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曉慧,付錦東(陜西北元集團錦源化工有限公司,陜西 神木 719319 )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國家乃至全球都非常重視環境保護。在每年度召開的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上,節能降耗、低碳發展、環境保護等字眼被提及越來越頻繁。煤化工企業在我國發展速度非常快,早在21世紀初新增的煤化工項目投資額就已經達到了將近一百億元。但由于煤化工企業的特點,在進行生產活動時,以煤為原料的生產方式加重了空氣污染,比如其排放的碳氧合物和氮氧化物等廢氣,與國家提倡的低碳節約型發展方式不符。如何在保持煤化工企業產量的基礎上實現節能降耗,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成為了相關學者乃至國家都在研究的主題[1]。在此環境下,本文提出的煤化工企業節能降耗的優化對策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
節能降耗在廣義上來說是指節約能源物質、降低能耗從而減少有害物質排放保護環境的目的。近年來,國家越來越強調發展循環經濟,因為其可以節約物質資源,降低能源消耗并保護環境。而傳統的經濟生產模式是依靠大量的能源消耗生產出產品,并將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有害物質直接排放到環境中。憑借著高投入、高消耗和高排放的特點生產產品,帶來的后果就是對生態環境的壓力不斷加大[2]。節能降耗模式的生產活動強調以最少的能源消耗,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方法,盡可能少地排放生產廢棄物,還可以對廢棄物進行再利用,達到增加產能的目的。這種模式優化了生產流程,節約了能源,減少了對生態環境的傷害。
煤化工企業主要是指那些以煤為生產原料,利用化學方法對煤進行加工使其轉化為氣體、液體或固體等的生產企業。其生產手段包括煤的氣化、干餾、焦油加工,生產的產品包括煤氣、電石等。甚至如果將來石油出現短缺時,可以利用將煤液化生產出的產品代替石油。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碳氧化物、苯化合物和硫氧化物等有害物質。
我國作為煤化工企業大國,因人口眾多,對煤化工產品需求量大,煤化工企業在生產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績”,生產效率和生產產能領先于其他國家甚至遠超過國際水平。但是單位產品的耗能同樣也比國外同類產品高出很多,比如日本,其煤化工企業單位產品耗能僅為我國同類產品的八分之一。一些地區和企業為了追求經濟發展,不顧國家對高能耗、高污染企業的關閉要求,爭先恐后上馬煤化工項目,為了追求生產效率和產能,大量消耗煤資源。煤屬于不可再生資源,如果堅持這樣的經濟發展方式會給以后人們的生活帶來巨大麻煩。又比如水資源,煤化工企業的生產特點決定了其的高耗水性,在生產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水,而我國煤炭資源比較富饒的地區普遍水資源相對匱乏,而有些煤化工企業為了減少水運輸過程中的成本,會選擇在當地建廠,加重了水資源保護的矛盾。
目前在國家層面上尚未建立健全節約能耗、利用先進科技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具體機制。煤化工廠的設備及技術都較為落后,能源消耗較大,已不能滿足我國資源越來越短缺帶來的需求。對新技術的開發和研究投入的資金、人力不足,使得化工行業不能淘汰落后高耗能企業,化工企業又不能淘汰落后產能,不能利用先進技術生產出低耗能、低污染、高質量的產品,產業結構調整能力差,對環境污染高。只有加大對新技術開發和研究的投入,利用新技術推進煤化工企業生產方式的轉變,在增加企業經濟效益的同時降低能耗、保護環境,從而促進化工行業平穩、健康、綠色發展。
企業經營者沒有充分認識到節能降耗的重要性,在企業進行生產活動中沒有節能降耗意識,只注重企業的經濟效益忽視企業的社會責任。另一方面,有些煤化工企業經營者認知到了節能降耗的重要性,但對生產流程的管理并不到位,對能源計量和統計沒有認真進行,缺乏相關的制度;能源統計崗位人員缺乏或專業水平不足,導致收集到的耗能數據不精準;缺乏監督制度,為了應付政府部門檢查亂寫亂報數據,致使企業經營者不能真實了解能源耗費情況。
目前,我國存在著煤化工產能過剩的現象。我國的質量優良的煤資源優先供應于電力、鋼鐵等重要產業,而剩下的一些高硫的低等劣質煤對環境污染更為嚴重。而由于有些煤化工產品產能過剩,導致大型煤化工企業產量不夠,小型煤化工企業遍地開花[3]。大型企業一般管理較為嚴格,對節能降耗較為重視,對污染環境的有害物質進行一定程度的處理,對環境影響較小。而小型煤化工企業因為資金規模較小,不愿意上新設備新技術,耗能高的同時造成的環境污染也高,最終造成破壞生態環境嚴重的現象。
首先國家要提高煤化工企業的準入門檻,加大對為追求生產效益而不顧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行為的懲罰力度,通過懲罰來加大煤化工企業污染成本,使其不敢因為經濟效益而肆意破壞環境和浪費資源。化工企業的經營者要真正意識到節能降耗給企業及國家帶來的好處,并且要對煤化工企業的性質有很深了解。定期淘汰落后技術和設備。比如對水資源的節約,煤化工企業可以考慮在工藝流程中對水使用進行控制,利用循環水重復利用技術、夾點技術、空冷技術等手段提高水的利用率。盡最大可能實現廢水的重復利用,經過預處理、生化處理、污泥處理、蒸發結晶等各種方法的聯合,達到節約水資源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用節能水泵等先進的設備節約水資源,提高水的利用率。
煤化工企業要立足長遠發展,積極響應國家關于節能降耗的號召,建立健全落后技術和高耗能設備的淘汰機制。對一些國家規定的落后機器設備,定期進行更新和改良[4],如果設備不能再進行改良要更換合格設備,同時加強對新設備的維護保養來延長設備使用壽命從而達到降低企業生產成本的目的。另一方面煤化工企業要加大對新技術研發的資金投入,根據企業的實際需求積極研發新技術,比如:采用超重力分離新思路達成治理復合爐尾氣的目的、對循環硫化床鍋爐進行改造實現節能目的、對復合爐熄焦進行改造達成節能目的、將白灰窯煤氣混合摻燒優化為單純使用電石煤氣,提升白灰窯用氣熱值和穩定性達成節能目的、維修復合爐花墻、定期清理橋管,優化爐底和火道溫度控制,使蘭炭揮發指標下降減少資源浪費。以技術改造為切入點,提高節能降耗增收的能力,促進企業乃至行業穩定發展。
煤化工企業首先要重視節能降耗工作,把穩生產,降消耗,提質量,控費用作為企業經營根本出發點,在企業內部形成全員節能降耗意識。成立增收節支創效領導小組,由企業經理任組長,其余領導班子成員任副組長,各科廠負責人任小組成員。制定節支創效年度目標,將電石電耗、電極糊消耗和原料輸送破損控制作為年度消耗管控重點,從原材料管理、過程管控、技術管理等方面進行改進。比如對循環硫化床鍋爐進行改造,達到節能創效的目的。對物料輸送環節進行改造和改進,降低過程破損。緊盯電極糊電阻率指標,引進、試用天寶電極糊,倒逼廠家改進配比,降低電極糊消耗。開展節電專項活動,優化公用系統和輔機運行方式,進一步降低廠用電率。如果節能創效目標完成,要對各廠各科給予物質上的獎勵。如果目標沒完成,要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問責,保證節能創收工作落到實處。
首先政府部門要加強環境保護的監督作用,對違規企業加大處罰力度,增大企業的違規成本。同時要制定政策精簡小型煤化工企業。對一些設備落后、技術落戶、污染物排放量超標的企業進行關停處理。另一方面,企業內部也要成立污染物監測部門,部門直接向領導小組組長負責。由專業知識過硬、監測經驗豐富的員工定期對污染物排放進行檢測,建立各部門協調溝通聯動機制,如果檢測部門發現排放量超標,一方面報告給領導小組組長,另一方面與相應部門進行溝通,找出原因,并及時整改。一定時期內,對排放量超標的部門及人員進行處罰,對排放量控制較好的部門及人員給予獎勵,從而達到最大限度地保護生態環境的目的。
煤化工企業要積極響應國家關于節能降耗的號召,樹立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通過提高煤化工企業的違規成本、加大對新技術的研發投入和新設備的引進投入、加強對生產過程中節能降耗的管理、成立專門的污染物監測部門等方法來達到企業節能降耗的目的,從而更好地為企業創造效益,保護生態環境,促進企業穩定、綠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