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文陶,王靖雯(天津體育學院,天津 301617)
危險化學品主要指具備易燃易爆、毒性、腐蝕性、助燃等性質的化學物質,它們會對自然環境、人體以及各項科研設備造成嚴重的危害。如果科研人員沒有進行妥善操作,會對自身和他人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現階段,我國的危險品管理目錄中有2828種危險化學品。失效模式與影響分析法(FMEA)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它起源于20世紀的美國航天工程管理,之后在化工、電氣、食品加工、機械制造等領域得到有效應用。21世紀初期它被應用到醫療領域。
FMEA能夠在實驗設計和落實實驗設計的階段,對實驗設計中相關的危險化學品進行有效管理,對危險品的性質、使用流程和環節、用量以及注意事項進行全面分析,并探尋其中的失效模式,預測可能造成的后果,從而制定對應的優化措施,降低危險事件發生的幾率或者把危險化學品造成的不良影響降到最低,這樣才能提升科研實驗室危險化學品管理的質量和可靠性。
FMEA的主旨是在事前的預防措施,事件中的危險是潛在的,即當失效還沒有發生,那么它可能會發生,但是不一定發生。FMEA的核心為對預計的失效進行處理,探究發生原因以及造成的后果和影響,主要的工作為進行風險評估,探究潛在的失效后果影響。FMEA開始于科研實驗室危險化學品管理之前,并貫穿于管理的整個過程,它能夠分析每一個危險化學品可能造成的影響以及對整個科研實驗室的干擾,并結合每一項危險化學品的危險系數,檢測管理的難易程度以及發生危險事故的幾率[1]。
把FMEA的概念加入到科研實驗室危險化學品管理工作中,這樣能簡化管理的模式,減少管理運行機制消耗的成本,避免發生事后修改管理規則的情況,能夠獲取防止潛在失效發生的措施。第一,利用FMEA能夠有效降低高危因素值。例如,當科室運轉和領取危險化學品時,在交接出庫的環節特別容易出現發放錯誤的情況,混淆危險化學品的規格、計量和種類。應用FMEA方法后,能對危險化學品進行妥善分類,把各個類型進行明確擺放,減少拿錯或者放錯的幾率;在使用危險品時,規避部分管理人員在發放危險品時不佩戴防護用具或者使用者沒有在規定的環境下進行嚴格操作的情況。在應用FMEA之后對科研人員的各項操作進行細致化規定,提升他們的安全意識,降低危險事故的影響。第二,FMEA能夠提升科研實驗室危險化學品管理的合格率,對危險品轉運、存儲、應用和廢棄物處理等環節進行全面把控。確保轉運設備符合管理的要求,轉運工作人員具備相關的從業資質;自己配置和分裝的試劑中貼有明確的標簽,危險化學品做好密封處理并按照類別進行存儲;科研人員在使用危險化學品時佩戴完備的防護設備,不同的化學品在不同的環境中進行使用;對固體的化學廢棄物進行分類處理、不能直接排放的試液要進行處理后在進行排放。
3.1.1 梳理運行流程,明確優化環節
對科研實驗室的危險品管理模式進行分析,對現場進行檢查,明確危險品進出實驗室的基本流程:科室結合庫存和實驗的需求提交化學品的申請報告,提交明細清單、藥劑部門根據危險品的各項參數進行采購工作、對采購的化學品進行驗收和入庫、按照化學品的類別和危險系數進行存儲、科室根據提交的申請表領取對應的化學品、這時需要對化學品進行轉運操作、把化學品放入科研實驗室進行存儲、相關的實驗人員進行使用、妥善處理實驗后的廢棄物。把以上的多個環節和流程進行匯總,危險化學品管理的步驟為:危險化學品轉運-科研實驗室存儲-化學品使用-廢棄物處理[2]。
3.1.2 潛在失效模式,危害探究
第一,在對潛在失效模式探究之前,管理人員應該對其他領域制作完備的FMEA表單進行分析,明確危險化學品管理工作和它之間的異同,采集它的優勢并結合化學品管理的特點和要求,從而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化學品FMEA清單。大家通過頭腦風暴的模式總結出危險化學品管理中潛藏的危險性因素,從而確定具體的潛在失效模式。第二,完成分析工作后,明確嚴重度、發生度和可偵查度的指標。主要指在失效后所造成后果的嚴重性;雖然已經具備防護的措施,但是仍舊可能出現失效的情況,這種潛在情況發生的誘因;已經對可能發生的情況進行控制和預測,但是仍舊發生失效的情況,這些情況發生的難度系數。第三,管理人員對失效模式進行科學評價。
3.1.3 明確需要重點優化的失效模式
在優化失效模式時應該對各項的風險系數進行探究,之后根據數值的大小進行排序。把嚴重度、發生度和可偵查度三個數值相乘后的結果就是風險系數值,它的區間范圍是1~1000。如果數值較高,那就說明危險化學品管理處于不穩定的狀態,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這個失效模式應該立即進行優化。
第一,管理人員們要對相關的資料進行分析和采集,對數據進行全面分析后,明確對各項失效模式評判的標準,并提出應該優化的操作環節,比如在危險化學品轉運的過程中,要經歷化學品出庫、交接以及轉運等工作,其中包含的錯誤為沒有明確化學品的類型、規格以及含量等、在轉運的過程匯總出現遺漏的問題、在入庫時沒有進行科學的分類和標記或者標記中存在錯誤、沒有在規定的環境中進行使用或者沒有配置防護設備等、沒有對實驗廢棄物進行妥善處理等。
對危險化學品的管理評判標準進行探究,可以發現其中存在部分內容缺失的情況,主要的問題為:缺乏完備系統的危險化學物運行管理機制;管理者缺少相關的知識儲備,無法對危險化學品的性質進行科學辨析;在進行應急管理處置時沒有配置完善的設施設備等
此外,除了展示國家形象的國家展,以及開展貿易合作的企業展,各類論壇也是此次進博會的一大亮點。密集的論壇對貿易、減貧、能源等人類共同面對的問題進行深入探討。進博會是為世界打造的公共平臺,不僅給來自全球的參與者創造平等的機會,也匯聚了更加開放的強音。
3.2.1 建立健全的運行制度,完善危險化學品的領取和運行機制
科研實驗室應該建立健全的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機制,制定危險化學品管理操作規范、明確危險化學品廢棄處理條例、危險事件應急處理方案,采集責任制的管理模式,規范危險化學品管理人員的工作內容、職責和任務,不斷優化轉運人員的工作模式。在責任制的助力下,把管理的責任落實到個人,能夠提升管理人員的責任意識,提升他們工作的認真度和熱情,降低危險事故發生的幾率。同時化學品入庫、方法以及使用等操作由專人進行負責,對各個環節進行嚴格地把控。把工作成果和年末的績效考核、晉升進行掛鉤,這樣能對化學品管理的流程進行優化,明確各自的工作職能。科室申報需要的化學品,管理人員會在限定的時間內把化學品準確地送到實驗室。
3.2.2 編制危險化學品安全說明書
管理人員應該以我國的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和規范為依據,結合科研實驗室的實際危險化學的參數,編制專屬的危險化學品安全說明書。其中主要涵蓋化學品的反應活性、pH值、易燃易爆情況、存儲和使用要求、應急處理措施等。經過多次的優化修改后分享到各個科研實驗室中,這樣能為所有的危險化學品管理人員提供便利,有利于隨時進行查閱和處理工作。之后結合工作經驗和理論知識,對說明書進行優化,比如甲醇會對空氣造成嚴重污染,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實驗后不能直接進行排放。這時可以對其進行稀釋,直到它的含量系數低于0.01%,這時才可以排放。
3.2.3 提高準入門檻,提升培訓工作的力度
在進行管理工作時應該樹立以實際為出發點的原則,制定符合本科研實驗室的準入標準和運行規則,并且加強培訓工作,提升工作人員安全管理的意識和能力。例如,定期進行管理測試,結合工作人員的表現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使其明確化學品的準入規則。同時邀請專業的研究員和學者向管理人員們介紹各項危險化學品的應用規范和注意事項,邀請一線具有豐富工作經驗的危險化學品管理人員進行現場指點,這樣能促進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的有機結合,提升管理人員的工作能力。培訓后還應該對工作人員的學習成果進行檢驗,只有通過考試才能正式入職。同時應該定期舉行實驗室化學品安全操作座談會,為研究人員提供科學的指導,引導他們進行規范化操作,降低危險事件發生的幾率。
3.2.4 科學系統規劃,確保存儲環境符合標準
3.2.5 明確危險化學品的應用工具,及時更新設備設施
各個科研室應該統一訂做危險化學品存儲柜,并結合化學品的性質設置不同的柜子顏色,比如可燃性的液體放入紅色柜子、強酸強堿性化學品放入白色柜子、易燃液體放入到黃色柜子、弱腐蝕性的化學品放入到藍色柜子。如果發現危險事件,消防人員能夠根據事情的輕重緩急進行處理,把影響降到最低。
3.2.6 對廢液處理工作進行全面監管,達到監測目標
要對實驗廢棄物進行妥善管理,明確廢棄物的排放和回收標準,并且相關的廢棄回收公司簽訂合作協議,提升管理的全民性和效果。此外應該每個月對科研實驗室的排污池進行化學檢驗,判斷其是否達到排放標準。
3.2.7 提升信息技術的應用水平,促進溯源、監管有機結合
現階段,信息技術不斷發展,應該構建危險化學品管理系統,把危險化學品轉運、科研實驗室存儲、化學品使用、廢棄物處理這4個環節的操作模式和運行數據都輸入到計算機中,這樣能夠提升溯源、監管工作的整合效果,減低錯誤發生的幾率。
綜上所述,科研實驗室是醫學、科學實驗的重要陣地,所以要進行系統全面的管理和運行,加強對各個環節的把控,為科研人員們構建一個安全、穩定的實驗環境。對我國的科研實驗室進行研究可知,在管理中仍舊存在一定的問題。應該把FMEA科學地應用到科研實驗室危險化學品管理中,提升運行的效果,改善精細化管理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