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良芹
(江蘇鹽城市第一人民醫院,江蘇 鹽城)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CHD)簡稱冠心病,是常見心臟疾病,由心肌缺血缺氧引起。隨著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近年來我國冠心病發病率有顯著的上升趨勢和年輕化趨勢,已成為危害人類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手術治療是臨床治療該病的最有效手段,其中冠狀動脈內支架植入術由于操作相對簡單、創傷小等優勢得到了臨床的廣泛應用,冠狀動脈內支架植入術即通過介入的方式將冠狀動脈狹窄的部位進行擴張處理后,置入金屬支架對狹窄部位形成支撐,使得狹窄的血管壁向外擴張并保持持續開放的狀態,從而建立正常血流[1]。該手術是在經皮冠狀動脈形成術(PTCA)的基礎上進行的手術,也是防止PTCA后血管再次狹窄的重要手段。但手術治療與傳統內科治療不同,作為入侵式操作,難免影響患者心理,在術中及術后也有發生并發癥的風險,因此,需要高效的護理配合來提升手術成功率。本次研究選擇了我院近年來收治的8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并總結其圍術期護理要點,現做如下報道。
對我院2017年8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行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的80例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本組患者中,男性63例,女性17例,年齡62~78歲,平均(70.63±6.05)歲。其中31例為急性心肌梗死、15例為陳舊性心肌梗死、10例為典型心絞痛、21例為不穩定性心絞痛、3例為缺血性心肌病;61例為單支病變、14例為雙支病變、5例為三支病變;67例合并高血壓、43例合并高血脂、55例有10年以上抽煙史。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經冠脈造影檢查,顯示冠狀動脈狹窄程度>75%;②患者臨床資料完整;③所有患者符合手術適應證。排除標準:①排除合并肝、腎功能嚴重器質性損害者;②排除合并糖尿病者;③有出血性疾病者;④合并室壁瘤,需行室壁瘤切除術者;⑤病變血管直徑<2 mm;⑥左室射血分數<40%者。
術前常規治療,對于擇期行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的患者,術前1周進行抗血小板治療,給予患者氯吡格雷(生產廠商:深圳信立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20035,規格:75 mg)75 mg/次,1 次 /d,連服治療 5 d即可達到血小板最大抑制目的,對于急診行冠脈支架植入術的患者,術前進行抗血小板治療,給予氯吡格雷300 mg或阿司匹林300 mg頓服。
1.2.1 術前護理
①術前心理護理:受到醫院陌生環境及疾病本身的影響,患者通常易出現焦慮和恐懼等心理,過度的情緒起伏可能影響麻醉效果和手術的順利進行,因此,術前做好患者心理護理十分必要,護理人員可通過加強與患者的溝通,與患者建立起密切的護患關系,獲得患者的信任,為患者介紹醫院環境、醫師團隊的豐富臨床經驗來樹立患者治療信心[2]。另外,術前應對患者進行口頭健康宣教+視頻健康宣教,告知患者冠脈支架植入術的相關知識,對手術目的、流程以及意義做一簡要介紹,同時視頻宣教能夠使患者更加直觀了解到病變的原因以及治療方式的原理,并告知患者手術注意事項、術中可能發生的身體不適、麻醉前的不適感,球囊擴張時可因冠脈短暫堵塞出現心絞痛等情況,使患者做好心理準備,從而降低患者對手術的恐懼和焦慮感,進一步提升護理滿意度。考慮到患者文化程度和理解能力的不同,護理人員在進行健康教育宣講時應當盡量采取患者能夠理解的方式進行。同時告知患者該手術的優點和安全性,從而提升其對治療的依從性。對于有嚴重焦慮和抗拒情緒的患者可在術前當晚適當應用鎮靜劑,以確保患者術前得到充分休息,保持體力。②術前檢查:術前進行三大常規、電解質、凝血功能、血糖血脂、肝炎血清標志物、肝腎功能、心電圖、動態心電圖、心臟彩超、胸片等檢查,對患者整體情況進行評估,以確定患者是否存在手術禁忌證[3]。③術前常規準備:術前一晚進行沐浴、更換床單、術前更換手術服,于左上肢留置靜脈通路,選擇直、粗、彈的穿刺靜脈。食用清淡、半流質食物,不需進行特殊腸道準備,僅于術前6 h禁食即可,進入導管室前將膀胱排空。手術交接單、導管室準備,術前提前調節好導管室溫度及濕度,準備好手術中使用的器械和搶救用品、藥品,認真檢查各器械是否處于正常工作狀態,確保手術順利[4]。
1.2.2 術中護理
取500 mL生理鹽水對靜脈通道進行維持,以保持靜脈輸液的通暢。協助患者采取合適的體位,連接多參數心電監護儀,嚴密監測患者呼吸、血壓、心率、血氧飽和度等生命體征。如患者術中出現血壓驟降的情況,則立即給予多巴胺靜注,ST-T出現顯著改變,給予硝酸甘油靜注和吸氧,心率下降給予阿托品靜推。勤詢問和傾聽患者的主訴,關注患者是否存在氣促、胸悶和胸痛等現象,同時對其面色和肢體溫度進行嚴密觀察,如護理人員發現患者有異常情況應立即報告醫生,并協助其采取對癥處理[5]。
1.2.3 術后護理
①病情觀察:術后將患者移送至病床,持續心電監護24 h,并對患者血壓、心率、脈搏、呼吸等生命體征進行持續監護,觀察患者是否存在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情況,給予患者吸氧,保持患者呼吸道暢通,觀察穿刺口是否出血[6]。②常規護理:在術中給予患者應用大量造影劑,可加重其腎臟與心臟負擔,因此,鼓勵患者多飲水,加速造影劑排出體外,防止造影劑長期停留體內對腎臟造成損害。指導患者使用低脂、低鹽、低膽固醇的飲食,戒煙戒酒,禁食腌制品,少食動物內臟,少食多餐,增多新鮮蔬菜和水果的攝入以保持大便通暢,囑咐患者大便不可用力。③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潔,降低感染風險,適當抬高術肢,促進靜脈回流,指導患者進行手指活動,防止出現麻木、腫脹。術側肢體不可進行穿刺和血壓測量等操作。④并發癥預防及護理:術中及術后較長時間進行絕對臥床治療,可能出現腰背酸痛癥狀,護理人員可協助患者對非術側肢體進行活動,給予按摩、熱敷等形式來減輕癥狀。另外,部分患者不適應創傷排尿,可能引發尿潴留,因此,可在術前健康宣講時即向患者說明情況并訓練患者進行床上排尿,如患者發生尿潴留,可對患者下腹部進行熱敷,并適當按摩、輕壓膀胱,促進患者排尿,會陰部采取溫水沖洗[7]。⑤術后康復護理:對于生命體征平穩、無并發癥的患者,可鼓勵其在24 h后下床適當活動,從坐立、站立、床邊活動、室內活動、室外活動逐漸過渡進行,如中途出現不適則立即停止,避免劇烈運動,以患者可承受為度[8]。
80例患者102個冠狀動脈支架均成功植入,手術成功率為100.00%。術后5例患者發生腰背酸痛,經按摩、熱敷后癥狀明顯減輕,2例患者出現尿潴留,經導尿處理后患者順利排尿,無其他嚴重并發癥發生。調查患者對護理滿意度,其中70例為非常滿意,9例為基本滿意,1例為不滿意,護理滿意度高達98.75%,經積極治療和護理,所有患者順利出院。
冠脈支架植入術是當前治療冠心病的有效、可靠手段之一,其有著創傷小、手術成功率高、痛苦小,術后康復快等優勢,已逐漸成為冠心病患者的首選外科治療方式。該術式即使以微創為特點,但在治療和檢查過程中仍可對患者機體造成一定損傷,導致術中或術后出現各類并發癥,存在一定風險。為了降低術后并發癥,保證手術療效,在圍術期進行高效的護理配合十分必要。本次研究通過對我院近年來收治的行冠脈支架植入術的患者資料進行回顧,總結了各項有效的護理方法,包括術前心理護理、術前腸道、呼吸道準備、術前器械和導管室環境準備、術中靜脈通道建立與生命體征觀察、術后并發癥護理和各項基礎護理。研究結果提示采取上述一系列措施后,手術成功率高達100.00%,護理滿意度高達98.75%。
綜上所述,不斷對圍術期護理措施進行總結和完善能夠有效保證手術順利進行,提升手術成功率,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促進患者術后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