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體育學院
近年來,我國網球運動蓬勃發展,尤其是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陜西省也不例外,尤其是高校網球運動更是蓬勃發展,各高校開設網球課,組建網球俱樂部,招收高水平網球運動員,以及舉辦各類網球賽事。由于高校的影響,越來越多的民眾開始參與到網球這項運動中,促進了群眾網球運動的發展。
雖然陜西省網球運動有著良好的發展勢頭,但是在全國各類網球賽事中,陜西省的成績不是很理想,這與陜西省濃厚的網球氛圍互相矛盾。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是網球場地缺乏、分布不均衡及開放利用率低。目前西安市共有網球場地200 多塊,楊凌示范區共有場地89 塊,其他城市咸陽、寶雞、渭南、榆林的場地可謂少之又少,整體場地數量少、場地分布不均衡。在對外開放方面,以西安市為例,西安市共有網球場地200 多塊,其中141 塊屬于高校,社會上共有70 余塊,但是在這70 余塊場地中,還有一些場地歸地方單位所有不對外開放,真正對外開放的僅有48 塊,與有著1000 多萬常住人口的西安市相比顯得格格不入,場地開放利用率低也制約了網球運動的開展。
第二是群眾基礎有待提升。一項運動想要發展,必須要有足夠的群眾基礎,陜西省的網球運動在發展過程中一個明顯的短板就是群眾基礎薄弱。由于網球場地的缺乏,專業的教師和教練員只能維持各高校的正常教學活動,尚且不能輻射到社會上來;再加上網球場地的缺乏;網球專業裝備價格相對比較昂貴。因此,很多人雖然喜愛網球運動,卻沒有進行網球運動的條件。
第三是專業人才的缺乏。目前,陜西省網球的專業從業人員大都集中在各個高校,以滿足高校網球的教學任務,此外,社會上的網球專業從業人員相對較少,是因為校園之外網球場地的缺乏,零星的業余比賽等,不能提供足夠的工作崗位。
隨著網球運動的發展,除了高校內部正常的網球教學外,陜西省各高校之間都開始組建高水平的網球隊來進行比賽,應運而生了陜西省大學生網球錦標賽暨“校長杯”賽,從2005年第一屆舉辦至今,已經走過十五個年頭。此外,各高校為了發展網球運動,在高校內部也開始舉辦內部賽事,以促進網球運動的發展。
陜西省大學生網球錦標賽暨“校長杯”賽是陜西省高校網球的主要賽事,每年5月份開賽,一般為期4-5 天,由陜西省教育廳主辦,陜西省學生體育協會和各高等院校承辦。
通過對2014-2019年的陜西大學生網球錦標賽既“校長杯”賽統計可知,在2014-2019年間西安交通大學承辦兩次,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承辦3 次,西安體育學院承辦1 次。參賽高校在20 所左右,最多時為25 所,參賽人數在200-300 人之間,人數最盛為2018年的332 人,比賽有一定的規模,但是在贊助方面,目前也只有天龍和Oder 的比賽用球贊助。在賽制上分為男子單打、女子單打、男雙、女雙、男團和女團,學生在參賽資格上又分為甲組和乙組,甲組學生為普通在校的全日制大學生,乙組則是教育部(教藝體廳〔2005〕8 號)文件批準的高水平網球運動員,單獨進行文化課考試入學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及體育學院和高校體育系的學生,為了使同水平的大學生能公平競賽。
此外,高校內部也有自己的網球賽事,西安交通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每年舉辦一次,舉辦時間都是在十月份;西安體育學院因為是專業院校的原因舉辦兩次,一次為五月份,一次為十月份。這是由于這4 所高校有足夠的場地以及專業的教練員和網球專業的學生,網球運動的參與人數較多,專業網球運動員和裁判員數量較多,網球氛圍濃厚,因此可以滿足舉辦比賽的條件。網球賽事的舉辦有利于更多的學生與教師參與其中,推動網球運動在校園內的普及,同時提升校園網球的競技水平。
(1)對參賽學生的影響。參賽學生在參與比賽過程中與自己水平相當的選手同臺競技,相互切磋,在比賽中不斷提升自身的競技水平,積累參加大賽的經驗,又可以為學校爭取榮譽,實現雙贏,以此不斷激勵自己邁向更高的平臺。
(2)對裁判員的影響。裁判員在網球賽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一場網球比賽的精彩程度不僅僅是雙方運動員之間的博弈,裁判員的執裁水平也是關鍵一環,高校網球賽事正好提供了一個很好地平臺,裁判員通過執裁比賽可以鍛煉自己,提高執裁水平,也是自己在裁判員生涯中一個很好的履歷。
(3)對觀賽觀眾的影響。陜西省大學生網球錦標賽都是各高校派出最頂尖的選手參賽,頂尖的選手必定會奉獻出精彩的比賽,從而吸引很多的觀眾,觀眾通過觀看比賽,可以更好的了解網球運動,從而間接或直接投身到網球運動中。
(4)對贊助商的影響。通過贊助賽事,可以提高企業在高校中的知名度,一是可以讓更多的高校認可企業品牌,共同合作,互利共贏;二是通過對賽事的贊助,讓更多網球專業的大學生認可企業品牌,提升品牌的影響力。
(5)對高校的影響。通過賽事的舉辦,高校可以借機宣傳自己,擴大影響力;同時參賽高校尤其是獲得名次的高校,既展示了實力,又獲得了榮譽,這些也是有力的宣傳。
(1)參賽高校僅局限于西安市。在對陜西省大學生網球錦標賽的統計中發現,參賽高校大多位于西安市,除了位于楊凌示范區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和位于咸陽的咸陽師范學院之外,其余地級市的高校并未參加,賽事的影響范圍仍舊以西安為主,賽事的范圍有待進一步提升。這可能是地級市的高校網球運動開展效果不是很好以及參賽路途較遠有關。
(2)賽事舉辦高校比較固定。賽事的舉辦主要集中在西安交通大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和西安體育學院,這三所高校的共同特點就是網球氛圍濃厚,場地充足,有舉辦賽事的能力和條件,這三所高校在舉辦網球比賽的過程中會帶動更多的學生參與到網球運動中。但是對于其他高校來說,只有參賽選手可以參與到賽事中,而參賽學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其余大部分學生并不了解或者間接參與賽事,因此,并不利于網球運動的發展。
(3)高校內部網球賽事相對較少。在調查中發現只有四所高校舉辦過網球賽事,分別是西安交通大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和西安體育學院,其中西安體育學院一年舉辦兩次,其余三個高校一年一次。剩余其他高校由于網球實際參與人數太少,缺乏相應的配套設施,網球氛圍較差,因此校內沒有承辦網球賽事的條件,同時沒有相應的賽事作為支撐,能力很難提高,因此,校內網球賽事的缺乏也是阻礙陜西省網球運動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
(4)宣傳僅局限于舉辦高校。雖然在開賽之前,主辦方就通過海報、廣播、微信、貼吧等方式在校園內進行宣傳,但這僅局限于舉辦賽事的高校,其他高校的宣傳工作則做的很少,對于社會上的宣傳幾乎未曾涉及,這也是高校網球賽事的局限性之一。
(5)贊助商相對較少。陜西省大學生網球錦標賽的贊助商目前只有天龍和Oder 兩個,是通過贊助比賽用球的方式來贊助賽事。除此之外,并沒有網球相關產業的贊助,譬如一些網球培訓機構,網球拍企業等。因此,贊助商的數量確實有待增加。
(1)提升陜西省大學生網球錦標賽的影響范圍,增加參賽高校,讓更多的地級市的高校也可以參與進來,通過當地高校參與賽事,以點帶面,提升當地網球氛圍,讓更多群眾參與進來,擴大其社會影響力,逐步促進網球運動在陜西高校及陜西省的發展。
(2)讓賽事流動起來,每年分布到不同的學校進行舉辦。之前賽事主要分布到西安交通大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西安體育學院,主要原因是這三所高校有足夠的場地。目前各個高校都基本建成新校區,新校區的規劃大部分都有網球場地,因此可以將陜西省大學生網球錦標賽流動到各個高校,通過舉辦賽事來推動網球運動的發展。
(3)增加高校內部的賽事。目前只有三所高校舉辦過校內網球賽事,舉辦賽事的高校太少,各個高校可以適當的在校內增加一定網球賽事,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賽事中,在比賽之余逐步了解網球,讓網球在校園內有更多的受眾群體;同時,學生也有更多的比賽機會,從而提高自身的技戰術水平,提高校園內部的網球水平。
(4)采用多樣化的宣傳的手段,讓更多的人了解和接觸網球運動。通過微信、抖音短視頻、微博等新媒體來進行賽事的宣傳,讓更多的人來了解并且間接參與進來;也可以通過多拉贊助,讓更多的企業可以參與到賽事中,通過這些企業來達到一個宣傳的目的,同時企業也可以在贊助過程中提高知名度,達到雙贏。
綜上所述,陜西省高校網球運動發展良好,但是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很多的問題,可以通過擴大參賽高校、流動賽事、增加高校內部賽事等方式去逐步的完善。以點帶面,通過高校網球賽事帶動大眾網球運動的發展,推動陜西省網球運動向著良好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