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華立科技職業學院
經過調查研究發現,在排球訓練期間受傷的人數呈上升趨勢,而出現此情況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為關鍵的還是防護意識以及訓練方式方面的問題。同時,經過統計,運動員出現損傷的類型大致包括關節扭傷、肌肉拉傷以及腰肌勞損等,而損傷部位更多是在踝關節、膝關節以及指關節等。因此,對于排球教練來說,要時刻掌握排球訓練的發展方向,不斷地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和訓練能力,無論是訓練模式,還是訓練理論,都需要進行不斷的更新和變化,使得排球訓練永遠保持科學性和合理性。
經過調查研究發現,目前的排球運動員在訓練期間產生不同程度的損傷的現象是很多的,究其根本,是意識方面出現了問題[1]。而意識決定了行動的方向和過程,沒有一個優良的運動防護意識,運動損傷的產生概率便會直線上升。而這里所說的意識,不僅是運動員自身的防護意識比較薄弱,而且部分排球教練也同樣在訓練防護方面的意識不強。其中,排球教練沒有針對這一方面做一個系統性和規范性的防護意識教育培訓,也沒有一個正規的防護制度,這些都促使了運動員難以自覺產生防護意識,而且對其的認識程度和理解程度不深。
優良的排球訓練方式對于排球運動來說具有的意義和作用是巨大的,而想要促使其訓練模式優良,首先要保持與時俱進的訓練思想[2]。根據目前排球訓練中所呈現出來的現實情況,可以發現,訓練思想受到的傳統影響頗深,這也直接影響到了日常的訓練模式,進而與運動員的實際訓練需求之間產生了一些明顯的矛盾。一方面,運動員在枯燥的氛圍中進行訓練,導致其訓練積極性和主動性在逐漸下降。另一方面,運動員之間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差異性,這是排球教練所忽視的,因為每一個運動員都有不同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也有不同的運動優勢和運動劣勢,在這樣的情況下,排球教練還是采取“一刀切”的訓練方式,難免會造成部分運動員的運動失衡,進而產生不必要的運動損傷。
訓練期間有幾個步驟和環節需要特別注意,首先,是訓練準備。排球運動員對于相應的訓練準備工作都沒有缺失,但是卻經常因為準備不足而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傷問題,這也就說明,針對具體的訓練準備時長和訓練準備動作,都沒有進行科學、合理地測試和安排[3]。其次,是運動量。經過調查研究發現,在訓練期間,對于運動量的安排并沒有一個實際的區間規定,這就會使得運動員的實際運動量和其自身所能承受的運動量之間出現一定的差異,當運動員的實際運動量超過常規運動量時,會給運動員的身體健康帶來極大的負擔。而當運動員的實際運動量達不到常規運動量時,也會給運動員的肌體帶來一定程度的刺激。
大部分運動員沒有關注到一些技術動作的細節,又或者是因為基本功不牢固,導致運動員遇到各種始料未及的情況時,無法在第一時間內做出正確的技術動作。在這些情況下,會促使運動員身體的一些部位因長期的錯誤動作累積出一定程度的慢性損傷,如腰肌勞損等,也有部分運動員會因此出現急性損傷,如骨折、擦傷等。
排球教練是排球訓練的實施者和引導者,運動員防止和減少運動損傷發生的次數和頻率,一部分取決于排球教練的綜合素養[4]。現如今,我國的排球訓練思想和訓練方式在不斷地革新與進步,排球教練的綜合素養和知識儲備已經不再滿足于現狀,此時,就需要跟隨時代的腳步而不斷地變化和發展。排球教練引導運動員做相應的排球訓練,目的不單單是不斷促進運動員的運動能力和運動水平,更是要將運動員置于一個安全的運動環境中,避免運動損傷的發生。而這就需要新時代的排球教練不斷地樹立與時俱進的訓練觀念,深入分析和研究排球訓練相關資料,并對訓練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認真、仔細地分析和思考,從根本上減少和防止各種運動損傷問題的出現。與此同時,排球教練也可以通過自主參加各種相關培訓,學習更多的排球專業知識;更可以為自己制定相關學習計劃,有規律地進行自主學習,并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地進行自我檢討和反思,發現不足之處,及時改正,以此促進排球教練自身的綜合素養和訓練能力[5]。
首先,排球教練需要全方面、多角度地開展防護意識培訓,在培訓之前,將運動損傷的相關內容進行認真、仔細地分析和研究,主要包括具體情況、產生原因以及如何預防等內容,這樣可以促使運動員從內心深處認識和明確防護意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培訓期間,排球教練可以引導運動員圍繞著運動損傷的主題,進行相互探討和實時交流,以此碰撞出更多的知識火花,增加運動員的相關知識,并能夠鞏固其防護知識。其次,在訓練期間,排球教練需要實時監督運動員的訓練情況,并持續不斷地提醒其相關的防護事項,從而增強其訓練效果。最后,針對防護意識的培養和增強,需要相關制度對運動員進行一定的約束和規范,運動員需要將制度中的重要內容進行記憶和理解,由此可以更好地進行安全防護。
首先,排球教練需要根據實際的訓練內容,對訓練前的準備活動的相關內容進行科學、合理地設計,經過調查研究發現,因為準備不足而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傷情況不在少數[6]。因此,針對其時長問題,需要進行嚴格重視。與此同時,針對具體的準備動作,也需要引起重視,排球訓練期間,運動員的手腕、膝蓋等位置是比較容易出現損傷的,因此,就需要針對這些位置進行相應的準備動作練習,比如,運動員可以做一些仰臥起坐動作練習和一些俯臥挺身的動作練習,以此達到增加運動員各個關節的熱度的目的。
其次,針對運動量,排球教練需要根據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和實際能力,進行運動量的合理安排。此時,就可以運用分類訓練的方式,對運動員進行全方位地分析和研究,并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相應的分類,并對不同層次的運動員設置不同的運動量。與此同時,分層訓練還可以應用在具體的訓練方法上,不同層次的運動員可以選擇不同的訓練方法,這樣可以更加貼合運動員的實際能力和身體素質,減少運動損傷發生的概率。例如,針對運動員腿部力量和彈跳能力的訓練,不同層次的運動員可以選擇不同強度的訓練方法,其中,一部分運動員可以選擇負重深蹲的動作訓練,此時要特別注意動作的規范性和準確性,長時間進行不正確的動作訓練,會對運動員產生一些不利影響。也有一部分運動員,可以借助跳繩等工具進行訓練,在跳繩期間可以進行單腿跳,還可以進行常規的雙腿跳。還有一部分運動員,可以選擇練習蛙跳等動作[7]。
在日常訓練期間,排球教練需要對運動員進行實時觀察與監督,當運動員的動作出現錯誤時,無論其錯誤大小,都需要進行及時的提醒和糾正,這是保障運動員訓練安全的根本。并且,在適當地提醒和糾正后,不僅需要關注該名運動員是否及時改正,還需要對所有運動員進行這一問題的講解,促使排球運動員能夠進行自省。與此同時,排球教練需要對一些較為復雜的技術動作,進行反復的演練,促使運動員能夠認知和明確其中的細節,做到正確性和規范性的動作訓練。
不僅是排球項目需要其運動員擁有一定的力量,對于任何一項運動來說,力量都是最基本的。運動員需要具備這種力量素質,而且需要通過一定的訓練才能擁有更多的力量,由此促使其自身能夠在力量的輔助之下,不斷地追求技術動作的規范性和穩定性。與此同時,需要根據排球運動項目的主要特點和運動的發力點,對運動員的不同身體部位進行不同的力量訓練[8]。
綜上所述,傳統的排球訓練模式已經落后于新時代,訓練變革是大勢所趨。在排球教練的不斷努力下,排球訓練可以逐漸朝著科學化和合理化的方向發展,排球教練要不斷地深入分析和研究排球訓練規律,結合運動員的實際情況,認真研讀相關資料信息,并向其他優秀的排球教練學習,不斷挖掘排球訓練當中存在的關鍵點,促使運動員自我保護意識的不斷增強,同時促使相關技術動作訓練朝著系統性和規范性的方向發展,從而促進運動員的全方面提升和排球訓練的多角度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