昝長鋮/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中嶺鄉畜牧獸醫站 810700
對于養殖行業來說,科學的養殖與管理方法是良好養殖效益實現的基本前提,尤其是做好牲畜的疾病防治是養殖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羊傳染性胸膜肺炎,主要的特征是會導致羊的呼吸系統病變,而且發病快,危害大,嚴重危害養殖戶養殖效益。本文就羊傳染性胸膜肺炎的發病特征,病理、傳播途徑進行分析,并就羊傳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治措施進行簡單闡述,以供參考。
羊傳染性胸膜肺炎根據病羊抵抗能力的強弱,其發病過程快慢不一,但相隔時間也不會太長,往往潛伏期在1 周內便會暴發,一旦發病,病情發展快,可迅速惡化導致病羊死亡。羊傳染性胸膜肺炎通常在購買,以及運輸過程中容易病發,這是由于運輸過程中環境惡劣,羊群過于集中,所以一般發病率可接近30%~50%,發病后如果干預的速度不夠快,死亡率可達50%~100%,給養殖戶造成十分嚴重的經濟損失。
羊傳染性胸膜肺炎發病時的主要特征表現在幾個方面。首先,病羊的結膜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潮紅狀,這就需要早期時進行細致的觀察。其次,病羊的體溫會上升,往往會由正常體溫上升到41℃~42℃左右,此種情況下,羊的呼吸出現改變,如呼吸的次數會增加,呼吸的聲音發生改變。并且,此時觀察病羊可觀察到病羊已經明顯的出現腹式呼吸。除此之外,大多數的病羊嘴角會相應的出現白沫,個別病程進展快,病情嚴重的病羊其鼻孔還會流出泡沫狀帶血的液體,同時伴有劇烈的咳嗽以及濕性啰音。隨著病情的進展,羊傳染性胸膜肺炎對病羊的傷害加劇,羊的抵抗力與體重急劇下降,后期會出現不支倒地,抽搐死亡。通常暴發到死亡慢則10h 左右,快則3h 左右即可死亡。因此,羊傳染性胸膜肺炎發作快、危害大,加強防治始終是提升養殖效率與質量的關鍵性因素。
羊傳染性胸膜肺炎是病原菌作用于羊的呼吸道而導致肺臟等臟器病變的一種常見性疾病,羊傳染性胸膜肺炎發作時首先會引發羊的細支氣管炎,隨著病原菌的擴散病情逐漸深入,隨之引起漿液性或纖維素的炎癥,之后再沿羊的淋巴管以及血管向全肺蔓延,從而導致肺臟大面積的灶性改變。病原菌自支氣管入侵之后,能夠貼附于纖毛間的上皮細胞膜,在這種情況下纖毛清除機制不能將病原排出體外,而且還會通過釋放代謝產物對羊的纖毛以及細胞膜繼續產生毒性作用,導致細胞膜受到損害,以及纖毛脫落。而且,病原菌一旦入侵羊的機體,就會發生一系列復雜的免疫學發病機制,而且病原菌能夠沿血管以及淋巴管持續蔓延,在蔓延的過程中會引起血管炎及血栓的形成,并進一步產生淋巴炎,形成血栓導致肺梗死,而淋巴栓的則會影響炎性滲出物的吸收,進而產生肺病變,壞死灶最終被肉芽組織替代,并形成結締組織包囊,即使病羊在短時間內被治愈,但這種結締組織包囊仍然會成為病原菌的聚集地,并再次復發。羊傳染性胸膜肺炎除了發病快,死亡率高等特點之外,對于不同年齡,不同品種、性別的羊都能造成較大的危害,而冬春兩季是羊傳染性胸膜肺炎的病發流行季。發病的原因與養殖的環境有很大的關系,比如密度大,通風條件差,以及羊自身的抵抗能力都有較大的關系,尤其是從異地收購的體重偏低的羊群帶菌的可能性極高。除此之外,運輸過程中的環境、溫度變化也是導致發病的重要原因。所以,應對于羊傳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治要高度重視。
3.1 早發現,早干預基于羊傳染性胸膜肺炎的危害性,在養殖過程中必須對羊群的生長情況進行密切的觀察,早發現,并采取有效的手段進行精準治療,能將經濟損失降至最低范圍內。一旦發現羊傳染性胸膜肺炎的發病特征可以采取肌注卡那霉素、氟苯尼考、替米考星等藥物進行2~3d 的肌注治療,通常在半天內就能初見成效;除此之外,在養殖過程中也可在飼料中加麻杏石甘散和黃芪多糖拌料預防,體重 15~30kg 的羊每天用麻杏石甘散 8~15g、黃芪多糖1~3g,連用一周左右。對于癥狀嚴重,體重 在20~30kg 內的的羊群,飲水中添加98%的阿奇霉素原粉進行防治,每天2 次,過程持續在3~5d 內。除此之外,對于病羊要采取隔離以防止病原菌傳播。
3.2 堅持自繁自養為了盡可能的降低羊傳染性胸膜肺炎的傳播,盡可能堅持自繁自養的原則,以防止病原菌的侵入。如果必須要引進的情況下,也要將引進的羊分開飼養,并且為了防止其潛伏期,分開飼養時間不得少于1 個月,確認無患病風險之后才可混群。除此之外,在飼養期間也要及時的注射相應的 疫苗,如山羊傳染性胸膜肺炎氫氧化鋁苗、雞胚化弱毒苗或綿羊肺炎支原體滅活苗,以加強防治成效。
3.3 改善養殖環境羊傳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控是一項系統性的工作,要形成常態化防控意識,而不是出現感染之后再進行治療。加強羊傳染性胸膜肺炎防控的前提是要具備良好的防控意識,一是每年要及時的做好疫苗免疫工作,從源頭上降低布病發生與傳播的幾率。二是要做好養殖場所的衛生消毒工作,加大資金的投入,改善養殖條件,如增加通風設備等,保持養殖場所的干燥,以免環境過于潮濕時細菌大量繁殖。三是做好畜舍的衛生清掃工作,遵循科學養殖理念,對衛生清掃以及圈內定期消毒做出明確的規定,并落實到人到位,在最大程度上抑制病菌的滋生與傳播。
綜上所述,羊的養殖雖然有較好的經濟效益,但也有一定的風險,尤其是羊傳染性胸膜肺炎對養殖業的危害性是顯性的,天氣、溫度、養殖環境、養殖方法與管理方法都是羊傳染性胸膜肺炎防治的關鍵。所以,采取有效的防治手段來加強對羊傳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治,阻斷羊傳染性胸膜肺炎的傳播,對于提高養殖戶的經濟效益就顯得尤為重要。很顯然這就需要結合羊養殖的實際情況,針對羊傳染性胸膜肺炎防治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進行深入的分析,并采取科學的防控措施實施精準防控。通過廣泛的渠道宣傳羊傳染性胸膜肺炎的危害,提高相關養殖人員的防控意識,幫助他們掌握精準防控的方式方法,做好養殖場所的衛生、消毒工作,同時積極應用先進的羊傳染性胸膜肺炎防治措施,從而確保養殖工作的順序開展,從而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