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官湖小學 葉美玲
福建省級課題“小學生閱讀活動的行動研究”活動中強調:閱讀應細化,深化,實化,引導學生盡可能多地積累典范性語言,沉淀語感經驗,提高學生書面語言的表達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幫助他們積累大語言材料和生活感悟。“勞于讀書,逸于作文”闡明了閱讀是語言的重要來源。
名著是思想藝術價值極高的作品,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是弘揚傳統美德和文化的不朽之作。經典名著語言精妙絕倫、關系錯綜復雜、人物眾多。教師應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閱讀一些名著,通過思維導圖分析人物關系,記下重要情節,獲得對名著的整體感知。這樣的方法既提高了觀察生活和理解生活的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閱讀鑒賞能力。教師應引導學生從閱讀中學習作品的謀篇布局、情節構思、人物塑造、主題表現、思想內容等,在閱讀中積累習作的素材,不斷充實自己的題材庫,從寫作方法、寫作背景等角度,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挖掘作品的思想意義,培養學生有效閱讀的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閱讀優秀作品,受到感染和激勵,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經典小故事構思精巧,特色鮮明,是富于哲理之作。教師利用課前兩三分鐘給學生講個小故事,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讓學生感受到語言文字的奇妙。如《相信自己是一只鷹》這一寓言能引導學生明白:磨煉召喚成功的力量;《掃陽光》引導學生明白:只要把封閉的心門打開,成功的陽光就能驅散失敗的陰暗;《釘子》引導學生明白:人與人之間可能會因為一些彼此無法釋懷的堅持,而造成永遠的傷害,寬容地看待他人,一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結果,幫助別人打開一扇窗,也讓自己看到更完整的天空。三言兩語不僅可以把生活的哲理講得清晰明了,還能有效提升學生的感悟能力。
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說:“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彈奏成千上萬支曲子,才可以稱自己懂得音律,閱遍無數寶劍,才能鍛煉出自己的眼光。豐富多彩的兒童畫冊、圖文并茂的繪本、淵源深厚的古典詩詞、生動活潑的少兒童話,從中國的牛郎織女到外國的阿里巴巴,從《伊索寓言》到《稻草人》,兒童文學的內容可謂五彩繽紛。如果引導學生單一地攝取某方面的知識,會讓其思維發展受到局限,廣泛閱讀是打破這一局限的有效方法。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年齡和認知特點,有計劃、有步驟、持之以恒地引領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讀物。在閱讀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在閱讀中入情入境地想象,大膽質疑,品讀感悟,發展自身的思維能力和語言感受能力,真實地寫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實現個性化閱讀,為學生提供學習和展示的空間。在濃郁的書香里,學生將能感受到閱讀的快樂。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引導學生多讀書,多積累,重視語言文字運用的實踐。對此,教師應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閱讀各類書籍,引導學生掌握閱讀的方法,向學生傳授選擇閱讀書籍的方法,引導他們運用這些方法閱讀整本書,開展群文閱讀,在書上做批注、做閱讀筆記。這樣的方法能讓學生對閱讀內容進行更加深刻的了解,讓他們的思考過程更加具有條理性,讓閱讀過程變得更有意義。
部編版五年級上冊《白鷺》一課文質兼美,生動地描寫了白鷺的特征以及作者對白鷺的喜愛之情,字里行間表達了濃濃的詩意。教學中,教師應做到以文本為例,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在閱讀方法的指導上,教師應抓住關鍵詞、句,以讀為主,重視對學生語感的訓練和培養。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思考:作者從哪幾個方面寫了白鷺的美?2.抓住關鍵詞(流線型、鐵色、青色、一分、一忽),感受白鷺外形的美。通過觀察課件中白鷺,對比白鶴、朱鷺、蒼鷺,感受白鷺外形的精巧。3.賞讀課文,感悟白鷺“韻在骨子里的美”,找出關鍵詞(覓食、棲息、低飛),用心讀一讀使你回味無窮的語句,并在旁邊寫下你的感受,再讀一讀課文,邊讀邊想象畫面。教師可提出要求:白鷺棲息恬靜安詳,白鷺垂釣美妙絕倫,白鷺低飛悠然自在,此時此刻,你對白鷺有哪些新的認識?帶著你的感受再讀讀課文。4.集體交流,回答:白鷺本身不就是一首很優美的歌嗎,體會課文自然清新又濃郁悠遠的意蘊。在這一系列教學過程中,學生對“白鷺是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的理解也便水到渠成。
“學習單”是指教師根據教學目標,把與本課相關的學習知識陳列出來,制作成學習清單。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學習,用好學習單,是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途徑。學習單的使用能讓學生的學習更明朗,學習目標更明確。例如在教學部編版六年級上冊《夏天里的成長》時,教師應認真學習教學目標,結合這個單元的語文要素“圍繞中心意思寫作”,設計《夏天里的成長》學習單。1.本課的中心句是什么,請摘抄下來。(找出文章的中心句)2.再讀課文,思考:課文圍繞中心句寫了哪些事物的成長?(體會課文從不同方面表達中心意思的寫法)3.通過學習,還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先寫下來,再和同學討論。(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4.小練筆:圍繞中心意思,選擇一個練筆片段,自主練習。(學習寫作的方法)5.課外拓展閱讀:張武林《像夏天一樣成長》(升華文章主題,引導學生體會夏天是一個充滿活力、充滿生機的季節)。通過學習單的使用,教師可有效引導學生有目的地學,主動地學,每一個學生都充分參與學習過程。
在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下,讀寫結合已經成為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一種有效手段,“小練筆”就是讀寫結合最有效的載體。小練筆形式靈活,選材角度小,能對課文內容進行有效充實,促進學生深入領悟文本,升華文本思想。在閱讀的基礎上,教師可鼓勵學生寫小練筆,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遣詞造句能力、認識事物的能力。
小學語文教材圖文并茂,文質兼美,不但能對學生進行文學熏陶,還是學生進行練筆的寶貴資源。如教學古詩《牧童》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大膽想象,進行拓展練筆。有的學生以“草鋪橫野六七里”展開想象寫道:小牧童在放牧中傾聽鳥兒交談,觀看蝴蝶翩躚,欣賞柳條舞動;有的以“笛送晚風三四聲”展開想象寫道:牧童騎在牛背上悠閑地吹著笛子,著重刻畫了牧童的神態,突出了他的天真可愛;有的以“不脫蓑衣臥月明”展開描寫,寫了牧童生活的悠閑舒適。學生對這樣的小練筆倍感興趣,在自由創作中加深了自身對文本的理解,又提高了學生的習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