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廣播電視大學
在高校排球教學中,適當性的滲透心理訓練內容,能夠幫助學生保持良好的心態,并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水平,使得訓練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促使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本文將針對高校排球教學心理訓練現狀進行分析,闡述心理訓練在高校排球教學中的意義,并針對心理訓練在高校排球教學中的應用提出相應策略。
為了能夠在高校體育教學中不斷提升排球教學成效,幫助學生不斷掌握排球訓練技能,把握排球教學中的重難點,并使學生在掌握排球技能的同時,還要不斷提高其身體素質及心理素質,這樣才能讓學生在排球比賽中占據更大的優勢。雖然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正在不斷地深入,但是受到傳統排球教學的影響,教學內容多以傳授技術、使學生掌握技能為主,基本不會涉及排球教學中的心理訓練部分。在排球訓練過程中,適當加入心理訓練內容,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還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達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
在排球運動過程中運用心理訓練,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這樣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運動技術,良好的心理素質,而且還能不同程度影響到比賽的結果。因此在排球運動中將心理訓練貫穿于訓練過程中,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抗壓能力。接下來,將詳細分析心理訓練在高校排球教學中意義。
很多大學生因年齡較小,心理承受能力較差,一旦遇到一些挫折,很容易造成思想波動,導致不良情緒產生,也會影響學生的行為舉止。如果能夠在大學生的成長過程中,不斷的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這樣也能促進學生更健康的成長。學生之間本就存在著差異性,因此在排球教學訓練方面,部分學生的學習天賦也會比較差。每次看到別的學生能夠很快地掌握到動作技巧而自己卻無法掌握時,學生很有可能會因為喪失自信心從而放棄學習,并對排球課程產生厭惡感。除此之外,通過單一方式進行考核也會造成學生一旦遇到壓力時,就會陷入消極的情緒當中。教師通過有效的心理訓練,能夠不斷提高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并引導學生理智的看待排球學習。
很多學生在大學期間的學習生活并不會像高中一樣十分緊張,再加上大學的管理相對來說較為寬松,因此學生可以用來自由支配的時間也是較多的。學生的生活并沒有得到約束,自控能力較差的學生會荒廢時光。在排球教學中,如果學生缺乏自控力,很難提升自我的排球技能。排球比賽本就是考驗學生的協作能力,并不斷增強自控能力的過程。優秀的排球訓練生,并不是為了在球場上不斷凸顯自己的實力,而是懂得如何去控制自己的習慣,去和隊友進行配合。高校開展心理訓練能夠幫助學生控制自我的情緒,還能夠不斷挖掘學生的優勢,并及時發現自身的缺陷及時的進行彌補。
排球技能訓練需要學生做大量重復性的動作練習,才能達到動作自動化。由于這個訓練過程十分的枯燥乏味,很多學生很急切的想要去學習新的排球技能后去比賽,導致學生的練習時間較短,比賽成績也會十分差,因此而產生消極的情緒,使得學生失去學習動力,甚至開始反感體育課程。為了改善此類問題,高校應當在排球訓練中加入學生的心理訓練,并幫助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在排球教學過程中保持良好的熱情,激發自身主觀能動性。
通過心理訓練,使學生在排球學習過程中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才能更快掌握知識要領、靈活運用動作技巧。因此,教師應當將技能、戰術以及訓練環境等因素不斷融合,才能夠達到最佳的訓練效果。通過對學生的心理訓練,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并幫助學生調整心態,使學生投入到排球教學當中。學生還要明確自己的學習目的,讓學生嚴格要求自己,并認真學習排球訓練內容。由于排球動作難度較大,所以學生之間可以相互請教,并在交流過程中一起進步。但是訓練場地以及比賽場地都存在著一定的差別,所以學生在實際運用中,會感受到自己無法將學習內容融入比賽當中。也就是說,環境改變導致負面情緒的產生,高校則可以利用有效的心理輔導幫助學生的技能水平不斷提高。
在排球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設立心理培訓課程,也要合理的將排球教學和心理訓練有機結合,這樣能夠培養學生樂觀積極的心態,更好達到掌握技能的目的。在訓練過程中,教師應當循序漸進,將心理課程內容分為心理訓練以及心理調節這兩個內容。一般情況下,教師會根據學生的個性特征、技術掌握情況以及情緒控制等方面進行調節。心理調節則是根據學生的比賽進行訓練,幫助學生擁有穩定的心態,使學生能夠盡快的適應賽場環境,這樣學生才能在比賽過程中,發揮自己的實力。除此之外,教師還要針對學生的具體心理情況,開展具有針對性的排球訓練。
排球運動并非是單人運動,是需要學生相互配合的,通過相互協作,才能夠更好的掌握排球運動的要領。因此在訓練過程中,教師應針對如場上位置、大局觀等重難點戰術反復強調,不斷進行心理干預,幫助學生減輕心理壓力,讓學生勇于去克服在訓練過程中所遇到的難點,并以樂觀向上的態度去面對排球訓練。
在實際排球訓練過程中,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理解力等不同會導致學生對排球運動技巧的掌握也存在著不同,所以在面對著一定心理壓力的同時,學生的心理狀態也會存在著不同,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心理訓練時,應當采用不同的訓練方法,才能夠有效的提升排球訓練效率。
1.念動訓練法
在排球訓練過程中運用念動訓練法,實際上是讓學生通過運動觀念所產生的運動反映進行訓練。這樣能夠讓學生在心理訓練過程中樹立正確的運動態度,并幫助學生調整自我情緒,不斷強化學生的運動體驗,使得學生的技術能夠在比賽中充分發揮出來。如跳水運動員和體操運動員在賽前念動即將完成的動作時,要求情緒穩定、動作形象清晰、激活水平適宜、動作自如、信心百倍、排除一切外在干擾。在這種訓練方法下,能夠不斷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和心理素質水平,從而有效的提升排球訓練成效。
2.情境心理訓練法
在排球訓練期間,為了能夠給學生創設真實的比賽情境。教師應當在排球教學過程中滲透心理訓練,并在訓練期間,讓學生不斷完善頭腦中的動作,使得學生的技術動作是準確無誤的。為了保證動作的準確性,教師應當針對技術動作進行練習,保證動作的連貫性,讓學生在頭腦中回放所學動作,感受工作表象,從而不斷鞏固技術動作。學生出現錯誤的時候,教師可以為學生進行動作示范,不斷強化學生對技能動作的感知。學生在訓練結束后也可以在腦海中回放技術動作,并對訓練成果進行總結,這樣能夠更加精準地掌握排球技能動作,也能不斷提升學生的訓練成效。
3.心理暗示法
很多學生會認為排球技術動作過于復雜,存在著畏懼,并對排球運動產生一定的抵觸心理,所以訓練時間也非常少。教師應當在高校排球心理訓練中應用心理暗示法,讓學生能夠在訓練過程中協調技術和心理上的關系,讓學生認識到排球訓練的重要性,才能夠幫助學生不斷的克服心理障礙,激發學生的排球運動學習興趣。為了能夠消除心理障礙,教師應當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排球訓練過程中,在滿足隊員排球運動心理需求的同時,還能夠不斷提升排球技術的訓練成效。在日常排球訓練教學當中,教師可加入一些運動員事跡、排球比賽視頻等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進行模仿和訓練,并不斷加深排球技術的訓練成效。
在高校排球教學過程中,加入心理訓練,能夠讓學生勇于去面對自己在訓練過程中的缺點,培養積極樂觀的學習心態,這樣才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排球運動水平,也能夠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除此之外,教師還要結合實際教學情況,選擇科學合理的心理訓練方法,幫助學生不斷提升自身的感知力和心理承受力,全面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以及技術能力水平,并為高校的排球教學訓練活動的開展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