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東
(山東省莘縣第二人民醫院,山東 聊城)
心肌橋是臨床醫學中常見的心內科疾病,其是指一種先天性的冠狀動脈發育異常的癥狀,該疾病病發會導致患者出現心臟機能下降、心律失常等癥狀,部分病情嚴重的患者還易誘發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并發癥,以此危及患者性命。近年心肌橋-壁冠狀動脈在我國男性群體的病發率愈來愈高,已經嚴重影響到我國人民的健康水平[1-3]。本文通過對64 排CT 及影像技術在心肌橋-壁冠狀動脈臨床診斷中的應用效果展開研究分析,意在為提高該疾病臨床診斷準確率提出可行性方案。
選取我院2015 年12 月至2019 年12 月收治的心肌橋患者30 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比組,兩組各15例,其中研究組患者年齡37~52 歲,平均(44.2±3.1)歲,平均體重(56.1±4.7)kg,男性13 例,女性2 例。對比組患者年齡35~50 歲,平均(43.9±2.8)歲,平均體重(55.8±5.1)kg,男性12 例,女性3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不具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入選標準:(1)兩組患者最終診斷結果均符合WHO 關于該疾病的診斷標準;(2)兩組患者均知曉此次實驗研究的目的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1)排除合并其他臟器疾病者;(2)排除合并血液動力學疾病者;(3)排除臨床資料不完善者。
兩組患者入院后由醫護人員統計患者既往病史、家族遺傳疾病史等一般資料,隨后醫師依據患者詳細病情展開不同的臨床檢查診斷。研究組行64 排CT 檢查診斷,選擇設備為我院購置的64 排螺旋CT 診斷儀,檢測前4 h 叮囑患者禁食禁水,在入院接受檢查前需靜坐10 min,待身體狀態以及心率均達到最佳檢測狀態后開始檢查。調整患者為仰臥位,將患者肢體固定后,設備參數調整至電壓120 kV,電流700 mA,Pitch 值為0.2,以頭部先入的方式對患者胸部正側行全方位圖像掃描,對比劑選擇20 mL 碘海醇以5 mL/s 的流率經橈部靜脈注入,經短時間延遲后對患者主動脈根部展開強化掃描。掃描圖像傳回工作臺,采用圖像處理技術對圖像進行重建處理后,醫師參考圖像對患者詳細病情展開分析,并最終得出診斷結果,將其診斷結果與最終確診結果對比,并實時記錄。對比組行冠狀內多普勒檢查診斷,設備選擇我院購置醫療專用的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選擇M3s。檢測中調整患者為仰臥位,連接心電圖后將設備頻率調整至4.0 MHz,隨后對患者胸部區域展開全方位檢查,醫師依據檢查結果對患者展開診斷,診斷結果與最終確診結果對比,并實時記錄。
觀察兩組患者臨床檢查診斷準確率、漏診率以及誤診率,相應診斷準確率指標均以檢查結果與臨床病理學檢測結果對比統計,統計嚴格參考臨床資料,確保數據統計準確性。
將實驗所得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9.0 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表示,計量數據通過t檢驗,以(±s)表示,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具體對比數據見表1,兩組患者經過不同檢查診斷后統計得知,研究組患者臨床檢查診斷準確率高于對比組患者且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臨床檢查診斷漏診率以及誤診率均低于對比組患者且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心肌橋-壁冠狀動脈是中年男性群體的高發疾病之一,該疾病病發不僅會導致患者生活質量下降,還易誘發患者病發多種并發癥,以此危及患者性命。心肌橋-壁冠狀動脈病因頗為駁雜,心肌橋冠狀動脈在患者心臟收縮期會受到擠壓,從而導致患者心肌供血不足,最終引發心肌缺血的臨床癥狀。目前針對該疾病主要采用手術改善或藥物控制的治療方案展開臨床治療,患者接受治療后臨床癥狀均能得到有效改善,治愈性較高[4-6]。
心肌橋-壁冠狀動脈伴隨多種不良心臟病變事件,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等,極易誘發急性的心血管事件,因此在臨床治療中需及時檢查診斷出心肌橋-壁冠狀動脈,并進一步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防止患者病情進一步惡化。冠狀內多普勒檢查作為該疾病常規檢查方案,其在大量應用中發現,其檢查結果容易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出現檢查結果不具針對性的現象,以此不利于醫師臨床診斷。因此,需要考慮在該疾病的臨床檢查診斷中應用更有效的檢查方案,以提高其診斷的準確性[7-8]。
64 排CT 的應用,其通過應用64 排螺旋CT 診斷儀對患者病灶區域行全方位、多層次的檢查,其檢查結果能夠直接反映出患者病灶部位的詳情,以此為醫師診斷提供有力的理論依據,最終達到提高臨床診斷準確率的效果。此外,64 排CT檢查方案相對冠狀內多普勒檢查,其具有高效、廉價且安全等優點,能夠被多數患者所接受,且應用過程中風險因素較低,不易導致醫療事故的發生,具有極高的臨床應用價值[9-10]。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行64 排CT 檢查診斷的研究組患者,其檢查結果優于對比組且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64 排CT 檢查診斷方案的應用,有效地提高了心肌橋-壁冠狀動脈臨床診斷準確率,降低了漏診或誤診等不良診斷事故的發生概率,以此在減少醫患矛盾發生概率,確保患者檢查診斷安全的同時,促進了良好醫患關系的建立。因此,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