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文
摘 要:班主任作為班級的風向標,在班級建設以及學生發展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教育工作者需要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不斷總結提煉育人理念,并輔之以有效的策略方法進行班級管理。本文主要結合自身教學實踐,闡述班級管理中的育人理念,及在此理念引領下取得的成效。
關鍵詞:育人理念 具體做法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1.059
班主任作為班級的風向標,在班級建設以及學生發展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教育工作者需要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不斷總結提煉育人理念,并輔之以有效的策略方法進行班級管理。
一、育人理念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不斷實踐、不斷反思,不斷總結,提煉了以下四個育人理念:
(一)巧設活動妙育人
班級活動的開展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風,增強學生的集體責任感與認同感,從而形成積極向上的合力、凝聚力。利用豐富多彩的活動規范學生的言行,逐漸形成正確的集體輿論和良好的班風,增強班級凝聚力。
(二)善抓典型樹榜樣
班主任適當地懲戒與恰當地表揚是一門藝術。對于典型學生我們要一針見血,把所有的頑疾扼殺在萌芽狀態,而對于所謂的“后進生”我們更不能吝嗇表揚,班主任是一個班的風向,我們不能戴著有色眼鏡去觀察每一個正在成長的孩子。
(三)創新管理“我做主”
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班級自主管理”是通過班主任、班級學生實行的班級自治,班級自主管理的主體是學生,班主任是管理的指導者。這種管理模式把學生放在學校教育的主體位置,以學生為中心,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內在動力,激發學生的熱情,為每個學生提供展示自己個性和才能的機會,實現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的自主管理機制。
(四)良師益友互關愛
許多學生的問題是心理問題而不是思想問題,需要真誠表達對他們的尊重和關愛。一個鼓勵的微笑,一次心與心的談話,都會讓他們獲得前進的動力。對于孩子們來說,教師的關愛比說教更容易接受。讓每一個孩子在班級的生活中都能得到尊重,不僅老師要尊重孩子,學生之間也要相互尊重,這樣就能產生強大的凝聚力。
二、具體做法及效果
(一)巧設活動妙育人
為了讓活動在班級中起到引領作用,我先對每學期的活動安排做統籌布置,再細化實施方案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學期活動安排
(1)一學期舉行兩次大型文體活動,如班內朗誦比賽、歌詠比賽、課本劇表演等;
(2)定期舉行讀書交流活動;
(3)營造班級學習氛圍,打造班級文化墻;
(4)創建班級史記。
2.具體操作
(1)通過班委會籌劃文體活動,活動報名、開展、舉行,活動規則,活動方案由班委會成員籌劃,獎勵措施也由班委會制定。如在班級舉行朗誦比賽時,班長與學習委員、語文課代表共同圈定朗誦篇目,限制朗誦時間,然后確定比賽形勢,將大賽分成初賽和決賽,初賽由各小組長組織,最終推薦本組朗誦水平較高的同學,代表本組參加決賽。
(2)讀書交流活動主要選擇四大名著等大部頭作品,可以分享故事情節,可以解讀人物形象,也可以談自己的讀書感受。人員選定權利下放到小組,小組內推薦分享人。學習委員負責主持活動,班長負責維持紀律,其他小組同學可以就分享內容發表自己的見解,教師可以對有異議的地方進行適當點撥。
(3)為了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氛圍,我打造了班級文化墻,首先是懸掛、張貼標語,粘貼座右銘,通過醒目的標語讓孩子們更加自律,時刻記得自己的目標。其次是通過文化墻展示優秀習作,展示自己的當日學習情況。
(4)記錄班級史記,先由幾名核心成員帶動,把這件事做起來,等到運行好之后再在全班推行,最終達到每日一人,每人一事。
3.實施效果
(1)通過班委組織活動既鍛煉了學生的管理能力,同時又能讓學生在活動中鍛煉自己的能力,增強集體榮譽感。
(2)讀書交流活動是一項長期的工程,這項活動意在調動學生讀書的積極性。實踐證明,這樣的讀書交流活動不僅僅讓我們的孩子拓寬了知識面,更讓孩子們在交流中加深了對作品的理解,激發了孩子們讀書的熱情。
(3)文化墻不僅僅是一種表面現象,更能讓學生內化于心,潤物無聲。通過打造班級文化墻,可以讓學生更加明確自己的目標,更具學習的動力。在作文展示過程中,讓所有同學相互借鑒,共同提高,提高學生的作文寫作水平。
(4)在班級史記記錄過程中,同學們更加關注班集體的發展,關注班集體中的每一件小事,并在記錄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增強學生的集體責任感。班內無小事,事事有人管。用筆記錄自己走過的每一步,將會成為學生們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記憶。
(二)善抓典型樹榜樣
1.具體操作
(1)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在班級管理中必然會遇到形形色色的學生,作為班主任要多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如,對于“后進生”韓同學,在課堂上他幾乎不發言,跟老師或同學說話時也十分不自然。但是在一次運動會中,他報名參加了長跑、短跑,而且都取得了不錯的名次,我抓住這個機會,在班上表揚韓同學的優點,讓同學們以他為榜樣,發揚自己的長處。
(2)及時鼓勵引導。在班級管理中總有違反紀律的同學,對于他們我們更需要循循善誘。班里蘇同學是個缺點比較多的同學,剛開學就暴露出“早戀”“違紀”等問題,對于這樣的孩子,要耐心去跟她交流她身上出現的問題,以及這種問題會帶來的后果。通過了解,我發現她是個很講義氣的孩子,從來都是一人做事一人當,所以每當發現她犯錯,我都會告訴她這樣會影響到身邊的同學,利用她這種心理引導她遵守紀律。
2.實施效果
(1)韓同學變得更加自信,班里形成了一股向榜樣學習的現象。這種榜樣的力量會影響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讓韓同學對學習更有信心,同時讓其他同學也更加懂得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2)蘇同學不僅意識到自身的錯誤,她還主動幫我發現班級內的問題,通過處理蘇同學事件可以說在班級內起到了以儆效尤的作用。
(三)創新管理“我做主”
1.建立班委會
班長全面負責班級自主管理的實施工作;“五大委員”即體育委員、學習委員、勞動委員、生活委員、文藝委員,具體負責指導、督促、檢查和落實,確保該項工作順利實施。
班級事務實行“包干負責制”,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班級衛生、學習、生活、紀律等服務工作,崗位明確、責任到人。
2.明確班委職責
(1)在班主任直接指導下工作,定期召開班干部會議,討論落實班級工作措施;
(2)領導、督促課代表、小組長的工作,檢查執行情況;
(3)參加學校組織的工作布置會,上情下達;
(4)主持主題班會,開展思想教育活動;
(5)積極配合班主任、抓好班風建設。
3.小組積分管理
在小組積分運行過程中,我遵循自主管理的原則,由班委會成員對班內同學的衛生、紀律、學習等方面進行細化量化,對12個小組中的前3名實行獎勵制度,而對于班內最差的小組實施適當的懲罰。
通過小組積分管理的運行,班內衛生、紀律表現一直居于年級前列,同學們形成了濃郁的學習氛圍。在班級管理中班委會成員鍛煉了自己的管理能力,增強了集體責任感。
(四)良師益友互關愛
當下學生的心理問題普遍較多,作為班主任應該對班內的問題生及時進行心理疏導,“談心”是我一貫使用的方法。如對于蘇同學的早戀問題,我先找其了解情況,再與家長溝通,得知她是個離異再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母親對她寵愛有加,對她談戀愛一事有心無力,她自己又因為在生活中缺少父愛而導致極容易陷入對異性的愛慕中。我不斷開導她,鼓勵她做好當下的事,并表揚她的優點,樹立正能量的形象,通過積極的心理暗示讓她重新投入到自己的學習生活中。
總之,我在帶班過程中堅信,每一個學生就像一朵花,而每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我們必須用心守護每一朵花開。不斷優化自己的班級管理理念及策略,把最好的狀態帶給學生,把最優秀的學生交給社會。
參考文獻:
[1] 李躍蓮《班級管理工作中的嚴與愛》,《語文教學與研究》2013年第23期。
[2] 隋明湖《淺談“班級管理”》,《教育現代化》2017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