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玉婷 陳鵬
跳繩運動是一項容易掌握、形式多樣的運動,具有成本低、占地面積小、學生參與率高、易于開展等優點。通過大力實施國家體育和陽光體育政策,國家有關部門已將這一充滿活力的體育項目納入體育與健康課程當中,為跳繩運動項目在中小學的開展可行性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目前,跳繩運動項目已經在中小學學校大課間活動開展,同時也是屬于運動競賽項目之一。在開展跳繩運動項目的過程中,通過運用不同的運動方式,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有趣味性的學習,增加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愉悅感,跳繩不僅有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更重要的是給學生在跳繩中獲得身心愉悅的機會,通過跳繩運動項目的開展,可以培養學生積極進取的學習和生活方式,促進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目前,我國學校跳繩運動的發展存在著明顯的區域差異。有些地區與其他地區不同,由于各種限制,學生對跳繩的重視程度較低,跳繩更為統一。如何在各級學校教育中廣泛開展跳繩運動項目,豐富學校文化活動,提高學生體質,是一個值得眾多學者關注的問題。
1 跳繩運動對中小學生成長的價值
1.1 促進中小學生身體的健康成長
跳繩可以有效地鍛煉身體的下肢肌肉,在身體連續跳動的過程中促中小學學生全身肌肉法的生長。同時,在跳躍過程中,身體對骨骼施加縱向壓力,促進骨骼肌和韌帶的發育,并刺激骨骼肌和韌帶的發育。此外,跳繩運動項目必須用全身心共同配合完成,有利于中小學生身體協調性的提高。在開展跳繩運動項目的過程中,是通過身體接受大腦所發出的指令后完成這一運動,在跳繩過程中,學生的反應能力和協調動作能力也可以得到鍛煉,有利于大腦的發展。跳繩運動對中小學體育的促進作用,特別是在促進大腦發育方面有著重要的地位。在開展跳繩運動時,需要人體上下肢一起配合協作完成,也是對腦細胞活力和身體協調能力的測試,掌握人體運動的節奏。此外,在小腦控制人體運動的過程中,大腦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從而促進大腦的發育生長,同時對心臟的發育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跳繩時人體消耗的氧氣較多,體內的氧氣運輸主要是通過血液中的血紅蛋白進行的,跳繩有助于提高人體的血紅蛋白輸注能力和心血管工作效率,對人體健康有好處。同時跳繩可以幫助學生燃燒脂肪,維持身體健康機能保持健康,塑造學生的身體線條,還可以提高身體的敏感性和平衡性,進而讓中小學生身體維持健康和苗條的狀況。
1.2 促進學生心理的健康成長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教師和學生家長認同素質教育的理念。在體育教學領域,不僅僅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身體素質,而是要培養學生健康的體育競技心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開展的跳繩運動在學生的心理調節功能中發揮著不可代替的作用,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在開展體育活動中,可以加強學生團隊的凝聚力,并且對于大多數體育教師而言,已經組織學生進行跳繩運動這一項目。在開展跳繩運動中,由于學生不能有效的掌握跳動的頻率,會很容易讓學生產生恐懼的心理。教師應及時鼓勵學生,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培養學生不怕困難、不怕困難的優良品質。
有助于調節學生的情緒。學生在課堂上容易產生焦慮,這將影響他們的健康和成長。因此,教師需要安排活動來改變學生的情緒。跳繩是一個合適的選擇,在跳繩的過程中,可以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釋放緊張情緒,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健康發展。
2 跳繩運動對激發體育課堂的活力價值
2.1 跳繩運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以往的體育課中,教師選擇的運動項目較少,且大部分不需要跑步器材、體育鍛煉等。因此,體育教師應及時開展各種體育活動,提高中小學課堂的積極性,擴大學生的積極參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跳繩作為一項安全輕快的中小學體育運動,它不僅具有良好的體育效果,而且有助于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許多地方,跳繩也是測試中小學生身體健康的必修科目之一,跳繩不僅能使學生在考試中取得良好的學習成績,還能促進學生的道德發展和心理發展,從而改善身心狀況,滿足未來學生生活,激發學生學習跳繩的積極性和興趣。
2.2 跳繩運動的優越性
跳繩運動只需要簡單的器材設備,對運動場地并沒有嚴格要求。跳繩運動作為一項群眾體育運動,并且具有安全性、輕便性等特點,同時也具有一定的娛樂性。與其他項目相比,得到的健身效果較好,并且開展難度相對較低。因此,跳繩有明顯的優勢。
3 小學跳繩項目開展的制約因素分析
3.1 師資力量不足
“跳繩”項目是中小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中小學學校缺少合格的跳繩教師。沒有專門的體育教師,大部分體育教師是通過跳繩先進行培訓,學生再掌握跳繩項目的教學方式,即使通過跳繩項目的再培訓,也會影響跳繩的教學進度,而部分體育教師沒有接受再培訓的機會,跳繩項目的師資力量薄弱,限制了跳繩項目的實施。
3.2 教學大綱與教材缺乏
中小學教學的不足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缺乏體育教材,部分學?!绑w育與健康”師資培訓項目,但沒有教材,學校沒有“體育與健康”跳繩培訓項目。其次,寧夏教育局對各級跳繩的內容和檢查標準沒有統一的規章制度,導致各學校的教學內容在各級分布不均,許多中小學學校的跳繩項目較少,限制了學生的跳繩興趣。最后,一些中小學學校對跳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缺乏全面的認識,這對教學過程有一定的影響。
3.3 課外活動內容單一
寧夏中小學教育協會活動中,針對跳繩內容的設置較少,缺乏團隊合作能力;在每天重復率高的大量課程中,大多數學校都配備了秋千,其他元素很少,因此學生很容易因跳繩而感到疲勞;學校和社區的春季活動,除了傳統的家長跳繩外,團體跳繩還有難度大、裝飾性強的互動式跳繩和花樣跳板等元素,不能更好地調動社區居民和家長的積極性。因此,課外活動內容單一,沒有創新,不利于培養學生跳繩興趣,不能達到很高的鍛煉效果,也制約了寧夏中小學跳繩項目的發展。
3.4 經費投入不足
研究發現,寧夏中小學學校大部分教師認為,跳繩經費不足是制約項目發展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寧夏體育廳、體育局等部門投入較少的跳繩項目等項目,學校和其他相關部門為跳繩項目的教師提供交通和培訓,并為學生提供后續培訓、展覽、游戲、住宿等。運輸等運輸方式沒有得到足夠的財政補貼,只能為收購鋼絲繩、建設簡易設施提供一定的財政支持。這些措施直接阻礙了教師參與再培訓和競爭,降低了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也影響了寧夏中小學的可持續發展。
4 建議
4.1 健全教師培訓體系,加強跳繩師資隊伍建設
充分發揮體育教師現有的潛能,完善寧夏中小學跳繩項目教師培訓體系,在教學過程中重點掌握難度技術動作和教學方法。選拔優秀跳繩教師,校際學習培訓,持續參與跳繩鍛煉,提高中小學跳繩項目質量,推動寧夏中小學項目的實施和普及。
4.2 完善教學大綱,撰寫校本教材
根據中小學學生自身的素質和特點,選擇訓練內容的演練效果。寧夏初期跳繩發展項目參差不齊,各學??稍诎l展的基礎上制定統一的跳繩課程,學校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實施跳繩有必修和選修兩種模式。根據學生學習過程的結果和進度,在學期末對學生進行整體評價,制定適合學校各級教學內容的評價體系,只有讓學生感到公平、公正,才能培養學生的個性。同時,“跳繩”項目融合了學校文化和跳繩文化。
4.3 豐富課外體育活動內容,打破傳統賽事舉辦地
除了校外體育活動外,還增加了互動繩索、個性等學生感興趣的裝飾元素,如跳繩、圖片等教材,不斷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跳繩運動的發展的同時,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教學難度,達到最佳的鍛煉效果。為了吸引更多的學校、學生和家長參與跳繩活動,吸引社會對跳繩項目的關注,必須改變學校和體育場館的傳統游戲模式。
4.4 加大經費投入,優化等級評選制度
寧夏地區可以以選拔等級考核的形式,對參加跳繩項目的教師再培訓、教學項目排名、課外體育活動開展、競賽排名等進行綜合考核,根據排名順序,選擇合適的班級,申請合適的繩索素描資金,以提高學校對繩索素描項目的關注度,促進寧夏中小學跳繩運動的發展。
4.5 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率
在進行跳繩教學時,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這樣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演示教學和示范教學,也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跳繩。例如,在教授跳繩時,由于教學活動比較復雜,教師不能通過示范和指導達到預期的效果,這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讓學生觀看視頻跳繩視頻,讓學生直觀地理解復雜的跳繩動作學習,但是多媒體可以解構復雜動作,還可以多次播放,更有利于學生學習跳繩。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習能力強、技能好的學生提出表揚,并讓他們引導其他學生進行跳繩的學習,通過相互學習有助于提高課堂學習的有效性。
4.6 加強中小學學校對跳繩的重視程度
中小學學校在開設體育課程和項目的過程中,可以將跳繩融入體育教學中,加強對跳繩的宣傳,讓師生充分了解和關注跳繩,使得跳繩可以在中小學學校推廣和發展,豐富中小學學校體育教學的內容,從而改善學生的身體狀況,并改善和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同時,中小學學校還應廣泛搜集跳繩素材,形成系統的跳繩教材,讓學生更全面、準確地掌握跳繩知識和技能。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跳繩在組織中小學體育活動中具有一定的實用性和優勢。無論何時何地,跳繩運動項目的開展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促進學生身心發展。因此,教師必須不斷開發跳繩的機會,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基金項目:寧夏高等學校一流學科建設(教育學學科)資助項目,項目編號:NXYLXK2021B10。
通訊作者:陳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