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彥玲,郭 青
(1.臨沂市林業局,山東 臨沂 276000 ;2.臨沂市農業農村局,山東 臨沂 276000)
保護和培育臨沂大青山保護區的森林生態資源,保護林木良種基因,進一步完善保護區配套設施,提高大青山自然保護區森林防火救災能力,能夠促進保護區實現可持續發展,充分發揮保護區的生態、經濟和社會功能。為此,筆者對大青山生態完整性、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及物種多樣性等方面進行了分析與評價,以期為大青山的合理開發與科學保護提供參考。
臨沂大青山自然保護區,于2000年建立。保護區地處沂蒙山區,蒙山山脈,位于費縣東北部,北部與蒙陰、沂南兩縣交界,氣候為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夏季高溫多雨量,冬季寒冷干燥,年均溫13.3 ℃,最高溫達30 ℃以上,最低溫-10 ℃以下,年均降水量790~920 mm。保護區山巒起伏,地形較為復雜,主要地貌為中山山脈,巖石為片麻巖、花崗巖。區內總面積4000 hm2,有大小山頭300余座,海拔400~800 m,最高峰為五彩山,海拔768 m,大青山主峰686 m,區內山峰林立,溝壑交錯,縱橫交織的溝谷把保護區分割成若干個既相互聯系又有不同特點的小地貌類型,棲息地的異質性較高,為不同生態位生物個體的分布,以及要求生境具有變化性的生物分布提供了優良的自然環境。
大青山省級自然保護區,是臨沂市紅色旅游資源的代表。“十二五”期間,大青山自然保護區進行了保護開發建設,豐富鄉土品種,引進國內外優良品種,不斷提高林業經營管理水平,不斷加強現代林業科技在生產中的應用推廣。近年來,加大了林種、樹種結構調整的力度,大力建設防護林、經濟林等基地。目前保護區林業用地面積達到944.8 hm2,有林地面積899.5 hm2,林木樹種以黑松、刺槐、麻櫟、板栗等為主。已確定的國家級重點生態公益林面積為938.8 hm2,全為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養林,蓄積達到51109.1 m3,在保持水土、涵養水源、防風固沙、維護全縣生態安全和平衡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過保護區造林、森林撫育及修建大青山自然保護區防火救災、管理看護等設施,提高保護區森林生態系統恢復和生物多樣性保護能力,促進保護區實現可持續發展,充分發揮保護區的生態、經濟和社會功能。
自然植被凈第一性生產力反映了植物群落在自然環境條件下的生產能力,是生態系統中物質能量轉換及變化的研究基礎,也是估算地球支持能力和評價陸地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指標[1]。本文通過對自然植被凈第一性生產力測量或計算來揭示和衡量大青山自然保護區自然生態環境系統的完整性現狀。凈第一性生產力估測方法很多,本文采用區域蒸散模式[2]建立的模型近似求得自然植被的凈第一性生產力。
由于大青山自然保護區屬于唯一省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管理相對嚴格,保護區內建設項目實行了嚴格管制,與保護區保護無關的建設項目,縣里一律不予審批,人類社會的影響較小。本文主要從森林資源類指標方面分析,主要包括4個二級指標:針闊混交林比重(B1)、針葉純林比重(B2)、森林覆蓋率(B3)、多樣性指數(B4)。本文用“變異系數法”[3,4]確定各個指標的權重,采用綜合評價法獲得森林生態安全指數。
大青山自然保護區自然植被凈第一性生產力利用大青山自然保護區的氣象資料,可估測大青山自然保護區自然植被的凈第一性生產力,見表1。

表1 大青山自然植被凈第一性生產力
大青山是棕壤平原地區,地處北溫帶,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其植被保存良好。這里有大片的溫帶針闊混交林、成片純黑松林、次生的天然馬尾松林和各類經濟林,還保留著塊、片狀分布的暖溫帶闊葉林和種類繁多的苔蘚類。其中核心區950 hm2,主要是青山保護區,緩沖區800 hm2,實驗區2250 hm2,生態系統結構較為合理和完整。根據奧德姆按照生產力高低劃分生態系統的方法[5],大青山自然保護區自然植被的凈第一性生產力為11.526T/(hm2·年) ,屬較高的生產力級別,屬于溫帶地區生產能力較高的自然系統。
由表2可看出,大青山自然保護區針闊混交林比重較高,純葉林比重更是達到了60.7%,森林覆蓋率80%以上,這說明大青山保護區森林系統穩定性高,林分結構合理。保護區有各種木本植物62科138屬294種,草本植物500余種,苔蘚類100余種,屬國家保護的一、二級植物有7種,其中裸子植物2種(銀杏、水杉),被子植物5種(中華結蔞草、鵝掌楸、喜樹、黃襞、水曲柳),有陸生野生動物142種,其中國家二級保護動物13種,省重點保護119種,同時保護區分布著眾多的森林食用資源和中草藥資源,其中野生蔬菜55種,野生水果20種,野生食用菌9種。花卉資源195種,中草藥資源869種。物種極為豐富,而且做到了可持續利用。

表2 大青山森林生態安全評價指標
通過對大青山4項指標的測算與分析評價,得到其自然植被凈第一性生產力為11.526T/hm2·年,森林覆蓋率86.5%,多樣性指數0.6591。大青山自然保護區生態系統穩定,物種豐富,林分結構合理,處于較高的安全級別,可適當的進行開發,作為旅游觀光區。
自然保護區是具有高度生物多樣性環境、地質構造以及水資源等自然綜合體的核心區域。在區域內,人類的各種活動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以確保區域內保護對象保持無人為干預的自然發展狀況。
大青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建設與管理,更大程度地帶動我市風景旅游事業的發展,并對費縣自然生態旅游區的發展乃至臨沂市的風景旅游事業帶來積極的推動作用。開發過程中應建立一個完整標準的評價體系,對環境容量和生態安全過程做動態分析,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還要兼顧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