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冬根

摘要:食品安全,直關百姓身心健康,八十年代前夕無論是種的養的無疑原于‘安全’二字。品味總是那么純真可口,如今每當相聚用餐時總把口感與安全用來追思那種原生態的生活美感,其實是給身臨其境的每位一線農業技術工作者敲響生態供給警鐘。審思認為:還需舉“科技之力,科學施策”肅清幾十年化學殘流,還蔬菜生態供給。
關鍵詞:講科學;舉民力;去化污;復生態;鑄牢生態蔬菜供給
1 資源概況
1.1 生態資源
金灘鎮又名‘三曲灘’建圩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素有武術文化并美。明商中期,金灘就已成閩、粵、贛通商碼頭,店行林立、舟楫連運、客商涌集的興盛時代。金灘隸屬江西省吉安市吉水縣,位于江西省中部,吉水縣城西北部,贛江西岸,地處吉泰走廊,北大門,距贛粵高速公路10km;蒙華鐵路、昌贛高鐵串境而過;金灘鎮與吉水縣城僅一河之隔,素稱城西,南北沿江不到3km下有金灘大橋、上有吉陽大橋橫跨贛江,往來及便。全鎮面積158.61km2,2018年統計人口57866人,轄4 個居委會,19個行政村,全鎮占近60%村依岸而居。
1.2 生產資源
因地理生態資源優勢,成就了當地人民悠久的蔬菜種植史。十三五期間曾被當地政府譽為無公害蔬菜種植之鄉。
2 種植現狀
資料顯示,金灘的蔬菜現有種植面積僅為133.33hm2,總產量0.7萬t。主要蔬菜品種菠菜、大蔥、西紅柿、山藥、辣椒30hm2。從面積、規模、品種數據表明發展速度仍然較慢。
3 存在問題
3.1 缺泛政府主導
沒從政府層面形成主導,推動生態產業的健康穩定向前發展,技術支撐給力不足,純屬自發生產;
3.2 布局按排缺失
金灘蔬菜種植歷史雖久,但,始終沒有科學整合與合理布局與規劃,仍處各自為正的小農生產方式;
3.3 小農意識濃厚,發展意識淡溥
從菜農市場交易的蔬菜外觀品味可見品種單純,品味不高,未從技術層面把好‘綠色、生態、健康、安全’生產關。
4 全方位“鑄牢”生態蔬菜供給思考
4.1 政府主導
提升政府主導職能,是推動生態蔬菜產業由各自為正零散種植向規模發展的有力支撐,是鄉鎮產業振興的根本保證。通過政府主導,用好金灘這片史上蔬菜名碑打造成知名生態產業,通過政府牽頭與技術隔合引領,組建一支生態蔬菜產業生產發展團隊,為生態蔬菜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政技支撐;
4.2 科學安排
因地制宜,科學配置,根據地力和蔬菜品種適應性作出科學合理安排,安蔬菜品種精準分區布局,因‘光、溫、水、肥、氣、熱’的不同需求,進行精準分區布局,實施區堿規模種植,以利提升精準栽培管理水平。
4.3 科學搭配
宜因蔬菜品種生育期長短相衍換季茬口搭配,消耗性與用養性換季輪茬種植,如玉米、薯類對土地肥力高消耗的作物須配豆科,葉菜類作物輪作換茬,使土地達到用養結合。早遲相配,通過早遲配置,能有利提早或延長生態蔬菜供給周期,以滿足市場供給需求。
4.4 去化禁污
從生態蔬菜生產源頭入手,對生態蔬菜生產全過程杜絕化學肥料、化學農藥入園,轉變用肥用藥觀念,變化學調控為實現綠色調措施如下。
(1)首先把廢棄的蔬菜桔梗枯枝破碎與落葉全部收集堆漚或直接翻耕入土,變廢為寶,即改土又培肥。
(2)自制有機肥:可將當地那些規模糧食加工企業每年廢棄飽有上萬噸的谷殼資源收集起來燃燒成灰作為制肥主料來源;和園區幾十家企業廢棄的化糞池液資源;及畜禽養殖企業廢棄的禽畜糞便資源;同時充分利用數萬畝冬閑田資源發展油菜生產,菜籽榨油后‘枯餅’、禽糞、糠灰、糞液’四料按比合一堆漚成有機肥,足以滿足數萬畝蔬菜生產用肥需要。此舉既有效杜絕了化肥,又解決了用肥需要。有機肥有增強生態蔬菜對病蟲害自我免疫等多種功效,即變廢為寶,又物美價廉。
(3)生物防控:使用有機肥進行完生態種植,僅是實現了種植環節的基礎防控,對蔬菜生產環節如遇突發性病蟲發生危害,必要防治時,還須鑄牢各種上來侵之敵防控線。應用上海交大生物制劑,安全靠譜。詳見生物制劑對癥清單
(4)常見病蟲
一是病理類:‘真菌型、細菌型、病毒型’三大類。對癥生物藥劑見參考表,
二是蟲害類:‘地上害蟲、地下害蟲’二大類。地上害蟲有:‘蚜蟲、菜青蟲、鈄紋夜蛾、粉虱、木虱、小菜蛾、小園葉猿甲成蟲、黃守刮、紅蜘蛛’地下害蟲有:‘軟體動物、蛞蝓、蝸牛、螻蛄’對癥防治藥劑見參考表。
5 科學精準安排
按照因地制宜科學配置原則,實施蔬菜一區一品統籌按排分區定員實施專員、專業一對一的種植作業職能模式。區域規模大小應因市場需量而定。既利于提高專業隊伍技術水平,又利于加強質量安全監管責任。
6 逐步開發品種資源
現有品種數量嚴重不足,需要加快品種資源配備力度,以充分滿足生態蔬菜供給需求。
7 強化政技支撐
政府主導政技融合鑄就生態蔬菜行穩致遠。政府充分利用部下雄厚的科技力量,組建一支技術實干技術隊伍,專業承擔生態蔬菜技術研發,技術指導,為生態蔬菜生產提供組織和技術保障。
8 逐步提升機械化生產效應
實踐已經證明,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于機械化是顛覆不破的真理。以人工牛耕與機械翻耕相比,一人撐一機一天8h可完成翻耕整地最少0.67hm2,人工牛耕整最少要2d/667m2,其作業效率翻了20倍,勞動強度顯著減輕,勞動效率空前提升,生產季節大幅延長,作物生產安全得到保障。所以做好蔬菜綠色供給須與推動機械化生產同步并進。
8.1 機耕翻耕整地
選擇性購買‘耕、整’一體機,可將耖田、耙田、整畦于一體,三項作業一次性完成。
8.2 機械施肥
選購基施,追施于一體的一機多用性機械,能同時完成蔬菜基肥追肥二流程。
8.3 機械播種
選擇購買一臺行株距及籽粒大小種量多少能調式的多功能播種機,履行機械播種職責,具播種均勻、質量高、苗全苗勻。
8.4 機械噴灌
選擇購一臺能遠程吸水遠程高噴霧式噴灌機械,能提高噴灌質量和灌溉效應,不失時機確保防旱保苗、保收。
8.5 機械收獲
選擇購一臺多功能收獲機,能縮短收獲時間,及時滿足客戶采購需要,既保質又高效。
9 強化市場準入
安全準入,是確保市場有條不紊的唯一準則,是防止魚目混珠,廢壞產品真信所需。必須完善一套具可操作性行強的產品市場安全準入制度,以備監管。
10 拓展營銷平臺
搞好產銷對接,對所有附合質量要求的合格生態蔬菜產品概憑市場安全準入條件與各大超市對接,進入平臺按質論價,防止天價入市慶信直銷,成為百姓的放心菜健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