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玲(中成環境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山東 棗莊 277021)
我國對環境保護方面的工作日益重視,人們也逐漸意識到環境的重要性,這加重了環境監管部門的工作責任。而現場采樣是生態環境檢測的關鍵所在,需要對現場采樣進行保障工作,從而得到科學可信的數據。
自然條件對現場采樣的影響巨大。因為樣本的采集來源于最原始的自然環境,而且采樣環境的工作大都是在戶外進行,所以自然環境對現場采樣的工作影響巨大。特別是自然環境突發變化時,采樣工作的難度便會加大。例如,對于大氣的采樣工作,不管是溫度的變化還是天氣的變化,都會改變大氣的成分,由于樣本不準確導致最終數據不真實。對于水質的采樣工作,水流附近的環境發生變化也將直接影響數據的可信度。
對于現場的點位和頻率的選擇會直接影響現場的采樣工作。現場采樣時,對于同一自然環境,點位和頻率的選擇會直接影響采樣的可靠性。如果采樣頻率太高,采樣人員的工作量便會增大,對人力的分配會造成壓力,也會出現采樣數據不準確的情況,對最終檢測結果的可信度便會降低。所以,對于點位和頻率的選擇要進行科學的選擇和規劃,注意在實施時要嚴格按照規劃進行。
現場采樣后要對樣品進行合理的保存工作,這時容器的選擇便會對現場采樣產生影響。因為采樣的不同,所需要的采樣容器就會不同。如若挑選的容器不合理,樣品與容器發生化學反應,樣品變質,最終檢測是數據便失去了準確性。所以,采樣人員要以采取的樣品的性質進行合理的分析,然后挑選最佳的容器進行保存,最好在采樣前對樣本進行質量的檢查和測試,保障采樣容器對樣本不產生影響。
生態環境檢測的現場采樣主要有:水質的采樣、大氣的采樣、土壤的采樣、固體廢棄物的采樣、噪音的監測等等,現對采樣的問題進行系列的分析。
對水質的采樣問題一般分為3點,分析如下:
(1)分析方法的合理選擇。分析方法與檢測的最終結果有著重要的作用,所以對分析方法的選擇要著重注意。檢測人員要提前了解檢測樣品的性質,對其濃度進行分析,綜合相關的規定及要求選擇最佳的分析方法,另外,還要對分析方法的抗干擾能力進行優化工作;
(2)考慮自然環境的影響。自然環境將直接影響水樣的檢測,為了保障檢測結果的可信度,在現場采樣時,檢測人員要結合自然環境進行合理的分析。這要求在規劃設計時對實地進行考察工作,對采樣點和河岸的距離進行合理的調控和標注,避免實際采樣時出現距離過近的情況。另外,檢測人員還要根據當地的情況對突發情況(汛期、漲潮等)進行綜合分析,保障水樣樣品的質量;
(3)水質樣品的保存工作。通常情況下,我們運用冷凍、冷藏及添加某些保護劑的方式對水質進行有效的保存,當然,在選擇保存方式時要了解水的某些性質和成分,結合實際的檢測需要選擇最佳的保存方法,有利于為下一步的檢測工作減輕負擔。
對大氣采樣的問題一般分為3點,分析如下:
(1)分析方法的合理選擇。在進行現場采樣時,運用常規的檢測設備或方法,對某些濃度大的大氣樣品進行檢測,一般會得到不準確的數據結果,這是由于檢出限偏高造成的。所以,為了保障檢測結果的準確性,需要檢測人員對分析方法進行合理的選擇,為之后的環保措施貢獻力量;
(2)樣品處理工作。一般情況下,檢測人員都使用吸收液對大氣進行采集工作,這種方法雖然簡單,但是穩定性極差,特別是溫度或空氣氧化會對結果造成極大的影響。所以,在大氣樣品采集后要及時密封處理,然后存放在低溫的箱子內,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一系列的檢測工作,避免出現誤差影響最終的檢測結果;
(3)樣品存儲的選擇。大氣的保存不同于其他物品,對容器的氣密性有很高的要求。通常情況下,檢測人員都運用注射器、真空瓶等對大氣樣品進行保存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采樣之前需要對容器進行高規格的氣密性檢查,保障大氣樣品的合理存儲。在存儲工作完成后要及時對大氣樣品進行檢測,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有效。
土壤的種類多種多樣、地形地貌也會對采集工作產生影響,為了減少土壤樣品對檢測產生不必要的偏差,在對土壤采集時,在采樣前要根據以往的經驗對土壤稍加分析,再對土壤進行分塊的采樣,而且要注意采樣的均勻性和代表性。為了讓檢驗的結果更準確可信,可多采集一些土壤,然后及時進行多次的檢測,再進行綜合分析,最終確定檢測結果。
固體廢棄物采樣后的檢測對大氣、水質和土壤檢測有輔助的作用,所以對于環保工作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做好固體廢棄物的采樣工作,要保障檢測結果的高效準確,對采樣的方法等進行規范的要求,在其采樣過程中要注意:①選擇合適的容器。避免固體廢棄物與容器發生物化反應,確保固體廢棄物的完整性,挑選合適的容器進行存儲。②對某些固體廢棄物進行風干處理,保障后續檢測的順利進行。③在分析時,要選取不同位置、不同深度的固體廢棄物進行采集工作,避免檢測結果的偶然性。
噪音已經成為生態環境檢測的重要部分了,特別是對廠界噪音的檢測,要依據實際的情況進行分析,需要注意運行設備的數量和運行時間的掌握,以及要對當時的工廠的情況做一些文字說明。對于測點的選擇一般是在距離工廠外界1m、高1.2m以上的位置進行,特別要強調的就是測量點與任何一個反射面的距離應該大于1m。在實施檢測時,對天氣情況要充分的了解,要求在風速不超過5m/s的晴天里進行,避免風速和不良天氣對檢測產生影響。
(1)建立、健全質量管理機制。以生態環境檢測現場采樣的順利開展為前提,開展檢測人員的采樣方面進行管理制度方面的交流會,然后由環境管理機構收集、研究、制定相應的質量管理機制,當然,在制定時要考慮到當地的實際情況和聽取采樣人員的意見,最后讓經過培訓的采樣人員依據質量管理機制進行現場采樣和監督的工作,提高工作的效率,為檢測結果提供堅實的基礎;
(2)做好采樣前的準備工作并確定一系列負責人。有秩序、高效率的采樣工作需要提前確定準備工作,所以,需要派遣有實地采樣經驗的工作人員擔任現場采樣負責人,因為他們能在采樣工作準備期間給予最佳的管理和指導,這樣才能規劃好高質量的現場采樣準備工作,并以此為基礎進行采樣。當然,為保質保量的完成采樣工作,負責人將承擔一定的風險,另一層面來說,這也為采樣工作提供了一份保障和敲著一絲警鐘;
(3)對檢測人員進行定期的培訓。由于檢測工作本身呈現不斷發展的趨勢,所以,這也要求對檢測人員進行相應的培訓,讓檢測人員提升自我采樣能力,做好與時俱進的準備。當然,不僅需要對采樣人員進行集體的培訓,還要有針對性地對他們進行考核工作,確保每個檢測人員能做到獨當一面的準備,讓每個人都具備相應的知識和能力并不斷提高,以此來滿足實際工作的任何需要;
(4)對采樣設備和儀器進行專業的檢修和保護。生態環境檢測的現場采樣不可避免會發生一些意外,所以,檢測人員中要有專業的檢修團隊,他們不僅要了解各自儀器、設備的使用功能,還要具有優秀的檢修能力,更要做到愛惜設備和儀器。對設備做到全面的掌控,才能保證采樣工作的順利進行,才能保障樣本的真實可信;
(5)在應對突發性生態環境檢測時,不僅僅要進行一定的采樣工作,還要挑選便攜式生態環境檢測儀器進行現場直接采樣,這將會對檢測結果做出一定的對比和分析。便攜式生態環境檢測儀器的性能特點主要是:易于操作,便于運輸。這兩個特點在突然要進行環境檢測工作時,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在有限時間內完成最優的檢測結果。當然,便攜式檢測儀器可與打印機、計算機和其他裝置直接連接,從而便利數據的打印和傳送。特別是便攜式環境檢測儀器的樣式多種多樣,大概分為便攜式溶氧儀、生物便攜式檢測儀器等,在挑選時要依照環境的實際區域而選定。所以,便攜環境檢測儀器主要用于環境事故的緊急探測工作,可及時將環境事故原因進行有效分析,并確保在早期階段進行高效控制,所以,它們在監測和控制環境事故緊急情況方面占據著重要地位。
生態環境檢測工作是我國建設“綠水青山,金山銀山”生態文明的重要基礎性工作,對環保工作的檢測提供支柱的現場采樣也是重中之重,從而達到更高、更快、更好的檢測質量與效率。多次實踐證明,就生態環境檢測中的現場采樣而言,現場采樣的問題是由自然環境、現場采樣的點位與頻率以及存儲的容器所引起的,再結合實際情況后,依據樣品的性質不同選擇最佳的分析方法、采樣存儲手段和容器,這也要求檢測人員必須足夠的細心、有耐心去分析問題,根據現場情況機智地選擇合適的采樣步驟進行采樣工作,為整個檢測工作奠定基礎。總而言之,建設生態文明對我國的可持續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是保障環保工作有序進行的主要指向,希望每個檢測人員能從自身做起,注意每個小細節,做好有關生態環境檢測的任一工作,特別是現場采樣的工作,需要檢測人員付出的更多的心血和細心。本文就生態環境檢測的現場采樣問題進行論述,希望對檢測人員有一定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