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莉

本文通過對中國優秀體操的長期深入分析,探討了新規則對女子競技體操的影響和趨勢。競技體育全球化的概念是分析的主要手段,一個國家對競技體育全球化的反應被看作是動態的,而不是僵化或靜態的。中國的案例也表明,一個國家在應對競技體育全球化時可以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性,盡管在極端情況下,一個民族國家可以選擇抵制這種全球化背景,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國家對競技體育全球化的態度以及政府對競技體育全球化的重視程度。
體操一直是中國奧運金牌的最大貢獻項目之一。長期以來,國內外因素對我國競技體育的發展都有著明顯的影響,這說明了競技體育發展的必要性以及考察中國對國際體操反應的有效性,對于體操作為一門被評判的體育學科來說,是一個特別關鍵的問題,它必然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尤其是規則制定、評分系統和比賽仲裁。
1 新規則的主要變化
2016年新規則中的打分體系取消原先“10分”為滿分的做法,使打分更加細化,以更好體現選手差距。只要運動員有實力,可以得到12、13分。在新規則下,上不封頂的打分原則讓每個選手都有機會實現超越。2009-2012年版體操新規則是規則不斷完善的過程,新規則使成套動作更加合理、完美,難度價值的判斷更加的公正、規范。新規則將之前的A分和B分改為D分和E分,在D分裁判中明確了職責,其中D1裁判除了履行自己具體的評分任務之外,還應負責關于本項目的各方面行政工作。同時D1和D2裁判員有義務準確無誤地記錄成套動作的內容。下面以女子自由體操項目為例,探討規則變化對女子自由體操項目的影響。
2 規則的變化對女子自由體操項目的影響與分析
2.1 現規則中自由體操變化的內容
在上一次的女子競技體操規則修改中,就將一部分的動作進行了評分的修改,并將不同方向的空翻的動作進行了統一化的評分修訂,并且,在此基礎上,還要求加強競技體操中的技巧與舞蹈,進一步讓女子競技體操的難度有了明顯的增長在動作連接的變化上,新規則對技巧間連接增加了D+D、A+A+E連接,分別設定為0.2加分,對技巧直接連接增加了A+A+D的連接,分值為0.1分,新規則雖然難度更加高了,但是也為女子競技體操運動員的編排動作,做出了更多可以開拓的新道路,并且進一步的增加了女子競技體操所容納的動作與技術。
最新的規則在上一次修訂的基礎上,又對女子競技體操的編排提出了更多的規定。需要進一步加大舞蹈動作的數量與種類。并且再一次將一部分規則進行了統一的修改并進行了一系列規則的合并。
2.2 對主要賽事成績的整體影響
以我們的優勢項目女子高低杠和男子雙杠為例,新規則推廣了歐美運動員擅長的女子高低杠空翻和飛行,而根據新規則,我們的大半徑轉體實力受到了評委們非常嚴厲和嚴格的評估。有關男子雙杠,轉身成為FIG欣賞的一種新趨勢,而中國的優勢技術卻變得不受重視。
2.3 現規則對我國自由體操成套動作難度分和完成分的影響
我國對這一不斷變化、日益不利的新規則的反應往往是消極和不充分的。與其他國家相比,缺乏創新是罪魁禍首。2016年,時任中國代表團團長劉鵬,在總結中國在2016年奧運會上的表現的新聞發布會上,他承認某些項目(尤其是體操和射擊)的規則變化也對訓練和中國的參與產生了影響,并且“中國意識到自己沒有跟上海外的發展和創新趨勢,未能準確、充分地理解和掌握新的規律和趨勢”作為北京奧運會以來非最高計分制的受益者,中國仍然堅持著追求高難度套路的主導理念。中國體操運動員嘗試了最高難度,但這導致了缺乏高質量的執行力,尤其是缺乏經驗的初賽運動員,中國的得分和失誤遠遠超過了主要對手。里約奧運會后接受媒體采訪時,國家體操協會理事長羅超毅承認,中國優秀體操教練員和運動員“沒有完全掌握國際體操聯合會的評分要求,導致訓練方向和重點不正確”,中國未能平衡難度、品質和個性化的藝術表現。
2.4 現規則對我國自由體操成套動作編排的影響
國際體操聯合會主席布魯諾·格蘭迪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明確表示,中國體操運動員沒有與時俱進,他們的隊伍在想象和創造力上都落后于日本,中國仍然“陷入機器人式的訓練”。一個國家的精英運動表現越來越受到其他國家表現的制約。國際競爭的加劇已成為國際優秀體操的一個特點,這是由于越來越多的國家對這一運動學科的投資所引起的。參加奧林匹克體操比賽的國家從1992年巴塞羅那的29個增加到2004年雅典的42個、2008年北京的40個、2012年倫敦的53個和2016年里約熱內盧的63個。國際體操聯合會的國家聯合會數量也進一步增加,從2007年的128個到2017年的148個。這一方面反映了國際體操聯合會在進一步推動體操全球化方面取得的成功,但另一方面也對傳統體操超級大國——包括中國提出了新的挑戰。
在女子項目方面,美國在六個項目中的大部分項目上都是“霸權”的,而俄羅斯在北京奧運會上開始從低谷中復蘇。此外,國際體聯鼓勵參與,更重要的是發展個人器械的專業知識,這有利于一系列在團隊和個人全能賽事中建立整體競爭力能力較差的國家。荷蘭在男子單杠和女子平衡木、希臘在男子吊環、巴西在男子自由體操和吊環、瑞士在女子跳馬和朝鮮在男子和女子跳馬的進步或復興,進一步限制了中國的成功機會,凸顯了這一效應。
2.5 現規則對我國自由體操落地動作和穩定性的影響
我國誤判了形勢,低估了2016年里約熱內盧奧運會的挑戰和困難,越來越多的國家重視和大力投資于奧運會獎牌的成功,國際優秀體育運動水平不斷提高,競爭日趨激烈。我們對競爭加劇和國際精英體育快速發展的認識和追趕不夠,對國際領先的新的訓練和項目管理方法沒有很好的遵循,在訓練理念、方法創新、管理等方面都比較落后。盡管外部環境具有挑戰性和一定程度的不利性,但應對不力是更為決定性的因素,2012年倫敦奧運會后,中國未能改變或有效地適應國際精英體操不斷變化的環境,從而表明中國體操對以新規則為主導的高性能體操全球化語境的被動反應。最明顯的是,中國缺乏創新,在評估全球環境、競爭對手的發展和跟上全球趨勢方面缺乏效率。中國在這一時期的被動反應的特點是缺乏主動性,相對“無力”改變以新規則為主導的外部環境,以及無法有效地適應這種變化的環境。可見,合理地加大結束動作組別和組合難度,并表現出較高的落地穩定性和動作的優美性是我國運動員尤為重視的地方。
3 競技體操的主要發展趨勢
3.1 發展難度是主題
競技體操的發展是一直圍繞難度而進行的,無論規則發生怎樣的變化,高難度的動作都是可以拿下高分的核心要素。隨著競技體操的不斷發展,難度也是在逐漸地提高,曾經的高難度的工作放在放下的新規則的環境中,也不能保證拿到較高的分數。因此,想要保證競技體操的得分高,就需要在難度動作方面,繼續進行創新與加強。
3.2 創新編排是策略
隨著競技體操的不斷發展與新規則的不斷完善,參與到競技體操的國家與人員也是越來越多,因此,在得分方面的要求也是越來越苛刻。如何能夠保證競技體操項目的高得分,成為了我國競技體操發展所需要思考的問題。目前狀態下,我國的競技體操想要保證高得分,需要在編排方面上進行創新,在新規則的限制下,編排出更加吸引人眼球的動作設計,就是能夠保證高得分的有效策略。
4 總結
國際體操聯合會(FIG)作為領導優秀體操發展和制定奧運會和世錦賽比賽規則的國際管理機構,國際體操聯合會是推動世界高性能體操全球化的最重要推動者。它影響著成員國優秀體操的發展方向,特別是那些有志于在國際體操舞臺上取得成功的國家。雖然本文的重點是一個特定國家對全球化的反應,但任何一個國家在制定一個國家的方向和反應特征時所采取行動的重要性都不可低估。隨著我國競技體操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擴大,競技體操對各國的影響也越來越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