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思璇(華中師范大學化學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9)
2014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北京師范大學期間,發表了“四有”好老師重要講話,他提出了“四有”教師標準,做好老師,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實學識,要有仁愛之心。2018年5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到北京大學同師生座談時,再次強調了“四有”好老師的要求;同年9月10日召開的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又一次提出“四有”好老師的要求[1]。這是對教師隊伍建設具體到個人的要求。廣大教師是國家未來棟梁的培養者,更是中華民族“夢之隊”的筑夢人,“四有”好老師就是對“筑夢人”的進一步闡述,樹立了教育者的育人方向,體現了教育者新時代的更高使命。
不同于大家的普遍認知里的教師,甚至在高校的崗位設定中,實驗技術人員不屬于教師系列,但毋庸置疑的是,實驗技術人員同樣是教育工作者。高校實驗技術人員的工作內容大致分為兩類:(1)在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從事樣品分析測試、學生儀器操作培訓、儀器設備安全維護等工作;(2)在教學實驗室從事實驗課前設備材料準備,實驗課程教學與指導等工作。根據崗位職責,實驗技術人員既有直面學生,傳授知識的要求,又有做好科研服務工作的任務。在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進程中,優秀的實驗技術隊伍是建設一流實驗室,提高教學辦學質量的重要一環。在“四有”好老師標準提出的時代背景下,作為新入職的實驗技術人員,只有嚴格要求自己,不斷自我提升,才能緊隨高校發展方向,不負國家的期待。
伴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意識形態日益復雜,同時科技快速發展,各種信息的廣泛快速傳播,部分青年學生受不良意識形態影響,逐漸形成了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不正確的價值觀念。教師作為意識形態與知識素養的傳播者,必須時時警惕,牢牢熟練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立場觀點方法,擁有一雙觀察世界的慧眼,才不會迷惑彷徨、隨波逐流,成了錯誤言論的傳播者[3]。也就是說,教師必須狠抓思想道德建設,樹立高尚的師德師風和道德情操,必須科學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屬性,始終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堅定馬克思主義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傳道排在首位。作為實驗技術人員,不僅是傳授知識的角色,也是示范者角色,管理者角色,父母與朋友角色,承擔著立德樹人使命,培育學生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的責任。因此需要在工作中恪守底線,謹記、更謹守教師職業道德。在日常工作中,以學校的各項具體要求為標桿,指導、修正和完善自己的教學行為,言傳身教,為學生做好良好示范,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培養正確的價值觀,自覺地將個人的理想與國家的前途命運結合在一起,成長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目前,高校實驗技術人員崗位發展存在一些普遍問題:一方面,實驗技術人員作為教輔系列,工作內容繁雜,崗位職責不明確、考核體系設置不合理;另一方面,實驗技術人員職稱評定名額稀少,晉升通道狹窄。青年人才,特別是高學歷青年人才進入實驗技術崗位后,預期與實際工作內容的差異會引起心理落差,同時面對普遍存在忽略實驗技術人員貢獻,不重視實驗技術人員的現象也會引起他們的自卑心理,使青年實驗技術人員易產生厭煩心理,荒廢專業,蹉跎斗志。因此,作為實驗技術人員,如何才能堅持自我提升?這必須以愛崗敬業作為強大的內驅力。
面對實驗教學準備、實驗室管理等重復枯燥的工作室,實驗技術人員仍保持認真積極的態度。即使是重復性的工作,也應發揮主觀能動性,多思考,多改進。與教師溝通,進行實驗準備工作,對本科實驗教學過程準確把握,實驗結束后聽取師生反饋意見,找到實驗準備工作中的不足,以便在下次實驗中優化。同時,實驗技術人員還可以參與到實驗教學備課過程中,如實驗課程與實驗方案的修訂討論,利用自身專業知識,優化實驗設計方案,提高實驗教學效果。面對實驗儀器管理,實驗技術人員不能局限在儀器的簡單使用,可以深入理解儀器的工作原理,開發儀器使用方法,研發儀器輔助配件,還可以編寫儀器操作方法,開設儀器培訓課程等。只有擺正心態,愛崗敬業,保持工作熱情,才能不斷提升業務能力,在本職工作中精益求精。
伴隨著國家發展,國力增強,對科研的要求逐步提升,多學科融合也成為必然趨勢,高校實驗室高速發展,添置了大批高精尖的專業設備,構建了大型儀器共享平臺。大量新儀器的引入和開放共享,學科的交叉融合給儀器的使用和管理增加了難度,對實驗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形勢的要求下,實驗技術人員必須主動學習先進的技術和經驗,加強與同行技術探討,與儀器工程師多交流,更新知識,掌握前沿研究方法和技術,才能為學生提供學術和技術指導。
創新的基礎是科研。實驗技術人員也能開展與本職工作相關的科研。一些省份和高校設立有實驗創新經費,可開展實驗新技術研究,也可用于實驗儀器設備研制,改進和功能擴展。實驗技術人員還可以利用崗位優勢,將前沿科技成果向實驗教學轉化,豐富實驗內容,擴展學生視野[6]??蒲谐晒D化為實驗教學也是提高任教能力的一種方式[7]。首先選擇的科研成果要能反映近幾年的研究熱點,需要具有代表性,實用性,這要求實驗技術人員有一定的科研素養,并長期關注或從事該領域的研究成果和前沿熱點;其次,科研成果轉化的實驗需要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關,這要求實驗技術人員能將科研成果的關鍵技術與課程的教學知識點相對應,深入淺出,轉化為學生能理解的內容;最后,需要考慮實驗成本,實驗時長,實驗結果穩定性等多方面因素,反復嘗試,才能完善最終的實驗教學方案。因此,實驗人員只有不斷更新知識,一直保持終身學習的態度,才能發揮自身優勢,利用已有資源,在實驗教學中實現自我價值。
教師的職業具有特殊性,教師的工作對象是千差萬別的學生,因此教師應有現代學生觀。學生是發展中的人,獨特的人,具有獨立意識的人。在教育教學過程當中,實驗技術人員應始終站在學生立場,懷有仁愛之心。實驗技術人員也會直面學生,在對學生提要求之前,先分析學生實際情況,把握學生現有水平,再結合目標,制定細化的、可行的行動方案。認識到學生的獨特性,根據學生性格,能力,成長環境的不同,采用不同方法,切實有效地引領學生成長。教師不能只做知識的傳授者和道德的說教者,更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欣賞學生的進步,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引路學生的人生,成為學生發展的促進者。
教師的教學風格是在長期的教學活動中逐步形成的,是教師教學觀念、個性特點和教學技巧的融合體現。教師的教學風格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影響很大,甚至在不同專業,不同課程,教師教學風格對學生的影響也不同[8]。有的課程需要內容充實,結構緊湊,有的課程又需要風趣幽默,師生互動。學生也許會忘記書本學習的知識,但是教師的人格魅力和獨特風格對學生的影響是長久而深遠的。作為實驗技術人員,同樣需要逐步成熟教學觀點、教學技巧和教學作風,才能形成個人風格。首先需要強化個人能力,保持嚴謹的教學態度,勤于總結日常教學活動經驗;其次,要善于開發個人特色,有的情緒飽滿,有的語言詼諧,有的邏輯嚴謹。除此之外,實驗技術人員可以把崗位特點作為突破口,尋找并發揮自己的特長。個人風格的養成是一個漫長的摸索過程,是一個長期的實踐過程,需要實驗技術人員不斷探索研究。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盡管實驗技術人員存在崗位特殊性,仍應以“四有”教師為標桿,牢記新時代教師的責任與使命,明確工作任務、工作目標及努力方向。實驗技術人員在工作應中不忘初心,愛崗敬業,保持終生學習的態度,堅持提升自我,不僅看重知識的傳遞,更要重視學生正確價值觀的樹立,及創新能力的培養,做好中華民族“夢之隊”的筑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