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麗花
摘要:農業是一個國家發展的根基,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標志。近些年來國家對綠色農業的發展越來越重視,它也是我國農業發展重要的組成部分,尤其是對于一些適合發展綠色農業的地區來說,他能夠直接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和提升人民生活質量。結合彌渡縣的客觀條件和綠色農業的發展現狀對當地綠色農業發展進行深入了解分析,提出一些更加優化的建議措施。
關鍵詞:彌渡縣;綠色農業;優化建議
1 關于綠色農業的概念
綠色農業范圍很廣,因此就將它分為廣義和狹義綠色農業。其中,廣義的綠色農業包含綠色植物、白色農業、藍色農業、黑色農業以及菌類、園藝、觀光、環保、信息等各種各樣的農業類型,但是實際生活中通常會以狹義的綠色農業為參考,比如說將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被稱為綠色農業。
2 彌渡縣綠色農業發展氣候條件
彌渡縣生物資源豐富,素有“滇西糧倉”“蔬菜王國”“魚米之鄉”的美譽。從氣候上來說,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光照充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一年四季氣候溫暖,干濕四季分明,空氣質量能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從地理地形上來說,地勢比較平攤、土質肥沃、水資源豐富。
3 彌渡縣綠色農業發展問題
3.1 農田水利基礎設施薄弱
要大力發展綠色農業,就需要相配套的基礎設施做支撐,但是現實情況中彌渡縣的農業基礎設施陳舊老化,問題很多。比如說,當地基礎配套不完善、損毀、滲漏比較嚴重,再加上灌溉面積持續萎縮導致抗災能力差;不能節約用水嚴重制約了綠色農業生產力發展。彌渡縣近年來干旱嚴重,每當出現這些問題的時候農業基礎設施的相關問題暴露出來。農田水利是發展農村經濟的保障,彌渡縣在發展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的過程中缺乏系統規劃、資金投入量少、缺乏科學的管理模式制約了綠色農業的發展。
3.2 缺乏農業科技創新
一是彌渡縣屬于高原地區,人們的傳統觀念意識深后,缺乏對科技創新的認識,在加上偏遠地區利于科技創新的人才流失嚴重,導致本地在農業科技創新方面的綜合實力比較薄弱。二是當地大多數以綜合文化素質低的農民為主,現實中真正能夠從事綠色農業生產勞動者都很難掌握到現代農業科學技術,還有一部分人利用傳統的農業種植觀念和方式進行種植,這就導致在農業科學技術方面的應用水平降低。三是即便有新穎的農業發展技術或者農資都不能夠進行靈活運用,沒有辦法達到設定的目標。
3.3 對綠色農業認識不足
目前我國在農業上的政策措施主要是從傳統農業向現代綠色農業進行轉變,因為受傳統農業思想的影響,在短時期不能夠徹底改變認識,要轉變當地人們對綠色農業發展的理念更是困難。本身農業的發展主力就是依靠農民,農民的文化程度普遍比較低,所以在學習了解綠色農業的方面比較困難,正是因為如此,他們不會主動去學習綠色農業發展的相關知識和技術就會形成對綠色農業發展認識不足的惡性循環,對其發展沒有起到積極作用。
4 彌渡縣發展綠色農業的重要意義
4.1 發展綠色農業能夠保護生態環境
近年來,我國的農業現代化取得了很大成就,但與此同時,也出現了很多問題,比如說,耕地和水資源的過度使用和濫用,很多保護極極好的生態系統遭到破壞,彌渡縣也是受到了影響,因此,彌渡縣現代農業的發展面臨著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就對發展綠色農業提出了更高要求,結合本地的各種優勢條件大力發展綠色農業,通過轉變能夠給保護生態環境帶來一些有利之處。
4.2 發展綠色農業能提高農產品質量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近年來,頻繁出現食品安全事件,導致人們對農產品的質量產生了很大的疑問,它發展的好壞不僅僅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質量的標志,更是關乎人民生命安全的問題。從以前人們只要求吃飽穿暖到現在的要求食品安全都體顯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性。彌渡縣以發展綠色農業為主,在種植綠色蔬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不僅提高了綠色農業的高質量發展,也讓當地人民因為食用放心食品而更加安心。
4.3 發展綠色農業能提高現代農業技術含量
和傳統農業作比較,發展綠色農業需要更多的專業配套技術做支撐,如果在發展綠色農業過程中將專業技術創新全面地運用到農業建設上面,就能夠帶動整個農業經濟的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綠色農業作為現代農業的一部分,它的發展要通過高新技術來實現,在它實現發展的同時,就推動了整個現代農業的發展。彌渡縣目前的綠色農業發展狀態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本地現代農業的技術水平。在發展綠色蔬菜方面,通過引進新品種,新技術種植模式提高蔬菜產量和品質,同時也給發展現代農業奠定了一定的技術基礎。
5 彌渡縣綠色農業發展的優化建議
5.1 培育具有特色的綠色農業品牌
彌渡縣有天然的氣候和生態優勢,在發展綠色農業的道路上,必須要和生態農業相結合,創建獨有的綠色農業品牌,加之彌渡縣具有地域特色的綠色農產品應該得到保護,比如通過及時申請注冊商標和原產地的方式來保護好屬于當地特色的綠色農業品牌。在培育特色品牌的綠色農產品基礎之上還要加大提升品牌價值,防止創建的品牌因為其它原因而失去它原來的價值。舉個例子,彌渡縣通過招商引資的方式引進來的老土罐綠色食品有限公司,通過多年的發展壯大如今已經成為著名品牌“統一”“康師傅”的原料廠商。全縣綠色有機認證面積達1066.67hm2,建成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
0.67萬hm2,創建省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0.68萬hm2。截止目前為止,全縣累計完成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80個(其中,無公害農產品認證33個,綠色食品認證41個,有機食品認證6個),認證企業32家。彌渡大蒜、大青菜、酸腌菜、大芋頭、卷蹄5個產品認定為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通過開展綠色農產品的展覽銷售和相關推薦活動提升彌渡具有特色的生態綠色農產品市場占有率。在發展綠色農業過程中,彌渡縣在培育具有特色品牌的綠色農業上已經略有成果,所以要緊緊抓牢這個政策的優勢認真總結經驗,以點帶面全面推廣,培育出更多的和綠色農業發展有關的品牌。除此之外還要運用一些正當的市場手段將一些雜、小亂的綠色農業品牌進行適當整合,才能給彌渡縣綠色農業的發展提供更大的優勢。
5.2 大力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步伐助力基本綠色農業良好發展
針對綠色農業的發展情況和特點要將農業科技創新放在首位。首先,結合彌渡縣綠色農業的新技術、新產品的開發以及轉化方式,以創新試驗基地、創新示范基地為基礎,通過不斷的嘗試適合綠色農業發展的技術手段建立健全專業技術機制,使綠色農業的產品和質量都能夠得到有效提升,形成創新。在近兩年來,通過抓科技創新作為綠色農業發展的支撐,彌渡縣引進了二十多個新的農作物品種相配套的農藝措施,并且還引進了新型的農藝工具來推動綠色農藝的高質量發展;開展農作物新品種的試驗,依靠農業科技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糧食產量;除此之外還在蔬菜、水果等方面也應用科技創新加大了它們的產量,直接給當地綠色農業發展帶來了效益。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科技在綠色農業發展中的應用水平。其次,在農業科技創新方面要加大創新科研隊伍,特別是在綠色農業發展方面建設一支強有力的基層農業技術人員,通過調動他們的創造的積極性來助力綠色農業加快發展。最后,農民始終是發展農業的基礎,由于發展綠色農業和傳統農業有一定的區別,對于農民來說在對它的認知上缺乏很多相關了解和應用,因此,將提高農民的文化教育素質和技術素質作為發展綠色農業的重中之重,要廣泛并且積極的開展他們的相關培訓工作,讓他們能夠通過培訓和指導深刻的意識到綠色農業的重要性,在基礎之上能夠形成專業并且龐大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讓彌渡縣具有特色的綠色農業能夠在發展速度和質量上都更進一步。
5.3 要加大力度扶持農業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及家庭農場等提高綠色農業的市場競爭力
政府和市場以及企業農戶之間的紐帶,它在發展壯大本地綠色農產品上有著重要作用。因此,要通過各種措施支持完善多種多樣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通過企業、協會、市場以及合作社等多種組織形式給農民提供科技信息、技術指導、生產資料、加工儲運和產品流通等各個環節的服務,通過這樣的方式和措施提高彌渡縣綠色農業市場的競爭力度,提升農民在農業市場上的專業組織能力。比如說,這兩年彌渡縣就新增了農業經營主體40個,這其中就包括了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農業經營主體。通過以上的扶持措施,通過發展綠色農業給當地的農業生產者帶來了后勁,也直接推動彌渡縣社會經濟的加快發展。
6 結語
綜上所述,以彌渡縣綠色農業發展中的現狀問題以及提出的優化建議為主線,從三個方面進行具體分析了當地發展綠色農業的現狀和解決措施。從整體看,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對綠色農業也有了一定了解,但由于城鄉發展不平衡,在一些比較偏遠的地區在種植綠色農業的困難比較大,從直觀上來說主要是以種植農業為生的農民對綠色農業的了解不深,在加上他們缺乏專業技術和新理念就造成了綠色農業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但隨著時間地推移,這些問題都會慢慢的解決,并且會給彌渡縣綠色農業的發展提供更有利的保障機制。
參考文獻
[1] 胡鞍鋼.實施綠色發展戰略是中國的必選之路[J].綠葉,2003(6):50-51.
[2] 彌渡縣統計局.彌渡縣統計年報[S].彌渡縣統計局,2012.
[3] 時松凱.我國有機產品發展現狀與對策[J].廣東農業科學,2011,38(1):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