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敦煌市第二中學 肖德國
在如今的社會生活中,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已不僅限于只具備的專業知識技能,還需要其具備邏輯思維能力以及相關的空間構造能力。目前隨著我國教育環境的斷改變和國家越來越大的人才的需求,我國的教育事業也逐漸地將學生的思維邏輯教育以及思想教育納入了教學中,數學教材的編寫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注重思維能力的培養。對于初中生來講,在數學學習中學會培養數學思維邏輯是重中之重。
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不僅能夠促進學生的發展,而且對于學生以后的發展也具有很強的促進作用。但是由于受我國社會整體的教育環境以及教師的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大多數教師對于學生的邏輯思維培養并不十分注重,反而更注重學生的做題技巧的傳授。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成績,但是對于學生的個人發展以及之后的進步并沒有很大的幫助。邏輯思維能夠幫助學生構建出好的解題思路,幫助學生清晰地了解到題目中所存在的信息。因此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遠比讓學生只知道死記硬背重要。而且在初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
在進行學生邏輯思維培養的過程中,要注意的一點是,學生剛開始可能對邏輯思維沒有一定的概念,因此很多情況下會產生一種抵抗的心理,因為邏輯思維的培養過程是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從學生什么都不懂到看到題目有自己的解題思路,能夠對題目進行一步一步的解析。這個過程是一個較為痛苦,但是同時又是一件比較有意義的事情。培養了邏輯思維,學生在今后做題過程中對一些較為棘手的數學題目,能夠有自己清晰的思路進行題目的解答。但老師要注意的一點是每個學生的思維邏輯以及思想的發展狀態是不一樣的,因此應針對全班學生的整體情況進行一個方案的制定。
在初中的數學教學過程中,很多的教師采用的是傳統的數學教學方式,這是一個“灌輸式”以及“填鴨式”的數學教學過程。在這樣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忽視了學生了主體作用這一點。在學習過程中教師經常忽視了學生,只顧自己的講解。這樣的教學過程在很大程度上固化了學生的思維,將學生的解題思維固定在一個特定的解題思路中,這對學生多元化的思維發展是十分不利的。傳統式的教學方式對于現在社會的已不是十分的適用了。因此,要想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教師的教學方式也要進行適當的改變。
目前很多的初中生對數學的興致不是很高。數學對于學生的個人學習以及之后的個人發展十分重要。數學是一門工具型的學科,來源于生活同時又不同于生活。但盡管如此,很多學生對數學還是產生了抵觸的心理,對于數學的學習提不起興致。這就要求老師要對自身的授課方式以及授課的模式進行一定的改變。讓學生從思想上改變對數學的看法。學生對數學的看法一旦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則對于促進學生邏輯思維的發展大有裨益。
目前很多的初中教師在講解題目時,只是會從解題的步驟以及解題的方式這兩方面進行講解,很少講題目中一些隱藏的信息以及一些潛藏的切入點。而教師沒有多講的這部分內容恰恰是學生們最缺乏的部分。而且只對著標準答案講解題目,對學生思維邏輯的發展以及做題思路的發展毫無幫助。數學題目與題目之間有很多潛藏的切入點,如果這些切入點學生能夠及時地發現和把握,那么學生就會在自己的腦海中形成特定的解題思路,當下一次學生遇到同樣的問題時,就可以不依靠老師和答案,自主的解題了。
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的側重點在“教”,并沒有過多關注學生個體的發展,學生的主體地位也沒有體現出來,學生被動地學習,自然也無法在這其中獲得學習知識的樂趣,同時對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來也十分不利。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將很難得到培養。
為了更好地解決當前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首先需要引導教師群體積極轉變教學理念和思維,這是推進后續教學改革的重要前提。在教學過程中,初中數學教師要立足課程特點和基本學情來設計教學方案,并在課堂上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進行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這對于提高初中生數學思維的獨立性和探究性具有重要意義。除此之外,初中數學教師要注重經驗分享和教學調研,通過學習討論來實現教學理念的優化升級,由此來更好地調整自身教學思路和方法。
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是培養數學能力的突破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靈活性以及多元性。例如在學習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一章《有理數》時,教師可以先將一些相關的概念講述給學生,在學生自主地思考后,教師可以再進一步將這些知識由簡至深的深化,并列出一系列的數字讓學生自主的探討,讓學生找出其中的無理數以及有理數,讓學生明白有理數和無理數的概念及區別,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
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最為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學會運用邏輯思維。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知識點時,要積極地調動起學生的邏輯思維,通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以及積極性。為了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在課堂教學前,對課程進行認真的準備,對于自身的授課方式也可以進行一定的改變——改變傳統的教學思想以及教學觀念,摒棄傳統的“灌輸式”以及“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多利用現代科技教學方式,運用多媒體技術將書本上的內容進行轉化,讓學生能夠直觀感受課本所要表達的意思。
教會學生一項本領遠比做題以及背題重要。培養學生一種思考問題的能力,可以引導學生探討同一道題的不同解法,這樣一來,在了解和學習了好的解題思路的同時,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思考問題的興趣,例如在學習一元二次方程時,除了一些常規的分解因式的方法,還可以教學生使用特殊值帶入法幫助學生解題。
受傳統教學理念和方法影響,當前大部分初中生在數學學習方面存在依賴性較強的問題,這不利于獨立邏輯思維的形成,久而久之會影響到邏輯思維的鍛煉效果。針對這一問題,初中教師要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討論學習,一方面可以實現多樣化思維的碰撞,使學生養成多角度思考問題的習慣,另一方面也可以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習慣,這對于加深對知識點及解題技巧的理解深度具有重要意義,從而有助于更好地鍛煉初中階段學生的邏輯思維。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邏輯思維發展的好與壞能夠直接反映出老師的教學水平。邏輯思維的發展對于學生的個人發展是十分有利的,因此,在進行初中的數學教學過程中,積極促進學生問題的多方面思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助于學生全面的發展。此外,要注意的是,教師要對教學方式不斷地完善,找到學生感興趣的切入點,根據學生的興趣將數學的邏輯思維穿插進去,只有這樣,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才能不斷地被訓練,不斷地強化,這對學生今后的個人發展起積極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