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神木市李家畔小學 王利娜 劉 芳
小學美術教師在教學中挖掘學生的參與動力、對學生進行美術培育,是希望學生體會到美術學習的樂趣,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美術課堂中,促使學生學會使用美術來表達自己對生活的熱愛、對人生的思考、對成長的態度,為學生創造一個值得回憶的童年。
美術與生活是緊密相連,無法分割的。教師將美術與生活串聯起來,有助于改變學生對待美術的態度,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積極探索美術背后的奧秘。學生在生活的影響下,會走進美術,了解美術在生活中的蹤跡,學會站在生活的基礎上理解美術,發揮自己的想象能力,為美術帶來新的作品。由此,小學美術教師在教學中挖掘學生的參與動力,可以從學生生活出發,挖掘學生參與生活聯想的動力。
在學習“自行車和摩托車”時,筆者為了使學生了解自行車和摩托車的結構,知道怎樣使用線描方法來展示自行車和摩托車的特點,畫出自行車和摩托車的美感,在教學中組織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說一說令自己印象深刻的自行車和摩托車,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參與感。學生回想自己的現實生活,描述了自行車和摩托車的樣子,區分了自行車和摩托車的不同。接著,筆者為學生準備了自行車和摩托車的模型,帶領學生重點剖析了自行車和摩托車的結構特點,使學生在熟悉的基礎上進行繪畫。學生借助模型,了解了自行車和摩托車的構造細節,打開了繪畫的思路,產生了進一步挖掘的動力。
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人們越來越重視教學信息化的推進,想要借助信息技術來增添課堂教學內容,為課堂教學注入新鮮的空氣。但是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受思想理念的限制,無法適應信息技術課堂,對信息技術的應用也十分有限,導致課堂教學遲遲無法突破。這就需要教師及時反思,發現自身教學的局限性,正視信息技術的作用,將信息技術滲透到課堂中,抓住學生的眼球。學生在信息技術下,可以盡快融入學習場景、激發學習的情感,完成對美術作品的賞析。由此,小學美術教師在教學中挖掘學生的參與動力,可以融合信息技術,挖掘學生賞析美術情感的動力。
在學習“現在與未來的交通工具”時,筆者為了使學生了解新型交通工具,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學會使用夸張、變形等手法來描繪心中的交通工具,激發學生對美術的熱愛之情,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幻燈片課件,為學生展示了生活中的新型交通工具和電影中出現的未來交通工具,以此來啟發學生,鼓勵學生說一說自己內心的想法。學生對現有交通工具進行了創新,并為其賦予了新的能力,用畫筆描繪了自己喜愛的交通工具,形成了美術創新的能力,找到了美術學習的樂趣。
合作能將人們聯系在一起,讓每一個人都能擁有發揮的機會,進而達到最佳的合作效果。教師組織學生合作,為學生設置合作任務,有助于學生圍著同一目標進行探索,培養學生的團隊默契性。學生在合作中,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彰顯了自己的才能,學會了與人溝通,能夠以尊重、平等、包容的態度來交流,創設良好的合作環境。由此,小學美術教師在教學中挖掘學生的參與動力,可以組織學生合作,挖掘學生交流溝通的動力。
在學習“秋天的落葉”時,筆者為了使學生了解秋天落葉的形狀、顏色、脈絡等,幫助學生掌握制作樹葉書簽的方法、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增加學生的生活常識,在教學中將學生分成了不同的小組,鼓勵學生使用不同的葉片來制作書簽,并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學生在合作中形成了團隊意識,能夠將自己難以解決的問題、積累的經驗,分享到小組中,獲得更多的人的幫助和支持。學生在小組中,找到了自己的優勢,掌握了樹葉書簽的制作方法,學會了彼此尊重,認真聆聽,營造了溫馨的交流氛圍,提高了小組合作的效率。
學生學習美術知識,是為了應用。但是,部分學生在美術學習中喜歡逃避實踐練習,認為自己只要掌握了理論內容就可以了,沒必要再花費時間練習。學生錯誤的學習態度,影響了學生在美術方面的發展,不利于學生掌握美術技能,真正達到美術的學習目標。為了扭轉學生的思想,教師增加了學生實踐的環節,并通過鼓勵、指導學生來挖掘學生的潛力,突出學生的優點,有效轉變了學生的想法。由此,小學美術教師在教學中挖掘學生的參與動力,可以創設實踐環節,挖掘學生參與美術探索的動力。
在學習“環保小發明”時,筆者為了使學生學會發明創造,培養學生變廢為寶的能力,組織學生對生活中的廢舊材料進行搜集,然后將廢舊材料組合在一起,使廢舊材料擁有新的活力和藝術價值。學生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對生活材料有了深刻的了解,認識到了環保的重要性,圍繞環保這一主題進行了作品創新,通過奇思妙想,增添了美術課堂的色彩,鍛煉了自身美術能力。在學生創作的過程中,筆者對學生進行了觀察,指出了學生的優點,了解了學生的不足,幫助學生解決了問題,增強了學生的探索信心。
總之,本文通過從學生生活出發、融合信息技術、組織學生合作、創設實踐環節,挖掘了學生參與生活聯想、賞析美術情感、交流溝通、參與美術探索的動力。學生在美術課堂上,了解了美術的魅力,知道了如何使用美術來展示生活的美好、來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形成積極向上的成長態度。學生還掌握了美術學習技能,熟悉了美術的應用,提高了自己的綜合素養。教師在指導學生的過程中,對學生有了深刻的認識,知道了阻礙學生美術發展的因素,圍繞學生進行了教學反思,進而提出了有效的教學策略,改善了學生的美術學習現狀,激發了學生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