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燦輝
初中階段是培養體育特色人才的黃金期,應當對其潛力進行挖掘,促使其充分激發自身潛力,進而獲得更好的鍛煉與成長。通過對初中體育特色人才構建延伸培養模式,加強體育特色人才能力的培養,形成了富有成效且極具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而讓體育特色人才獲得更好的培養。
在教育領域不斷發展與創新之中,對初中體育教育的方法、觀念、思想都產生了一定沖擊,體育教師對此應當積極求變,更新自身的教學方法,提高思想覺悟,適應新時代需求,為初中體育特色人才構建延伸培養模式,進而深度激發其體育潛力,促使其獲得更好的發展與培養。
1 對初中體育特色人才構建延伸培養模式的意義
通過體育運動,在競爭中激發人體的最大運動潛能,適當突破自身的運動極限,可以鍛煉學生的品格。在中學,體育的實質是通過“體”而“育”。體育教學過程,是培養運動能力的過程,也是培養學生遵守規則、尊重他人、集體主義、拼搏進取等美好精神品質的過程。體育還能改變學生的身心狀態。有的學生雖然屬于體育特色人才,但體質較弱,常常感冒發燒,但經過體育教師的培育,促使體育特色人才更加熱愛體育,且身體素質逐漸提升,各項能力得到提高,還使其精神面貌、性格、價值觀也發生了積極變化。一堂好的體育課,是體育知識、運動技能、心理品質、道德風尚等綜合教育的過程。教師要有意識地讓品德教育在體育課上自然生長,讓學生在運動體驗和團隊參與中親身感受。例如,在體育技能的學習中養成堅韌拼搏、自尊自信、積極進取的品質,在團隊合作中學會合作互助、相互尊重、承擔責任,在比賽訓練中養成遵規守紀、誠信自律的意識并樹立正確的勝負觀等。
對體育特色人才構建延伸培養模式,不僅可以增強這些人才的運動表現、各項運動能力,還可以促使其具有更深入的體育認知。學生通過籃球、乒乓球、田徑、健美操、羽毛球等體育課程,以及校外優秀培訓機構合作開展的教學與活動,能更為全面地培養學生的正確體育認知,加強自身體育理論知識儲備與實際運動能力。在延伸培養模式之中,不斷發掘具有體育特長的學生,并把體育特長學生的潛力進行科學、合理且有效的深度開發,促使其獲得更好的鍛煉與發展。在此之中與體育特色人才的家長進行座談,交流特色項目開發與解釋當前體育課程的詳情,了解家長的需求,并根據座談成果進行優化完善當前延伸培養模式,更好地促進體育特色人才的成長,促使家長也參與到學生的訓練與成長中,以達成體育深度、全面培養的目標。
2 對初中體育特色人才構建延伸培養模式的策略
2.1 延伸培養模式,促進全面發展
構建延伸培養模式就需要把體育項目的潛力充分挖掘,并進行延伸。把其中的羽毛球、健美操、乒乓球等體育項目與資源開發出來,并結合校外相關專業機構的合作,體現出優化資源,促進發展的模式,把其中的競技、拼搏進取等精神作為體育教學中重要的理念傳導給學生,促使學生把這些精神融入到自身的學習生活之中。教師在教學和課下都注重自身的專業性,不僅與專業機構的教練經常交流探討,還經常從網絡獲取體育相關知識與技能,不斷突破自我,提高教研水平,以期為學生提供更好的體育學習、訓練環境,促使體育特長生被充分挖掘,潛力被充分激發。根本宗旨并非培養競技項目大師或世界冠軍,而是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讓學生領悟良好的生活態度,獲得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把體育教學特色優異化,充分結合好本校的氛圍,形成適宜本校學生潛力激發與能力提高的特色體育課程,充分利用好現有資源,整合所延伸的校外資源,把體育中各項目的教學與訓練做到突出的地位上來,在校內廣泛的推廣健美操、乒乓球、羽毛球等各項運動項目,在學校各類體育活動中推廣,充分激發學生的體育潛能,培養優異的體育特長生。例如,除卻體育正課,還有體育課外活動、課間操等活動進行廣泛性的推廣,而體育特長生在其中進行領舞、領練,以此來促使特長生把課堂所學,機構培訓課程的內容深度消化,充分實踐。
2.2 延伸培養模式,打造健康第一理念
在延伸培養模式中,除卻把體育延伸至日常學習生活之中,還有與校外專業機構合作所形成的特色體育課程,初中階段無論對于體育特長生還是一般學生,都需要明白健康第一這一理念,促使其愛惜身體,科學健身,熱愛體育,并促進其自身更健康的發展,陶冶情操,減輕學習壓力。延伸培養模式更注重以學生為本,促使其產生體育興趣,以此形成一項運動身體便興奮的良好體育狀態,進而準備好運動,獲得更好的學習與訓練效果。學校與教師主要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學生,體育不僅是專門的課程,也應是日常生活所具備的習慣,在課程開發與活動組織中,始終貫徹“生命不止,運動不息,健康第一”這一理念,在學生追求體育知識、拓展體育能力、完善人格協調發展中不斷健康茁壯成長,讓體育教學延伸到校內的方方面面,促使體育課程所體現的理念體現在學生的實踐體會中,以形成健康第一的思想,讓體育教學更具生命活力。
2.3 延伸培養模式,對接校外教學資源
每一項體育運動都有著自己的特點與精神,對于體育特色人才都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如羽毛球可以鍛煉敏捷、專注、協調能力,當學生運動表現能力全面發展后,再進行針對性潛力激發便能獲得更好的學習與訓練效果,讓其潛力得到最大化激發。人體中有著紅肌和白肌兩種肌肉,不同的人兩種肌肉比例不同,因此就出現了適合爆發力運動項目的人或更適宜耐力運動的人,其中紅肌含量高的人適宜耐力運動,白肌含量高的人適宜力量運動。但通過訓練還是能影響兩種肌肉的含量的,但為了最大化發揮學生的潛力,讓訓練效果事半功倍,就需要通過更為專業的課程來讓學生獲得最大化的潛力激發,獲得更好的體育學習與發展,并通過科學且合理的運動方式方法來避免運動損傷。因此,把校外存在的優質教學資源,融入到校內的教學之中,根據不同特長生的不同特點,開設針對性教學課程,進而產生不同教學內容及效果,通過聘請專業機構的教練,體育教師輔助教學的方式當作拓展課程的主要授課方式,聘請優秀的校外體育專家、運動員開辦專題講座、現場技術示范、培訓課程等教學形式,來讓體育特色人才獲得更好的成長與發展。在日常教學與學習生活中會有學生顯露出自身運動潛力,在此之中涌現出的體育特長生會獲得更具針對性地培養,通過相關專項教學課程、訓練課程、拓展課程(與相關專業機構合作而開發出的體育課程)讓體育特長生獲得個性化、針對性的教學體驗,讓其在科學、合理、安全的教學活動與訓練之中獲得實際知識儲備、經驗積累和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田徑訓練課程之中,由校外專業機構教練進行主教,體育教師進行助教。主教先帶領學生進行熱身運動(通過低烈度且有趣地激活身體各部位肌肉與神經并加快血液循環速度,增強供氧、供給肌肉所需能量的運動,讓身體做好運動準備,并提高學生專注力),首先是拉伸部分,活化筋膜、肌肉,促使運動不受局限,如前后墊步高抬腿、行進墊步高抬腿、墊步單腿跳等,在此之中通過哨聲引導學生一哨一次開展拉伸,而后進行充分熱身,通過車輪跑、弓步跳等30-90秒TABATA趣味低烈度熱身來讓身體與神經充分活化,并讓學生在激昂的音樂之中對接下來的運動充滿熱情。熱身完成后。接下來主教為學生講解重復、間歇、變換、持續、循環等鍛煉法,助教在旁根據主教所講進度進行現場演示標準動作,每個鍛煉法重復三次,分為正面、側面、背面三面的演示,讓學生獲得更正確的認知,在此之中學生跟做動作,以保持身體熱身狀態,并加快學習吸收知識的速度,講解完訓練方法后,學生試著自行訓練動作,而后主教與助教下場糾正學生動作,最后當學生完成正確動作后便下場正式開始訓練。在訓練完成后,主教講解錯誤動作與正確動作會給關節、肌肉、跑步速度等方面造成的影響,如膝關節只能讓小腿前后擺動,關節不支持向左或向右,若這樣做會導致滑膜炎、韌帶損傷等運動損傷。并穿插肌肉運動相關知識,例如若想提高跑步速度,就需要臀肌、腘繩肌、核心肌、腓腸肌這幾部分的肌肉。在校外教練與本校體育教師的合作之下進行的教學與訓練,體育特長生獲得了更加專業的知識,能夠針對性提高自身跑步速度,并確保在運動中避免出現錯誤的動作,減少運動損傷出現的概率。
2.4 延伸培養模式,開展課外體育活動
除卻校內的體育正課、日常學習生活中的體育活動,還對校外的相關體育活動渠道進行對接,這一延伸培養模式能極大地促進體育特長生的社交、運動表現、知識擴展等方面,結合體育特長生不同的方向,如健美操、田徑、羽毛球、籃球等對接相應的較為專業的校外團體、俱樂部進行體育活動,進而達到內外結合的促進教學目的,為體育特長生提供更加優良的學習與成長的空間。
3 結束語
對初中體育特色人才構建延伸培養模式不只是新的模式、新的理念,還是初中學校與體育教師以學生為本的直接體現,在此之中體育教師應該持續保持積極的進取心態,不斷通過校外專業機構與網絡等渠道獲取先進體育知識與訓練、教學方法,并把學生教好,讓體育特長生的潛力與能力獲得更好的激發與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