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超
(黑龍江省第三醫院,黑龍江 北安)
這些年,我國老齡化愈發的加劇,再加之交通事故的多發,老年人急性中重型顱腦損傷的數量也相對的升高。棘手的是因為老年病人自身身體的特殊性,對于其臨床的治療的要求有著較高的水準,再算上其病癥的不穩定的特性,對老年病人實施治療有著一定的難度[1]。為尋求更高的治療的質量,將對其臨床的資料做出回顧性的分析,以期可以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在我院隨機選擇2018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收治的40例老年急性中重型的顱腦損傷病人中,男性24 例,女性16例。年齡59~76 歲,平均(67.5±8.5)歲。其中28 例病人入院時GCS 的分值是9~12 分;12 例病人入院時GCS 的分值為3~8 分。造成病人顱腦損傷的原因為:交通事故傷15 例、跌倒傷11 例、被擊傷7 例、墜傷4 例、其他原因損傷3 例。從受傷至入院的時間為30 min 至72 h。其中深度昏迷的病人數為21 例,中度昏迷的病人數為14 人,輕度昏迷的病人數為5 例。在顱腦損傷類型中,顱骨骨折的病人有20 例、腦挫裂傷的病人有9 例、原發腦干損傷的病人有5 例、硬膜下血腫的病人有10 例、硬膜外血腫的病人有11 例、腦內血腫的病人有3 例、遲發性顱內血腫的病人有6 例。對于內骨骨折且帶有血氣胸的病人數為7 例,腹腔臟器有破裂的病人人數為11 例,脊柱四肢骨折的病人數為6 例,合并休克的病人人數為12 例。病人入院時兩側或單側瞳孔擴大病人數為8 例,頭顱的CT 示中線顯示有移位發生,>1 cm。
使用非手術的方式治療的病人數為8 例,采取手術治療的方式的病人為32 例。有17 例病人消除血腫、有5 例病人去骨瓣減壓、有7 例病人鉆孔引流。同時對病人采取抗感染,提供營養支撐,保持病人呼吸暢通的等非手術的療法,并且持續關注病人的是否出現并發癥的狀況和病癥的變化。
于病人出院的4 個月后進行追蹤回訪。在GCS 分值中9~12 分的28 例病人中,得到有效恢復的有病人17 例,中度傷殘的病人有5 例,重度傷殘的病人3 例,植物生存的病人有1 例,死亡的病人有2 例。而在GCS 分值中3~8 分的12例病人中,得到有效恢復的病人有2 例,中度傷殘的病人有例3 例,重度傷殘的病人有2 例,植物生存的病人有1 例,死亡的病人有4 例。
所謂的顱腦損傷(Craniocerebral Injury)隸屬于神經外科,屬于外傷,是常見的一種癥狀,它可以單獨出現,也可以和其他類型的損傷共同出現。顱腦損傷有三種表現,分別是頭皮的損傷、顱骨方面的損傷以及腦損傷。三種表現形式是可以同時成立的。頭皮方面的損傷最常見的是頭皮產生血腫、頭皮產生裂傷、頭皮撕脫傷;在顱骨骨折方面,最為常見的表現是顱底的骨折、顱蓋骨線狀骨折以及凹陷性骨折;腦損傷則包含腦干上的損傷、彌漫性軸索損傷、腦震蕩和腦挫損傷。另外在損傷產生的時間和類型上面又可以劃分為原發性顱腦損傷以及繼發性顱腦損傷。在顱腔的內容物方面上以是否和外界交通,又可以分為開放性顱腦損傷和閉合性顱腦損傷。再根據受傷的嚴重程度,劃分為輕度、中度、重度和特重四種類型。一般下,產生此病癥的原因很多是來自人從高空墜落,發生交通事故、在路上跌倒、或者發生工傷意外事故。有時會從難產產生與產鉗引起嬰兒顱腦損傷。如果在戰爭時代,那么房屋和工事的坍塌,熱武器的爆炸的高壓沖擊波,都有可能引起此病癥。顱腦損傷的一般會產生以下的反應:(1)喪失意識,且時間長短因人而異;(2)出現頭疼和嘔吐的癥狀;(3)兩側的瞳孔的大小將會產生改變,兩側不同的大小變化對應病癥不同的情況;(4)生命體征上面會出現呼吸弱、脈搏淺、節律紊亂、血壓減低,且各項數值的持續的長短,指標的升降也會對應不同的癥狀。在顱腦損傷里,在新生兒、老人和重型顱腦損傷上,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的。
對于老年人來說,其生理功能方面的降低,神經系統的老化使其對應激反應性大大減低,并且機體對腦血管的調節功能也已經大不如前。老年人很容易腦部的供血不足,頭暈眼花。這樣是老年人會產生路腦損傷的主因[2]。因此,對臨床特點進行分析可以很好對病人的治療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
老年人的腦實質其實已經相對萎縮,其蛛網膜下腔會增寬,從而增大腦脊液的含量。如若發生輕微的原發性顱腦損傷的話,臨床方面的癥狀的浮現將會相對地緩慢,隨之諸如急性顱內壓增高、惡心、頭痛也會相應的減少。腦疝早期的癥狀也不會流露出其典型的,諸如血壓上漲、心率呼吸緩慢等情況[3]。但是這些情況的老年病人早期一般會有意識障礙的情況出現,因此會或多或少導致誤診漏診,從而錯過了最佳的治療黃金時間。因此對待這類的老年顱腦損傷病人,一定要十分重視,對其進行嚴密的全面檢測,必要時也應復查CT,減低漏診誤診的情況,及時救治,減低致殘率與死亡率。
臨床上老人在顱內血腫上有著獨特的病理展現。這是因為老年人的器官的退化,和機體上代謝功能的削弱等生理方面的變化導致的。老年病人蛛網膜下腔的擴大和腦移動空間增大,這時頭部損傷,特易出現腦組織大范圍移動情況,使腦底表面皮質的血管和橋靜脈破裂并且出血。一旦出現蛛網膜下腔進入血液的時候,血液將不會輕易停止和凝固,由此會衍生出更多的硬膜下血腫患者。
老年病人在顱腦損傷中的致其死亡的主要因素是老年病人各個器官的退化衰竭。在62%以上的急性中重型的顱腦損傷老年病人里,致其出現并發癥狀的主要原因是來自可以產生呼吸功能障礙的肺部的感染,其擁有著的浮現的時間早,且持續時間長而且反復感染不容易遏制的特點也是致死病人的原由之一。
對于老年急性中重型的顱腦損傷病人,最主要的就是需要在術后提升病人的感染抵抗力,同時保持其呼吸道的暢通。在術中的話,為了防止術后血腫較大,也因為術后止血操作困難,所以需要非常的嚴謹甚微,止血方面也要徹底,盡量縮短手術的時間。術后也需要加強觀察和護理。同時為化道應激性潰瘍出血并發癥做好預防和治療[4]。此外,不論術前還是術后,對病人意識狀態的觀察和瞳孔的變化,肝腎功能等情況也需要額外的上心,且嚴格登記24 h 出入水量,對整個治療和護理流程提高其重視程度。
在針對急性中重型的顱腦損傷的老年病人來說,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關照和重視,不僅僅是因為他們是老年群體,還是身為一名醫務人員的責任。對病人進行合理用藥,不斷地提高護理和監護的水準,不斷進行對治療的專研,及時發現病人的病癥且進行有效的處理,根據臨床病人特點進行施救,是十分有利于減低老年病人的死亡率,升高其回復率,從而拯救一個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