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鄲市邯山區渚河路小學 李憲芳
傳統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比較多,最主要的就是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的創新度不夠、學生和教師的交流互動少、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不高。在新的教育背景下,這些問題都應該進行改變,情境教學法能夠有效改善這些問題,讓教學的內容和形式更加豐富,教學方法得以更新,也讓小學生能夠深刻體會到語文的魅力,從而產生更大的熱情,讓小學生的邏輯思維和能力得到培養。
小學生年紀小,普遍喜歡聽故事,而無論是童話故事還是經典故事,都能更有成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小學生接受新鮮事物需要一個過程,所以教學應該秉持循序漸進的原則,使其認知和理解能力呈現出階梯式的進步。教師在課上可通過講述關聯故事的方式,讓學生對授課內容感興趣,比如,在《狼牙山五壯士》這節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為學生講述狼牙山以及狼牙山五位壯士的真實歷史故事。在此基礎上,進行課文內容的講解,這樣學生才能結合教師所講的故事,帶有情感去學習課文內容,并對課文內容產生興趣。另外,也能為激發學生想象力和思維能力提供更多機會。
音樂是一種比較特別的教學方式,將音樂與情境教學相結合,能夠讓比較嚴肅的教學環境變得更加靈動,讓學生的精神更加放松,同時跟隨音樂的律動感受課文文字描述不出的抽象化情感,并與之產生共鳴,特別是在學習古詩和詩歌的時候,音樂的作用更能凸顯出來。比如,在《七律·長征》這節內容的教學中,因這首詩所描寫的內容是紅軍長征,距離學生比較遠的年代,單靠語言沒有辦法描繪。所以,教師可以選擇鏗鏘有力、感情飽滿的音樂作為背景,為學生深情朗誦,讓學生可以真切感受到紅軍長征的艱辛不易,從而使其更能從情感上去理解詩詞和詩歌。
角色扮演目前來講有兩種最主要的方式,其一即為學生主動進入角色。以詩歌朗誦為例,在學生朗誦之前,教師需要根據詩歌的含義和所表達的精神,向學生進行傳達,讓學生能夠真切體會到;其二即為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一種比較新穎的方式,同時也是新編教材的主要方式。教師以教材內容為基礎,組織學生圍繞此內容進行表演,學生扮演課文中的不同人物,在表演的時候加入自己對角色的理解,將人物內心的情感表現出來。這種有趣的方式,可以讓學生比較主動地去理解文章任務的特點,也能更加深入地去研究和鉆研課文內容。
情境教學法與其他教學方式存在很大的區別,最主要的體現便是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情感體驗是小學語文開展情境教學最重要也是最基礎的。小學生的情感都比較單純,天真無邪,對情緒沒有太多的控制,很容易在外界的影響和刺激下出現較大的情緒波動。教師應該認識到這一點,在教學過程中,要把學生的情感體驗放在首位,通過科學的方法讓學生對教學充滿興趣,使其更加主動和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讓課堂的開展更加順利,更加有效。比如,在《小兒垂釣》這節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進行情境設計。《小兒垂釣》是一首趣味性十足的古詩,在設計的時候要考慮到學生的興趣是否可以有效調動。教師可以通過生動語言描繪情境的方式,讓學生產生一定的興趣,進而讓學生根據教師詳細的描述,在腦海中想象畫面,從教師對畫面的不斷豐富過程中,學生腦海中的事物也更加具象化,學生便能將自己帶入想象中,去感受垂釣小兒的情緒。這樣的方式不僅讓學生對課堂的參與感更強,而且也能鍛煉學生的想象能力,讓學生具備更加充分的學習熱情,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
對目前語文教材中的文章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很多文章會有藝術性色彩,這類文章學生在理解的時候會有一定的難度,因而教師便可以借助情境教學的方式,讓學生更加深入地去理解文章內涵。教師應該以感情抒發的方式,讓學生對課文內容產生比較深刻的印象,讓學生能夠從深層次去理解課文的內涵,以及根據文章中的字句去感受作者寫作過程中的真實情感。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更加多元化、多層次,也能為學生今后的文章寫作提供更多幫助,使其可以真實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師的教學不應該只停留在課堂上,還應該體現在課余時間,情境教學的應用也是如此,除了課上的運用,在課余也需巧妙設置問題情境,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讓學生帶有目的性地去感受生活,從而對語文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增強其語文水平和能力。語文教材中節選的內容,都是具有代表意義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學生必須掌握的,為了做到這一點,教師要讓學生在課余時間去充實自己的生活,多多體驗,才能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教材內容和日常的生活實際是分不開的,語文知識與日常生活也緊密相關,語文教學的目的不僅是讓學生掌握理論知識,更是讓學生可以學以致用,用在實處。
學生只有充分理解文章內容,才能將知識進行內化,對此,教師需結合教材文章內容,為學生創設一個真實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當中去自由聯想。例如,學生看到一條小魚的時候,便可以聯想到大海;看到一株小草的時候,便可以聯想到森林。學生在聯想以后,便可以通過自己的語言將聯想到的故事描述出來,從而讓學生的想象能力得到提升,也讓語言文字的能力得到最大的鍛煉,在這樣的模式下,學生便可以更加整體性地去理解和記憶課本知識。
總而言之,傳統的語文教學方式不再適應當前學生的要求,教師在教育環境發生巨大轉變的前提下,應該不斷創新教學方法,積極主動地接受和運用新的教學方式,這樣才能讓小學生更加喜愛語文課堂,也能讓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力得到最為有效的提升。情境教學法經過廣大教師的實踐,得到了比較突出的效果,但是未來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應囿于現狀,而是要將情境教學法結合實踐進行不斷的改良,從而提升語文教學的實際效果。同時,教師也應當增強自身的教育教學能力,為學生帶來高質量的課堂教學,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為國家和社會培養更多優質的人才,促進小學語文教學質量整體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