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蕾
(內蒙古滿洲里市人民醫院,內蒙古 滿洲里)
腦梗塞屬于臨床中常見的腦血管疾病,具有發病率高,病因繁多,病情變化快等特點。由于腦梗塞患者身體受疾病侵蝕,機體免疫力下降,對患者的神經功能亦造成了損傷,導致病情加劇或者引發其他并發癥?;颊叽蟛糠帜X組織因缺血缺氧而壞死,病情發展迅速,具有較高的致殘和致死率[1]。大面積腦梗塞患者神經功能損傷嚴重,預后較差,可導致患者的生存質量下降。因此,對該類患者進行臨床特征分析具有重大的意義,有助于提高臨床中的診斷效率,為其提供合理的治療方案,達到改善神經功能、緩解臨床癥狀的目的[2]。本研究對我院2017 年5 月至2019 年5 月就診的56 例大面積腦梗塞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分析,觀察該類患者的臨床特征和臨床治療的方法和效果,詳見下文。
將2017 年5 月至2019 年5 月我院收治的56 例大面積腦梗塞患者納入研究,其中男34 例,女22 例;年齡43~79 歲,平均(58.4±2.6)歲;其他合并癥:高血壓23 例、糖尿病19 例、冠心病9 例、風濕性心臟病5 例。入院時,所有患者均伴有嘔吐、肢體功能障礙、抽搐、語言功能障礙等癥狀。均自愿參與本研究,并簽署相關文件,經我院相關醫學部門審批。
1.2.1 診斷方法
所有研究對象均接受頭顱CT 檢查,患者取仰臥位,儀器參數設置:電壓為120 kV,電流為490 mA,層厚、層距均為5 mm[3];均確診為腦梗塞。檢查結果:有26 例患者兩個腦葉存在病灶,有31 例患者三個腦葉存在病灶,有27 例患者發生中線結構移位。
1.2.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在急性期間,均給予腦細胞營養藥物、脫水劑進行治療,并持續吸氧[4]。對于無嚴重感染和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給予激素進行治療。脫水劑是由20%的甘露醇、甘油果糖、白蛋白、利尿劑組成,持續使用脫水劑治療1~2 周;對于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應選擇合適的脫水劑,并適當調整劑量[5]。腦細胞營養藥包括腦活素、二磷膽堿等。針對房顫患者可給予抗凝治療,其他患者可給予抗血小板聚集治療。同時,給予患者血栓通、阿魏酸鈉等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藥物治療;并靜脈滴注10~20 mg 的地塞米松,持續進行3~7 d[6]。密切觀察患者的肝腎功能以及電解質情況,并對患者的心率、血壓、呼吸等指標進行觀察和記錄。
觀察對比56 例大面積腦梗塞患者的臨床特征和臨床治療情況。臨床療效評估標準: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已完全消失,神經功能已基本恢復;有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顯著的緩解,神經功能有所提升;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神經功能均無顯著改善或病情惡化、死亡。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在56 例大面積腦梗塞患者中:于活動狀態發病的有39例,于靜息狀態下發病的有17 例;均表現出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偏癱和頭痛、抽搐、吞咽困難、心肌缺血、大小便失禁等癥狀;其中27 例頭痛(48.21%)、17 例惡心(30.36%)、36 例意識障礙(64.29%)、14 例大小便失禁(25.00%)、32 例吞咽困 難(57.14%)、29 例抽搐(51.79%)、24 例心肌缺血(42.86%)。
56 例患者經治療后,顯效31 例(55.36%),有效22 例(39.29%),無 效3 例(5.36%),治療總 有效率 為94.64%(53/56);3 例患者因急性腦疝死亡。
大面積腦梗塞是指腦部供血異常,動脈受到堵塞形成的腦部損傷,由于累及范圍較廣,且神經系統功能受損嚴重,導致病情危急,出現昏迷、意識不清等癥狀[7]。臨床治療中主要通過降低顱內壓、緩解腦水腫、減少腦疝形成幾方面進行治療。大面積腦梗塞多發于中老年群體,同時與高血壓和動脈粥樣硬化有關,由于患者受到高血壓的長期影響,導致顱內壓升高,動脈出現粥樣硬化,形成斑塊,使血管狹窄或堵塞,導致腦組織血流量過低,進一步迫使腦細胞大面積壞死。此外,也有研究表明,大面積腦梗塞還與心源性血栓、糖尿病等疾病有關,由于心源性血栓脫落,從而使動脈血管堵塞[8]。
通過研究觀察發現,大面積腦梗塞患者的主要臨床特征有以下幾個方面:(1)意識功能障礙:由于腦部組織的大面積壞死,導致腦組織功能受到嚴重損傷,出現腦水腫等癥狀;同時中線結構發生位移,致使腦干組織中意識系統異常,從而使患者意識功能發生障礙。(2)顱內壓增加:由于疾病導致腦組織出現水腫,致使顱內壓增加,顱內壓增加會刺激到患者的嘔吐中樞,從而表現出惡心、嘔吐的癥狀。同時,腦部組織處于缺氧的狀態,血管出現擴張,使患者感受到明顯的頭痛。(3)偏癱、肢體活動障礙:由于患者的大腦皮層功能受損出現偏癱,并阻礙肢體供血,血流量減少,導致肢體活動受限。臨床治療通過給予患者吸氧、緩解腦水腫、降低顱內壓等治療方式,甘露醇能夠促進血漿對水分的吸收,并抑制部分脈絡叢功能,進一步改善腦水腫癥狀;急性期給予患者吸氧治療,能夠快速緩解腦細胞缺氧癥狀,促進腦部血液循環。抗凝治療能夠抑制血栓的形成和發展;必要時可進行顱腦手術降低顱內壓。從研究結果可以看出,通過對患者進行特征分析后,采取針對性的對癥治療方案,能夠有效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有少數幾例患者因急性腦疝死亡,說明以上方法在病情較為嚴重的患者治療中,無較好的治療效果;因此,在發病時盡早進行診治能夠有效改善預后。
總而言之,通過對大面積腦梗塞患者的臨床特征進行觀察分析,有助于發現發病原因和發病機制,從而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依據,且治療效果較理想,能夠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