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李文
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8日就韓籍日本從軍“慰安婦”受害者對日本政府提起的索賠訴訟作出一審宣判,要求日本政府向“慰安婦”受害者每人賠償1億韓元(約合人民幣59萬元)。隨后,日本外務省立即召見韓國駐日本大使,對判決結果表示抗議。日本首相菅義偉則引用國家不受他國司法管轄的國際法“主權豁免原則”表示,“絕對無法接受”判決結果。日本共同社稱,日本政府將無視上述審判。
據韓聯社報道,這是韓國法院首次對相關案件作出判決。韓國法院認定被告即日本政府存在非法行為,原告遭受了難以想象的身心創傷卻未能得到應有賠償,因此認為原告要求的精神損失賠償金額合理。報道稱,韓國“慰安婦”受害者對日方提起多起索賠訴訟,此次判決結果或為其他索賠訴訟提供重要參考。然而隨著時間推移,上述案件中12位原告目前僅有5人尚在人世,而韓國登記在冊的“慰安婦”受害幸存者也僅剩16人。
2013年8月,裴春姬(已故)等12名“慰安婦”受害者以日本政府在殖民統治韓國時期誘騙或強迫她們充當“慰安婦”為由,向韓國法院提出民事調解申請,要求日方向受害者每人支付1億韓元的精神賠償金。然而日本方面拒收韓國法院相關文書,拒絕民事調解。應原告請求,此案于2016年1月移交法院正式審理,并于2020年4月首次舉行聽證。
《韓國日報》報道稱,法院雖然做出相關判決,但考慮到在韓國很難找到可出售的日本政府資產,且訴訟文件送達等程序也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所以最終能否實際執行仍是未知數。
8日當天,韓外交部正式任命前國會議員、“日本通”姜昌一為新任駐日大使,日本政府任命前駐以色列大使相星孝一為新駐韓大使的決定也獲得韓國政府同意。韓聯社稱,這一判決或將對已存在嚴重矛盾的韓日關系帶來惡劣影響。韓國政府雖然表示尊重司法部的判決,但為了將影響最小化也是煞費苦心。韓國外交部以發言人名義發表評論稱,將仔細研判相關判決對外交關系產生的影響,為發展面向未來的韓日關系付出努力。▲
環球時報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