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沙
(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第一醫院,河北 邯鄲)
癲癇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神經系統性疾病。有數據顯示,癲癇每年的發病率約為7.00%,有較高的發病率[1]。癲癇發作是以大腦神經高度同步化異常放電,導致患者出現短暫發作、反復發作的一組腦功能失調綜合征[2]。根據國際抗癲癇聯盟中定義的癲癇綜合征,指的是患者出現了2 次及2次以上非誘發性發作癲癇,且2 次癲癇的發作時間需要間隔超過24 h。又或者是出現一次非誘發性發作以及在患者的未來十年內再次出現了癲癇的可能性的風險與2 次的非誘發性癲癇發作的再發風險相當[3]。而老年癲癇指的是超過60 歲的癲癇發作者,臨床上又被稱為老年性癲癇或老年晚發性癲癇。在患者患病后,可能出現不同的發作形式,包括四肢抽搐、喪失意識,也有部分患者可能出現運動功能障礙、感覺障礙、行為障礙、自主神經功能障礙以及精神障礙等,也有些患者可能存在多種癲癇發作形式[4]。癲癇發作后若患者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可能導致患者出現嚴重后果,甚至可能對老年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的威脅[5]。癲癇疾病的臨床治療需要在明確患者的病因后,采取對癥的治療措施為患者展開治療,本研究就老年癲癇的常見病因及其臨床特點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選取我院2018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收治的50 例老年癲癇患者進行分析,回顧性分析癲癇的發病特點以及發病原因。其中男性27 例,女性23 例,年齡62~86 歲,平均(79.02±6.36)歲。患者病程為2 個月至8 年,平均(4.96±1.31)年。患者納入標準為:①所有患者均經臨床診斷為老年癲癇;②患者臨床資料完整;③簽署知情同意書。患者排除標準為:①存在全身性血液疾病者;②肝腎等臟器發生嚴重病變者。
在收治所有患者入院后,進行對患者的病史采集,包括患者的個人史、現有病史及既往病史等。為患者進行體格檢查,包括心電圖、肝腎功能、血常規、血糖檢測、顱腦CT 檢測、心電圖檢測以及腦電圖檢測等。為患者進行腦電圖檢查時采用腦電圖記錄儀,對患者的閉眼睜眼情況、清醒時間、睡眠時間、睡眠過程中過度換氣情況、閃光刺激時間進行了解,最后按照ILAE 中的癲癇發作分類及綜合征進行分類,對患者的情況進行分析。
在收治的50 例患者中,有15 例患者為腦梗死引發的,占比30.00%,有7 例患者為顱內腫瘤造成的,占比14.00%,6 例患者為軀體性疾病,占比12.00%。其中腦出血患者有5例,占比10.00%,出現變形病者5 例,占比10.00%,包括帕金森疊加綜合征、阿爾茨海默病。有5 例患者為腦外傷引起的,占比為10.00%,由不明原因導致的患者有4 例,占比為8.00%,有3 例患者為復蘇后發作癲癇者,占比為6.00%。
收治這些患者入院后,在住院期間對患者的具體病情進行觀察,發現復雜部分發作癲癇者3 例,占比6.00%,為全身性發作患者有10 例,占比20.00%,有21 例單純部分性發作的患者出現,占比42.00%,有例13 例患者出現強直-痙攣性發作,占比26.00%,癲癇持續狀態患者3 例,占比6.00%。為患者進行腦電圖檢查,發現在50 例收治的患者中,有43例患者的腦電圖檢查結果異常。其中有6 例患者的腦電圖檢查結果顯示患者呈現出彌漫性慢活動,有12 例患者的半球慢性活動局限于一側,有19 例患者的腦電圖檢查結果為尖慢綜合波、棘慢或尖波、陣發性或散在性棘波。另外還有3 例患者的腦電波情況存在2 種或以上的改變情況,包括α波功率級別低伴隨著彌漫性異常中間存在著局灶性異常等情況。
老年癲癇患者的發病情況與其他年齡段的癲癇發作情況進行比較,發現老年性癲癇較其他癲癇具有自身的特點[6]。在許多老年性癲癇中,大多數患者的癲癇都為癥狀性癲癇,且在老年癲癇中,病因通常都較為明確,大多數為繼發性癲癇[7]。因而在老年癲癇患者的臨床診斷中,腦電圖檢查具有較高的臨床診斷價值[8]。大多數患者在經過腦電圖檢查,都容易檢查出患者存在腦電圖異常的情況,可根據患者的腦電圖異常程度、通過了解腦電圖的特點對患者的疾病類型進行較為準確的診斷[9]。目前關于老年癲癇發作類型的報道不一致,有些研究發現在老年癲癇患者中,發病類型以全面性發作為主,而一些報道又發現老年癲癇患者的發病類型以部分發作為主,造成這種研究結果存在差異的原因可能與不同病例來源有關。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在收治所有患者入院后,患者的病史進行詳細的采集,包括患者的個人史、現有病史及既往病史等。通過檢查發現在收治的50 例患者中,有15 例患者為腦梗死引發的,占比30.00%,有7 例患者為顱內腫瘤造成的,占比14.00%,6 例患者為軀體性疾病,占比12.00%。其中腦出血患者有5 例,占比10.00%,出現變形病者5 例,占比10.00%,包括帕金森疊加綜合征、阿爾茨海默病。有研究發現,阿爾茨海默癥患者發作癲癇的風險約高出正常老年人6~10 倍。有5 例患者為腦外傷引起的,占比為10.00%,有4例患者為不明原因導致癲癇發作,占比為8.00%,有3 例患者為復蘇后發作癲癇者,占比為6.00%。由于老年人通常行動能力較差,因而更易導致各種顱腦外傷的出現。通過具體分析患者的病情,發現3 例患者為復雜部分發作癲癇者,占比6.00%,為全身性發作患者有10 例,占比20.00%,有21 例單純部分性發作的患者出現,占比42.00%,有例13 例患者出現強直-痙攣性發作,占比26.00%,癲癇持續狀態患者3 例,占比6.00%。為患者進行腦電圖檢查,發現在50 例收治的患者中,有43 例患者的腦電圖檢查結果異常。其中有6 例患者的腦電圖檢查結果顯示患者呈現出彌漫性慢活動,有12例患者的半球慢性活動局限于一側,有19 例患者的腦電圖檢查結果為尖慢綜合波、棘慢或尖波、陣發性或散在性棘波。另外還有3 例患者的腦電波情況存在2 種或以上的改變情況,包括α 波功率級別低伴隨著彌漫性異常中間存在著局灶性異常等情況。大多數患者都存在腦電圖異常情況,因而臨床可以通過對患者進行腦電圖檢查,而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較為準確的判斷。
綜上所述,在老年癲癇患者中,有許多患者都存在程度不同的基礎性疾病,加上老年患者本身的各器官功能都不斷衰退,因而臨床治療過程中,應當結合患者的各項檢查,對患者癲癇類型進行鑒別后,采用對癥的方式,從小劑量開始為患者進行治療。若患者暫時原因不明,應當積極為患者控制癲癇的同時,定期復查查明病因。可結合腦電圖的檢查結果及癲癇的腦電圖特征對患者的疾病類型做進一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