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莉
甘肅第七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730000)
建筑工程造價主要是根據工程的施工流程進行整合預算,根據工程環節及其需求進行操控,以保證工程質量,為企業創造效益。通常而言,建筑造價伴隨工程始末,其作用也非常顯著[1]。
項目建設的過程中,可以根據預算對施工規劃及建設投資進行完善,判斷企業融資行為的利弊,并且根據項目資金需求加以落實。根據企業執行的技術標準以及融資過程中的辦法與效益調整工作預算,并且根據施工環節進行各種應急措施的處理,確保工程建設的有序進行。
建筑工程造價會根據新項目的內容以及計劃進行成本操控。從工程施工到各個環節的實際情況進行科學的配置。在工程進展中,需要將圖紙和實地進行結合,保證各個環節的嚴謹性,維護資源科學性,包含人力資源、材料儲備、設備管理等,從而在資金方面獲得良好的分配結果[2]。
建筑工程的建設周期長、施工成本較高。在招投標過程中,施工單位要衡量承包造價的合理性,并且確定投標價格,全面完善建筑工程造價指標,實現標準操作。
從當前的狀況看,從業人員的素養有待提升,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預算方式較為固化。沒有能夠根據市場需求進行靈活的預算,不能夠與實際情況相結合,這樣會導致預算結果出現巨大差異,并且會影響施工方案的執行,從而影響企業長期發展。
2)整體專業性不強。從業人員的職業素養不高;部分項目管理人員的工作能力達不到相應的標準[3-5]。
信息化設備分配不均,技術落實不到位。企業的信息化管理不到位,上層領導對于信息化管理重視不足,使得企業信息化應急能力下降,工作效率難以提升。
與工程造價管理相關的法律法規還存在一些漏洞,導致招投標階段存在不符合市場規律的行為。這些行為阻礙了建筑行業的健康發展,也不利于企業的長久發展。法律不完善導致違規行為得不到及時的處理,嚴重干擾了工程造價工作。
通過工程造價理論、標準和體系建設,加強人才培養,不斷提升企業從業人員對工程造價的認知和理解。加強制度創新,實現培訓一體化,不斷提高從業人員的技術水平。制定企業培訓考核技術標準,加強績效考核,從而約束工作人員的不良行為,保證造價工作的順利開展[6]。
很多企業的信息化管理相對落后,不能對技術以及資源進行良好的整合。以BIM技術在建筑工程造價中的應用為例,在工程交底階段,可以參照建筑項目隱蔽施工結構進行細部模型研究,這樣有利于工作人員了解圖紙,提高工程量的計算精度,并且根據資源成本對工程成本進行調控。在竣工結算階段,可以利用三維建筑模型,結合工期、價格以及大數據,有效提高結算的效率。
在已有法律的基礎上進行科學規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斷完善建筑項目相關法令條款,維持整體造價管理系統的穩定與順利進展。依據《建筑法》與《招投標法》的內容,維持有效的法律效應,根據法律的調控以及需求進行調查和研究,可以適當地召開會議,并且根據時間的先后以及造價管理的需求進行法律的完善。如果出現違規和違法的行為,應該及時地進行處罰處理,并且逐漸將法律條文細化和完善。以法律為主要依據,制定建筑工程造價的細化指標;應用技術和創新,維持有力的科學技術安排以及有效的信息化管理,保證法律法規的時效性[7-8]。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以及建筑行業的不斷進步,建筑企業既面臨許多挑戰,也面臨很多機遇。行業競爭逐漸激烈化,企業應該不斷提升施工質量,加強建筑造價管理。在跨國經營中,要適應國際標準,重視模式的可行性,不斷提高競爭力。企業要順應國際化發展趨勢,根據國際競爭的標準以及技術水平,不斷提升建筑工程造價管理水平。
建筑工程造價關系到企業的經濟效益。在發展過程中,要建立工程造價標準,提升人員素養,應用信息技術提高工作效率,不斷完善法律法規。企業應加強建筑造價管理,對工作人員進行系統化的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