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威海市高新區第一小學祝 紅星
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幫助學生挖掘數學學習的魅力,是希望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減少學習負擔,讓學生更好地開拓數學攀登的道路。教師以生活為學生學習的基礎,讓學生有了觀察生活的意識,使學生學會了將數學現象放在生活背景下來理解,解除了學生心中的疑惑,使數學學習變得容易;教師以情境為學生學習的基礎,向學生鋪開數學的廣闊畫卷,能夠凝聚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向學生介紹數學的來龍去脈,使學生做到胸中有數;教師以合作為學生學習的基礎,讓學生加入學習團隊中,能夠突出學生,讓學生在團隊中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增加與其他人的溝通,更加清晰地認識自己的特點,對數學實踐技能進行了靈活應用。
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挖掘學習的魅力。例如,學習“簡易方程”時,筆者為了使學生了解簡易方程的概念,知道簡易方程的表現形式,在教學為學生提供了天平、砝碼、薯片等工具,帶領學生開展了簡易方程的探索,想要幫助學生理解簡易方程。在課堂上,筆者與學生進行了以下對話:教師:看到老師桌子前的工具了嗎?你能說出它們都是什么嗎?學生:天平、砝碼、薯片……教師:猜一猜老師為什么要帶這些東西來?只是為了吃嗎?學生:肯定不是,和課堂有關。教師:沒錯,這些東西都和我們今天所學的內容有關。你們聽說過簡易方程嗎?學生:沒有。教師:那么,接下來,就和老師一起,探究簡易方程吧。筆者將薯片擺在天平的左邊,將砝碼擺在了天平的右邊,讓學生觀察。學生發現天平向左邊傾斜了,認為砝碼還需要增加。筆者繼續增加砝碼,知道天平兩邊平衡。學生觀察到這時候的砝碼質量是125g,得出了薯片的重量。然后筆者又在天平的左邊增加了黑板擦,在天平右邊繼續增加砝碼至150g,讓學生分析黑板擦的重量。學生認為天平兩邊平衡,那么板擦的重量應該是砝碼的重量減去薯片的重量,即150-125=25,黑板擦的重量為25g。
在此基礎上,筆者將黑板擦的重量設為未知數x,讓學生觀察125+x=150的等式是否成立。學生認為是成立的,并得出了x=25的結論。筆者便向學生介紹了方程的概念,即含有未知數的等式被人們稱為方程。學生在轉化的過程中,了解了方程的概念,熟悉了簡易方程的形式,意識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形成了生活意識
教師可以通過建設情境引導學生在賞析的過程中挖掘學習的魅力。例如,學習“小數的意義和性質”,筆者在教學中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了超市購物的動畫片,讓學生在動畫片中觀察小數在購物過程中的應用。學生觀看動畫片后,知道了小數多應用于商品的標價上,對小數產生了探究興趣。筆者便將學生引入小數課堂中,為學生介紹了小數的形式特點,然后讓學生觀察動畫視頻里其中一組商品的價格:餅干8.50元、酸奶9.00元,讓學生想一想應該付多少錢。學生認為買餅干要花費8元5角,買酸奶要花費9元錢。筆者借此讓學生了解了小數末尾加上0和減去0,數值大小都不會發生變化的基本性質。學生了解了小數的應用意義和性質后,對小數有了深刻的印象,感受到了數學的價值。
教師可以通過提出問題來引導學生在剖析問題的過程中挖掘學習的魅力。例如,學習“折線統計圖”,筆者在教學中為學生提供了某運動商店某一款籃球近三個月售賣的資料,展示了與之相對應的折線統計圖,組織學生觀察,并分析問題:什么是折線統計圖?你知道折線統計圖有哪些特點嗎?你能畫出折線統計圖嗎?學生圍繞問題對學習資料進行了觀察和分析,知道了該運動商店中籃球近三個月具體的銷售額,通過折線統計圖了解了折線統計圖的內容,知道了折線統計圖展示了銷售額的變化趨勢,能夠根據以往的銷售情況來預計下個月的銷售量,方便人們開展下一步工作。學生剖析折線統計圖的結構后,對如何繪制折線統計圖有了清楚的認識,嘗試先描點、再連線,完成了對折線統計圖的分析,給出了問題的答案。
教師可以通過發起學生間的合作,讓學生在參與合作的過程中挖掘學習的魅力。學習“對稱、平移與旋轉”,筆者為了使學生了解圖形的對稱、平移與旋轉,讓學生知道圖形的變化規律,在教學中將學生分成了不同的組,為學生設置了合作任務:在方格紙上經歷圖形的對稱、平移與旋轉。學生分組后,與小伙伴一起合作,結合課本,對對稱、平移與旋轉的概念進行了了解,總結了它們的要點,然后通過折紙的方式,了解了圖形對稱、平移與旋轉的具體體現。在合作中,折紙比較快的學生會自覺幫助折紙比較慢的學生,共同完成前期的準備任務,然后展開折紙進行討論,明確了折紙的折痕就是圖形的對稱軸。學生還與小伙伴在方格紙上,分別對圖形進行了水平平移和90°旋轉,確定了圖形的對應點,得出了新的圖形。對于存在爭議的問題,學生并沒有爭得臉紅脖子粗,而是平心靜氣地討論,提出自己的觀點,認真聆聽他人的意見,做到了用證據說話,形成了和諧的討論氛圍。
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參與實踐,使學生在體驗中挖掘學習的魅力。學習“小數的加減法”,筆者為了使學生了解小數加減法的運算規律,能夠正確計算小數加減法,在教學中按照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為學生設置了不同難度的練習題,讓學生在練習題中鞏固自己課堂所學知識,熟悉小數加法和減法。學生拿到練習題后,并沒有急著解答,而是先回想了自己課堂所學的知識,然后對練習題進行了仔細分析,特別是文字信息較多的習題,找出了其中有用的條件,得出了數量關系,開始了小數加法和減法的運算。學生在實踐中,感受到了自主參與的興奮感,體會到了實踐體驗的成就感,有了深刻的學習印象,扎實了自己的基本功。
總之,本文通過將生活、情境、問題合作實踐作為學習的基礎,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賞析情境、剖析問題的過程中挖掘學習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