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瑋瑋


奮起新時代,弄潮正當時。在改革開放43年的壯闊歷程中,平頂山這個容納四方、崇尚創新、尊重人才的城市,吸引著無數志士青年在這塊沃土奮斗打拼、成就夢想。在這里,有62年辦學歷史的平頂山技師學院,始終堅持“內抓管理、外樹形象、鑄就品牌、服務地方”的辦學定位和服務方向,始終堅持不忘初心、提質升級、踐行改革,為這座建立在煤礦之上的城市培養了大批擁有工匠精神的技能人才,助力平頂山市“三城三基地”建設,奮力在高質量發展賽道上爭先出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技術工人隊伍是支撐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基礎,對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平頂山技師學院擔重任、勇先行,按照“融合教育性與職業性,對接產業、集群發展”的專業建設思路,主動對接行業,實施集群發展,優化專業結構,深化內涵建設,培養高質量人才,初步實現了“精準對接行業辦學,專業主動適應行業發展,人才培養質量滿足行業新要求”的改革目標。
彰顯行業特色? 動態優化專業結構
平頂山技師學院伴隨著平頂山礦山煤海成長壯大起來。成立62年來,學院堅持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同頻共振,經歷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發展歷程。學院現有教職工400余人,6系2部43個專業,在校生12 000人,年技能培訓超過8 000人次。
全日制學制教育是技工教育的壓艙石,是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技能培訓是技工教育連接市場的觸角,觸角失靈,方向不明。 “顯然,技工教育的重點不再是人才數量‘夠不夠’的問題,而是人才質量‘高不高’的問題。為支撐平頂山市產業轉型升級,技工教育調整優化專業設置、精準對接產業結構勢在必行?!逼巾斏郊紟煂W院黨委書記郝新強認為,技工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和平頂山市“三城三基地”建設中發揮著先導性作用,這就要求技工院校專業建設主動對接行業、優化專業結構、實施集群發展,唯此才能深化內涵建設,培養高質量人才。平頂山技師學院的做法是,學制教育品牌化、技能培訓多樣化,以提高教育質量為核心,明確辦學定位,優化專業結構,調整人才培養方案,完善課程體系,強化師資隊伍建設,以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為突破口,建立校企協同育人機制;以實現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為目標,提升服務區域經濟社會和創新驅動發展能力;以建成一所地方經濟發展離不開的職業院校為己任,培養全面優秀的高素質技能英才。
細化培養方案? 學制與技能有機融合
技行天下,能創未來。平頂山技師學院以“行業需求、辦學定位、技術基礎、教學資源”專業分析方法測評專業發展狀態,以對接行業需求倒逼專業調整;以立足辦學定位彰顯行業特色;依托教學資源增強專業的集聚共享效應。
學制教育品牌化。一是專業建設品牌化。一方面,學院不忘初心,做優做強傳統優勢專業,在長期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實踐中,打造出了裝備制造、電氣工程等一批優勢專業群,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形成良好的品牌效應。另一方面,學院主動對接新興產業、地方主導產業,主動服務國家和地方重大發展戰略,積極拓展信息工程、汽車工程、幼兒教育和現代服務等專業群,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二是人才培養品牌化。學院堅持深化校企深度合作,通過共建產業學院、共建專業、訂單培養和新型學徒制培養等形式,打造校企一體化的人才培養模式,相繼與河南潤澤園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潤澤餐飲學院,與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宇通汽車學院,與平高集團共建綜合能源服務管理專業,與中汝廷懷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共建陶瓷藝術與工藝等專業,傳統的訂單班規模也逐年增加。三是師資隊伍建設品牌化。通過開展師德師風建設工程、教師隊伍素質提升工程、教學名師培育工程、工匠大師進校園工程等,打造了一支由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全國技術能手、中原技能大師、省級教學名師領銜的教學團隊。四是素質教育品牌化。通過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學生文明行為、社會責任養成教育,充分發揮實踐育人、文化育人功能,打造校園文化活動品牌等,全面優化育人環境。
技能培訓多元化。一是培訓內容多元化。只要是社會有需求、學校有能力的,學院是應培盡培。二是培訓對象多元化。既有面向在職職工的技能等級培訓,也有面向貧困家庭的雨露計劃培訓,還有面向再就業群體、返鄉農民工、殘疾人員的就業、創業培訓,面向畢業生的“技能+創業”SYB培訓等。三是培訓層次多元化。既有普及型實用技術培訓,也有面向特定群體量身打造的高端培訓,學院依托平頂山市工匠學院這個平臺,開辦了面向工匠技能人才和企業管理人員的高級研修班,首批100名學員已順利結業。
平頂山技師學院院長張曉東介紹說,2020年市總工會、市人社局聯合成立的工匠學院落戶學院。為把工匠學院做實,2021年上半年學院舉行了與平高集團技能大師互聘儀式,平高集團聘請學院4名技能大師為專業技術顧問,學院聘請平高集團和平頂山學院的4名大師為客座教授,其中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十八屆中央常務委員會委員胡中輝,就是學院的優秀畢業生。2021年5月24日,學院承辦了工匠及企業管理人員高級研修班,100名各行業技能大師到學院參加培訓學習。這僅僅是工匠學院開展的兩項工作。潤澤餐飲學院的成立,“名師傳藝·大師面對面”交流活動的舉辦,與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平煤機煤礦機械裝備有限公司新型學徒制的培養,與平高集團共建的綜合能源服務管理專業,與中汝廷懷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的陶瓷藝術與工藝專業,是服務平頂山市特色產業的有力舉措,也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南陽考察調研強調的培育特色產業具體行動。
黨建聚力引領? 立德樹人增質提效
作為支撐經濟發展的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學院不斷提高政治覺悟,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重要講話精神,深刻領悟精神內涵及鮮明的發展導向,堅持做優做強傳統優勢專業群,發揮現代制造、電氣工程等專業群的品牌優勢,立足地方,找準服務地方經濟發力重點,體現了學院對標地方發展的信心、決心和服務地方的務實作風。
自黨史學習教育啟動以來,平頂山技師學院堅持高站位謀劃、高標準推進、高質量落實,不斷創新管理方式,建立良好的組織、師資和資源保障機制,發揮優勢抓特色,不斷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讓黨史學習教育實起來。
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課堂、主渠道。學院圍繞當代國際社會、當今世界舞臺上的中國,回顧歷史,反思總結經驗,舉辦“思政大課堂”、心理健康教育講座等活動,幫助學生增強心理調適能力,使他們快樂生活、快樂學習。通過打造“思政金課”,提升思政課教學質量,扎實推進思政課教學教研活動,錘煉思政課教師教學能力,將黨史學習教育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緊密結合,讓學生通過學習黨史、了解時事政治,感悟思想偉力,厚植愛國主義精神,涵養家國情懷,將所學內容入腦入心,勇擔重任,奮斗圓夢,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引導學生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
學院以技能大賽為契機,為地方高技能人才培養提質培優出力,為建黨百年獻禮。學院通過抓好技能大賽,以賽促學、以賽促訓、以賽促評、以賽促建,至今已成功舉辦十屆技能競賽月活動,被確認為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河南省數控銑和現代制造團隊挑戰賽集訓基地和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示范基地。2020年,學生王子壯參加首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獲得數控車項目第16名。在平頂山市2021年職業教育活動周啟動儀式上,學院設立11個展位,有經典零部件展示、電力拖動配盤、冷拼雕刻、手工作品、信息布線技術、汽車噴漆展件等9個項目,尚廚佳藝廚師體操和舞動青春啦啦操兩個舞臺表演贏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
助力鄉村振興? 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自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以來,平頂山市奮力打造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的“樣板”。作為平頂山市唯一一所具有高技能人才培養資格的全日制技工院校,學院從上到下積極響應號召,踴躍承擔社會責任,投身助力鄉村振興的熱潮中。
2021年8月23日,學院深入堯山鎮上坪村,實地考察了詩景龍潭峽、小葉楊溝、西溝、席勒藝術中心戶外研學基地、堯山23澗等地,全面深入了解當地民宿市場需求,就《堯山鎮上坪村環境提升整體設計方案》、“鄉村振興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等事宜與當地建立協作關系,為鄉村旅游的發展提供技術指導。發展鄉村旅游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學院結合民宿運營與管理專業特色助力鄉村振興,規劃建設民宿運營與管理實訓基地,對促進農村產業轉型升級,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幫助推動當地基礎設施建設、為當地學生提供實習及就業機會、促進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鄉村振興計劃的推進,學院同時開展“萬人助萬企”活動,這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要工作決策,是河南省黨史學習教育“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的重要抓手,也是河南省推動經濟提質提速的重要舉措,更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支持市場主體重要指示精神的具體行動。學院認真落實省、市委及省、市政府決策部署,向廣大黨員干部發出躬身入局、履責于行、崇尚實干、狠抓落實的鮮明信號,與平頂山高新區密切配合,經過前期走訪、摸排轄區6個產業園用工需求,至8月9日,學院共發布涵蓋26個用人單位的400余條就業信息。7月29日下午,學院與河南千機數據科技有限公司舉行了校企合作簽約儀式。這是學院響應省、市委及省、市政府開展“萬人助萬企”活動重要工作決策的具體行動,更是雙方友好合作的開端,學院始終秉承一切為企業服務的宗旨,根據企業項目的特定需求定制化建設機房等培訓、研發、運維場地,積極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匯雙方之智,推創新之舉,為學院增光添彩,為企業錦上添花。良好的合作不僅推動了專業建設的發展,而且為學院服務地方經濟文化建設、加快產業升級發展、助企惠農保民生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學黨史,見行動,做貢獻。平頂山技師學院踏實踐行,增強主動服務意識,潛心推進學院向好發展,多措并舉、精準發力,千方百計為企業排憂解難,解決好企業面臨的突出問題,幫助企業擺脫瓶頸制約,支持企業做大做強,在平頂山市建設國家轉型發展示范市、爭當中原更加出彩樣板區的過程中,致力為地方經濟發展注入新生力量和活力。與此同時,平頂山技師學院畢業生的綜合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顯著增強,為平頂山市“三城三基地”建設培育了一支政治過硬、技術精湛、結構合理、創新能力強的高技能人才隊伍,服務行業發展能力凸顯。近五年,師生參加國家、省、市級技能大賽獲獎近500人次,獲得國家級獎項20多人次,省級一等獎100多人次,市級一等獎300多人次,切實實現了“立足行業、服務地方”的辦學定位,較好擔當了時代所賦予的歷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