對手機的依賴也直接影響到日常學習和身心健康,而且對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的樹立都有一定的負面影響。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學生階段心智還不夠成熟、自我約束力差等心理原因。另外,學校方面也存一定的問題,比如教學目標與就業不能很好的無縫對接,這也給學生玩手機成癮找到理由。因此,預防高職院校學生對手機依賴成癮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共同關注,所以我們可以嘗試以運動鍛煉的手段來干預學生對手機依賴成癮的問題。
智能手機能夠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給人們的查閱信息、網上購物、出門打車等帶來諸多方便,但是智能手機也是一把雙刃劍,過度使用智能手機可能患上智能手機依賴癥。比如有些高職學生沉迷于手機聊天、手機游戲等,每時每刻都離不開智能手機,這些給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學業進步等都帶來負面影響。
(1)智能手機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現如今,無論是社會大眾還是院校學生,對手機成癮傾向越來越明顯,甚至會因為一些主客觀原因而去濫用手機,沉淪上網,這樣就容易出現一些具有心理障礙型的心理疾病或者一些怪異的令常人無法接受的一些行為。所以智能手機已經成為各大高職院校學生身心健康的一把利刃,不僅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還容易引起一系列的負面影響,甚至連累到家庭乃至社會。所以對智能手機的合理利用會給學生在學業、信息交流以及知識傳遞方面帶來便捷。然而,對手機的過度濫用或者依賴成癮則會讓學生成為手機的奴役,不僅從時間上壓榨學生的身體,讓學生成為名副其實的低頭族,還會從心理上控制學生的心智,讓其不自覺的去尋求一些能刺激使自身感觀得到一時滿足。所以大學生使用手機已經對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嚴重的影響。
(2)對手機的依賴影響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的發揮。網絡世界五彩繽紛,隨著人們的思維活動的需要,網絡中的社交軟件更是瞬間林立,手機功能日益強大,甚至可以代替電腦。比如一些網絡APP,微信、陌陌等這種交友軟件更是層出不窮,使大家相互之間好像近在咫尺,又互相得到情感的交流。尤其是微信時代,人人都有微信,他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法,無論是生活上還是經濟上,都讓人感受到了便捷和低成本,人們已經對它產生了高度依賴,讓人在現實中逐漸迷失。根據網絡統計,在中國的網民中有21%的人每天翻閱手機的次數超過100 頻次,24%的如果一會沒有拿到手機就是莫名的煩躁,手機已經成為身體的一部分,還有32%的人每天早上第一次事情就是看手機在哪里。而處于青春期的學生也同樣被手機控制。使得溝通交流的方式就是通過手機,甚至說話都覺得是多余的,這樣的情況直接影響孩子的交際交往能力。[1]
(3)智能手機成癮直接影響學業質量。在信息化時代,智能手機迭代更新迅速,人們的生活越來越離不開手機,手機里各行各業的APP 層出不窮,比如一些生活類的外賣平臺,或者教育類的作業幫等應用比比皆是,課堂中有問題就問作業幫,答案手到擒來,讓學生可以不加思考的拿到現成的標準答案。學生可以不用學習不用總結輕松完成老師課堂布置的作業,這也就直接對學習質量造成直接的影響。倘若學生能夠從學習的角度出發,合理利用這些應用軟件,就會起來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經過思考與總結之后得出的結論與標準答案相對比,尋找其中的不足和錯誤的原因,而并不是以答案來限制自己的思維,甚至壓根不加思索的完成所謂有功課。所以手機成了雙刃劍,如果不能合理利用,它就成了學業荒廢的幫兇。
體育運動對人的身體健康、機能狀況、心理素質等都有深刻影響,許多優秀人物都有堅持體育運動的習慣。同樣,體育運動對高職學生智能手機依賴問題也有很好的干預作用,能夠有效影響高職學生的智能手機使用習慣,幫助高職學生克服智能手機成癮問題,這些對高職學生的心態、健康、學業等都有重要意義。
(1)體育運動讓學生增強行為控制力、情緒控制力。體育運動它不僅僅是一項體育活動,不能簡單的理解成劇烈運動、奔跑大汗淋漓的一種表現。它能帶來一種心境的變化。手機上網依賴成癮也會讓人的心境發生變化,比如手機網絡的一些內容或者觀點引導會讓人產生消極的情緒,這是負面的影響。[2]而當學生在這種消極的狀態下,通過體育運動進行撥亂反正,使學生在身體參與運動的同時逃離虛擬的世界,讓心境向正方向改變。如果體育運動成為一種習慣,也會給人帶來極大的滿足感和自信心,從而讓學生能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接受更多正能量的引導。
(2)體育運動讓學人際交往能力得到提高,自信心增強。由于手機交流的習慣,使得人們在現實生活中面對面溝通的機會減少,當參與到一些團隊協作的一些活動中時,因為缺少溝通的能力和技巧就使得學生不能更好的達成團隊協作,而產生退縮的心理。智能手機依賴度較高的學生明顯社交撫慰度就是比較低。所以如果能夠積極參加一些比如足球或者籃球這些集體性質的體育項目,就可以讓學生放下戒備,直面交流。
(3)體育運動讓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樂觀生活。體育類項目確實可以干預手機依賴。也就是說,我們從思想上去給學生灌輸這種意識,讓他們有意識的去接受這樣的安排。當體育活動逐漸成為一種習慣,并且自覺自律的定期參與,他們就會喜歡這種某項運動,從而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也就可以讓學生從被動的接受到主動的參與,使他們有一種轉化的過程。當這一習慣養成,學生就是減少對虛擬網絡的依賴,不再感到空虛,不是只有手機網絡才可以愉悅自己。[3]這是體育運動不同時期的意識狀態,從認知到參與再去習慣,手機迷戀程度逐步降低,體育運動參與度逐步增強,也讓學生在生活中擁有更加樂觀的態度,從而對學習的態度也更加積極。
體育項目的形式是豐富多彩的,不同體育項目有不同的特征和效果,所以在高職學生智能手機依賴問題干預時,應當恰當選擇合理的體育運動項目,以合理的體育項目干預學生的心理、習慣等,促使學生逐漸擺脫智能手機依賴問題。
(1)以優美音樂的體育舞蹈、健美操、韻律操項目,愉悅高職學生的身心愉悅。舞蹈類的體育項目能夠巧妙的將普通的體育運動類項目的體能與娛樂性較強的節奏感較強的活動結合起來。多彩多姿的曲位和各種風格的樂曲結合起來,再加上不同的表現形式,這些對學生都會產生較強的吸引力,這些更容易被高職院校的所青睞,讓人有一種想展現自己的沖動。此外,體育舞蹈的娛樂性更能激發學生的表現欲,這種輕松的氛圍能夠有效的促進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和行為樂趣。比如健美操這些具有一定審美度的體育運動對于手機依賴程度較輕的人影響會比較顯著,它可以讓學生的緊張焦慮不安的情緒得到轉移,所以這種愉悅性較高的體育運動是干預手機成癮的一個重要手段。
(2)打太極和有氧慢跑運動能讓學生心情平衡,減少學生對智能手機的依賴。在對手機依賴成癮的干預方法中,打太極或者有氧慢跑類項目也比較受青睞,據有關實驗表明,這類運動能夠讓學生在沒有手機參與的期間他們的心理和生理的排斥心理較輕,也會隨著時間的長短呈正比例反應,時間越長,逐步改善狀況就越明顯。無論是哪一種體育運動,對人的身體、心理都會有積極的影響。[4]科學合理的體育運動能讓學生身體全程參與,肌肉也能得到鍛煉,血液流通加快,有氧呼吸氣體流暢,達到人體呼吸系統、消化系統、血液循環增強。所以體育鍛煉對人體的影響不只是身體上的,還有心理上的,他能夠讓人精神抖擻,焦慮浮躁減少,從而達到心情平衡,減少疲勞,達到一種自我成就感,最終感受愉悅。比如打太極、有氧慢跑類體育運動就是減少手機成癮的一種方法,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學習太極拳、太極操等,在傳統體育訓練中培養學生健康的心態,在不知不覺中減少學生對智能手機的依賴心理。
(3)以長跑運動、網球以及快跑等幅度較大的運動項目,排解高職學生的負面情緒。與前兩種類型的體育運動相比較,對于高職院校學生手機依賴成癮的干預,也可以選擇運動強度較大的體育項目。也同樣可以使學生的心境由負面向正面得到轉變。比如打網球或者和長跑運動、快跑之類的活動強度較大的體育項目會也使人的身心得到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勢,它通過超強度的運動給人帶來一種積極向上的滿足感,從而達到消極情緒排解和異常行為少的效果。所以當積極參與體育鍛煉,并養成自覺的習慣,能夠形成良好的正向循環并愛上某項體育運動時,就會可以通過體育運動來實現消極心境逆轉。這些高強度的體育項目也可以對手機依賴上癮產生很好的干預效果。所以,學校可以組織學生參加一些高強度的體育項目,在體育鍛煉中培養學生的超越意識、積極向上心態等。如可以成立校晨跑隊,組織學生開展晨跑訓練;還可以定期開展體育運動會,在運動會上培養學生的體育習慣,促使學生養成終身鍛煉的意識。
智能手機對高職院校的學生身心造成的傷害,不僅如此還對他們交際能力以及學業的完成、生活的態度都直接造成了影響。體育運動又對學生對手機的依賴產生的干預。鑒于此,體育運動可以成為干預學生手機成癮的一種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