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仲/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187 團農業發展服務中心 836002
在羊養殖的過程中,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經常會出現一系列的疾病,其中羊真胃炎就是比較常出現的疾病之一。該病主要是因為飼料質量差、缺乏合理飼養等原因所導致,對于羊的生長發育來說造成了不利的的影響。因此,養殖戶要對其病因有充分的認知和了解,同時采取合理的手段進行處理,為羊只的生長提供有利的條件。
1.1 飼料因素在冬天和春天的時候,養殖戶給羊喂食變質發霉的飼料或者是無法順利消化、缺乏足夠營養成分的飼料,羊只就會增加自身采食量來滿足需求,這個時候羊只的胃負擔就會進一步嚴重,消化功能出現紊亂,從而引起疾病出現。同時,在冬天和春天的時候,若是羊群進食太多容易變質的飼料,比如甜菜渣等,也會導致真胃黏膜受到影響從而引起羊真胃炎的出現。
1.2 觸發性因素在進行養殖的時候,羊只由于進食化學物質而導致出現中毒的情況,或者長期服用一些藥物,因為身體沒有健全的有毒物質代謝功能從而導致中毒,都會導致羊真胃炎疾病的發生。除此之外,羊只有寄生蟲病、消化道疾病或者口腔疾病等都會引發真胃炎的出現。
1.3 缺乏規范的飼養管理首先,在進行日常飼養的時候,對羊只的日糧缺少科學的配置。其次,羊只的體質相對來說比較弱,沒有對其進行定時喂養,導致羊群一直處于時而饑餓時而飽腹的狀態;養殖人員流動性大,為羊只不斷更換新的飼料,同時把羊的飼養方式從放牧改變成舍飼;除此之外,長途運輸羊只會導致羊只應激,這些原因都會使羊群出現羊真胃炎疾病。
1.4 分娩因素羊在分娩之后,機體的內環境就會出現比較顯著的變化,比如,羊在分娩之前,胎兒和過大的子宮就會壓迫胃腸道,而在分娩之后這些壓力消失,同時在分娩的時候使所有的體能被消耗,羊處在疲勞的狀態下,血鈣水平低下,都會導致羊只的植物性神經系統機能受到一定的影響,從而使其真胃蠕動的速度變慢,胃液減少,消化功能退化,繼而引發羊真胃炎疾病出現。
2.1 急性真胃炎羊在感染急性真胃炎之后,往往會出現精神不振、縮腹以及四肢集中在腹下等癥狀,同時病羊的眼部還會出現明顯的結膜炎,口腔里面出現黏液,口腔黏膜變成紅黃色。除此之外,病羊的口腔會出現強烈的干臭味,舌苔變成白色,沒有進食的欲望,反芻減少。在對病羊進行聽診的時候,能夠聽到病羊的胃部出現輕微臌氣的現象,這種癥狀和前胃遲緩有相同之處。病羊的糞便變成干結狀態,或者腹瀉。若是病情非常嚴重,病羊還會伴隨高熱,繼而出現腸胃炎,往往還會出現脫水的情況,如果沒有在第一時間進行有效的治療,就會使病羊出現死亡。
2.2 慢性真胃炎患有慢性真胃炎的病羊在發病的時候臨床癥狀為消化障礙。同時有的病羊還會伴隨著異食癖,病羊的眼瞼膜變成黃白色,而且口腔里面出現黏液,舌苔發白。病羊不能規律性進行排便,有的時候糞便出現干結情況,同時因為長時間的缺乏營養,羊只的健康生長也會受到嚴重的阻礙。
在致病原素的作用和影響下,羊的迷走神經活動受到阻礙,從而使胃臟不能良好分泌,同時運動機能發生障礙。胃內容物發生腐敗和酵解從而產生有機酸和腐敗產物,機體把這些有害物質吸收之后,胃粘膜就會受到刺激,導致胃分泌不斷增多,胃臟內部的pH 值顯著降低,從而釋放出組織胺,在組織胺的作用之下,胃酸分泌受到刺激,胃壁的毛細血管出現顯著的擴張和充血情況。除此之外,部分有害物質進入到真胃里面之后,毛細血管擴張充血,滲透壓上升,從而導致真胃炎出現。真胃炎的出現,不但會破壞羊只的真胃功能,同時有害物質還會阻礙膽汁和胰液的排泄,從而出現消化失調,這些物質和血液里面的抗體相結合之后形成抗原抗體復合物,繼而發生變態反應。
治療羊真胃炎最好的方式就是預防,即減輕羊只的腸胃負擔。首先,要進一步加強飼養管理工作,科學配置飼料,使精料和粗料進行合理的搭配。同時養殖人員要按照季節的變化對飼料的比例進行有效的調整改變,在冬季的時候加大能量飼料比重和蛋白質的比例,同時還要減少飼料里的粗纖維,使飼料的適口性得到提升,使羊容易消化飼料。同時,在冬季的時候,粗飼料需要軟化之后才能夠喂養給羊只,增強其吸收能力。還要對飼料進行良好的儲存,防止飼料出現變質發霉得到情況。在投喂飼料的時候要定時定量,讓羊群有科學的飲食習慣,避免出現過度飲食的情況。養殖人員還要對羊只運動情況給予足夠的關注和重視,合理加強運動量,防止羊群發生應激問題。加大觀察的力度,當發現羊只出現病情,就要在第一時間使用有效方式進行救治。
5.1 西醫治療首先,要對病羊進行洗胃工作,將病羊瘤胃里的內容物快速排出,從而使致病因素消失,進一步改善羊只的胃內環境,避免出現自體中毒的情況。將瘤胃里的積液導出去之后再給羊灌入10~15L、33℃的溫水,對其進行按摩之后再把液體導出來,反復進行2~4 次,然后把50~100g 的氧化鎂溶入到5~10L 的溫水里面,為羊只灌入。按照具體情況,在第二天還要進行2~3 次洗胃工作。連續5~7d使用胃管投藥。如果羊只出現反復臌氣的情況,可以使用濃度0.1%的高錳酸鉀溶液洗胃,這樣能夠有效制止住羊只的臌氣問題。急性病羊,早期可以使用液體石蠟油500mL,或者人工鹽300~400g,加溫水適量內服。同時應用復方氯化鈉溶液1000mL、葡萄糖溶液500mL,安溴合劑注射80mL 以及10%磺胺嘧啶鈉注射液120mL,混合后靜脈注射。也可用硫酸黃連素2~5g,以滅菌生理鹽水50mL 配合成注射液,進行瓣胃注入,1 次/d,連3~5d。病至后期,病羊的身體虛弱,可以使用葡萄糖、生理鹽水等,消炎和強心,從而使病羊的全身機能得到有效的改善。
5.2 中藥治療將120g 白術、100g的黨參和50g 的肉豆蔻、干姜、茯苓以及厚樸、40g 的廣木香和炙甘草、30g的白芍用清水進行煎煮,然后給病羊灌服。如果病羊出現口渴情況,或者飲水量上升,在處方里面再次加入50g 的石斛和30g 的沙參。若是病羊出現口舌清淡、耳鼻發涼的癥狀,就要在處方里面加入15g 的炮附子和18g 的良姜。
綜上所述,養殖戶在進行養殖的時候,可能會發生各種各樣的羊病,這些疾病會導致羊群健康受到極為不利的影響,使養殖戶的經濟效益直線下降。所以,為了最大程度減少羊疾病出現的幾率,養殖戶一定要采取相應的預防以及治療手段,使羊群抗病能力得到一定的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