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云霞/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右翼前旗農牧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 012299
綿羊包蟲病又稱為綿羊棘球蚴病,該病是一種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蟲病原。棘球絳蟲的中絳期可寄生于羊、牛、豬,甚至是人,主要寄生的器官為肝臟、肺臟等,也可引起死亡。與其他體內寄生蟲相比,棘球蚴屬于體積較大的寄生蟲,可通過其生長繁殖和吸收宿主營養造成宿主出現組織壓迫性機械損傷和功能障礙,嚴重時可見蚴囊破裂造成急性死亡。在我國,引起綿羊包蟲病的病原主要為細粒棘球蚴。
綿羊包蟲病的病原主要為細粒棘球蚴,該蟲直徑約為5~10cm,呈包囊狀結構,具體形態可能因寄生部位不同而存在差異。細粒棘球蚴可分為3 類,獸型棘球蚴在綿羊體內最為常見,該種的蟲特點為發生層不存在子囊和孫囊。
犬和狐等食肉動物是該蟲的終末宿主,該蟲主要寄生于其小腸。被犬、狐等動物糞便污染的飲水、草料等可含有蟲卵,牛羊通過采食或飲用污染的草料或飲水感染。在消化道中發育呈六鉤蚴,隨后散布至全身,經半年至一年的發育后形成棘球蚴,在宿主體內可存在數年。
細粒棘球蚴在全世界分布廣泛,我國新疆地區綿羊感染較為嚴重,感染率為50%~80%。在青海、寧夏、內蒙等地區的羊群中同樣受到包蟲病的嚴重影響。犬在綿羊包蟲病的流行中具有重要的意義,易感綿羊主要通過接觸帶蟲犬或犬糞便污染的草料等感染。因此,減少綿羊群體與牧羊犬與野生的狐、狼等接觸可降低染病風險。
患綿羊包蟲病的病羊臨床上可出現多種癥狀。感染較輕的羊一幫無明顯癥狀。當棘球蚴數量增多可造成寄生部位組織病變,出現臨床癥狀,如營養不良、消瘦、黃疸、腹水等,也可造成全身過敏反應,當囊泡破裂時可導致綿羊出現嚴重的過敏反應死亡,對羊養殖業危害較大。
棘球蚴感染綿羊后,致病強弱與棘球蚴的大小、數量和寄生部位相關。一方面,棘球蚴感染綿羊后可機械性的壓迫組織造成組織萎縮和功能障礙。另一方面,棘球蚴的代謝產物留在機體內可造成組織炎癥和過敏反應。
在綿羊死亡前,對包蟲病的診斷十分困難,因此,常采用免疫學和外科診斷學方法進行診斷。免疫學方法有皮內變態反應診斷、補體結合試驗、間接血凝試驗和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其中用于檢測羊包蟲的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又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A 蛋白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斑點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抗生素蛋白生物素酶聯免疫吸附試驗等。由于免疫學方法在檢測綿羊包蟲病是可出現假陽性的可能性,因此通常采用多種方法多次檢測以確診該病。有可能出現外科診斷方法有X 線、CT,具有較好的檢測效果。
綿羊包蟲病治療難度較大,治療費用較高,因此在確診后對經濟價值不高的羊或無治療意義的羊進行淘汰處理。對于感染初期或患病癥狀較輕的綿羊可用丙硫咪唑進行治療,吡喹酮對該病也有較好的治療效果,用藥時應注意藥物濃度和用藥方法,防止羊出現中毒癥狀。此外,對于經濟價值較高的羊可采取外科手術的方法取出囊泡,在手術前應注意對綿羊手術部位進行消毒,手術過程中應注意操作強度,避免囊泡破裂和囊液流出,術后應防止病羊繼發感染。
綿羊包蟲病的防治重點在于預防,而不是治療,通過預防可很好的將棘球蚴殺滅,防止綿羊接觸被蟲卵污染的物品。
8.1 犬定期驅蟲在我國內蒙古、新疆等地區的羊群經常喂養有牧羊犬,并且與羊群通吃同住,極易使綿羊接觸到帶蟲的食物和飲水等而導致患病。因此,在羊包蟲病流行的地區或之前發生過綿羊包蟲病的地區應注意牧羊犬或家養犬,減少犬接觸羊群。定期對犬進行驅蟲,減少棘球絳蟲的數量,可用的驅蟲藥有氫溴酸建檳榔、吡喹酮、鹽酸丁奈瞇等。用藥時,應注意藥物的給藥方法和使用劑量,按照說明書進行給藥操作,防止犬出現中毒反應。驅蟲后的犬糞便中可能存在還未殺死的蟲子或卵,應對其進行無害化處理,可見驅蟲后的犬糞便收集,深埋或者是焚燒,防止綿羊接觸和病原擴散。
8.2 犬和野生動物的安全管理除定期驅蟲外,還要注意犬的日常管理,不將病死羊的內臟飼喂犬,防止犬攝入棘球蚴。同時,還應在羊圈外設置有圍欄和高墻,防止野生動物接觸羊。此外,部分綿羊養殖戶采用散養或散養和圈養結合的方式進行綿羊養殖,在外出放羊的過程中應避免羊接觸狐、狼等野生動物,不去有野生動物出沒的地區放羊。此外,放羊過程中應盡量不要讓綿羊飲用野外環境中的水源,防止水源中的細菌、蟲卵進入羊體。可在放養結束后給羊喂水,同時要保證水源干凈無污染。
8.3 羊群定期驅蟲對羊群定期進行驅蟲工作,常用的驅蟲藥有丙硫咪唑、吡喹酮等,可減少綿羊個體中的蟲體數量,對于感染而未出現的癥狀的羊具有較好的保護作用。在使用驅蟲藥時,同樣要注意驅蟲藥的給藥方式和用藥劑量,防止綿羊出現中毒癥狀。此外,還要定期更換羊群使用的驅蟲藥,可使用不同類型不同作用方式的羊,防止蟲出現耐藥現象。
8.4 羊群管理在養殖過程中,應采用科學的方法管理羊群,提高綿羊免疫力防止出現疾病,從而降低綿羊感染棘球蚴發病的概率。首先,應加強羊圈的衛生管理工作,定期清理羊糞便并進行消毒工作,也可采用發酵床等新興糞便處理方式,減少羊舍中的細菌、蟲卵的數量,降低患病概率。其次,給予羊營養全面,質量較高的飼料,保證能滿足綿羊各生長發育階段的需求,增強羊的抵抗力從而減少疾病的發生。此外,還應注意新羊的引進工作,做好采用自繁自養的飼養管理模式,防止引入病原導致羊群患病,從而易感染棘球蚴患病。羊場還應做好人員管理和驅蟲滅鼠工作,減少綿羊接觸病原的幾率。根據當地羊疫病的流行情況制定適宜的疫苗接種計劃,防止羊群暴發疫病,從而繼發感染棘球蚴。
綿羊包蟲病是一種可防可控的傳染性寄生蟲病,在綿羊養殖的日常管理中應注意該病原造成的危害。首先應做好預防工作,防止羊群接觸帶蟲犬和野生動物,減少羊場中的帶蟲動物。其次,還應加強每日羊群的監測工作,發現疑似患包蟲病的綿羊及時隔離診治,同時對羊群進行兵員的檢測,了解羊群的發病情況,防止棘球蚴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