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軍委 趙暉
摘要:冬凌草又被稱作冰凌草,唇形科香茶菜屬植物,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緩解疼痛、抗炎消腫等功效,臨床用于治療流行性感冒、支氣管炎、扁桃體發炎等疾病。冬凌草主要活性成分有冬凌草甲素、冬凌草乙素、谷甾醇等。其中,冬凌草甲素和冬凌草乙素可有效抑制肝癌、食道癌、乳腺癌等癌細胞增長,是抗癌藥物研究的熱點。受環境及人為因素的影響,冬凌草種類易發生變異,目前,培育高質量有效種植冬凌草及其產品的加工生產仍處于研究優化階段。本文對冬凌草的種植及加工產業發展概況進行綜述,同時對冬凌草種植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并提出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冬凌草;種植;適宜采收期;發展戰略
冬凌草具體是指為唇形科植物碎米椏Rabdosia rubescens( Hemsl.)Hara的干燥地上部分。中醫上認為其味道甘苦,性微寒,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的功效。中藥其療效主要與其有效成分的含量有關。冬凌草甲素和冬凌草乙素都是我國的科研領域所重視研究的成分。而且冬凌草的成分的確也具有獨特的功效。冬凌草在民間人們當做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的良藥。隨著冬凌草功效的研究逐漸加深,冬凌草抗癌的作用也被人們熟知。除去藥用作用,冬凌草其他方面的效益也不容忽視。冬凌草可以有效地防風固沙和水土保持植物,還是蜂類養殖的重要花蜜源植物。基于此,研究冬凌草種植的重要性便愈發凸顯了出來,本文將對于冬凌草的最佳采集時間以及種植、采摘、倉儲工作進行研究討論,以促進冬凌草的精深加工及運用。
1 草最佳采收期的確定
現階段,冬凌草的種植現狀仍存在較為嚴峻的問題。許多人們并不知道冬凌草的生長習性,不合理的采挖,使冬凌草的生長環境日益惡化。來之不易的冬凌草數量銳減。如果要推進冬凌草的精深加工與運用,我們必須解決冬凌草的資源產出問題。就目前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將冬凌草種植規范化、規模化;與此同時,確定好冬凌草的最佳采收期,以確保冬凌草產出有數量也有質量。冬凌草是多年生植物,所以我們要根據冬凌草不同的生長周期進行研究,確定冬凌草的最佳采收期。目前所知的冬凌草有3種采收方法:分別是正常采葉法、輪采法、后期采法。冬凌草及其獨特的藥用作用得到了我國醫學界的重視,冬凌草作為藥材的市場需求也越來越大,所以我們必須重視冬凌草的產出問題。
在近期,相關機構通過實驗的方法得出了冬凌草的最佳采收期,實驗對冬凌草整個生長周期進行了研究,明確冬凌草的生物學特性,對其生長階段進行了概括,分別是:萌芽期、生長緩慢期、快速生長期、開花期、種子形成期、植株枯萎期。在冬凌草整個發育生長時期,植株高最大值和鮮物質累積高峰期以及干物質累積高峰期出現在9月中下旬;冬凌草的有效成分冬凌草甲素出現兩次較大值,分別在8月上旬和9月下旬;冬凌草的迷迭香酸有效成分出現兩次較大值,分別是6月下旬和8月下旬;與此同時冬凌草乙素出現兩次較大值,分別為6月下旬和9月下旬。冬凌草甲素在碎米椏生雖然長初期含量很高,但干物質積累量并達不到要求,所以不宜采收。在干物質積累量在植株生長末期基本達到最大值的時期,三種有效成分含量均在較大范圍內,適宜采收。
適宜采收期的確定,有益于提高冬凌草作為藥材的藥用價值,也更有益于冬凌草的精深加工及應用。從實驗數據中我們可以得出,冬凌草最佳適宜采收期是6月下旬和9月下旬。再結合河南濟源冬凌草產區的實際一年收獲期冬凌草采收情況,我們可以確定冬凌草適宜采收期為9月下旬。這將對于對提高冬凌草的精細加工及運用具有重要意義。冬凌草作為重要的中草藥,其適宜采收期的確定有深遠的影響,乃至于推動我國中藥材經濟進一步發展。
2 草種植技術研究技術及影響因素
目前,冬凌草的種植技術主要有 4 種,分別是播種栽培、扦插育苗、分根育苗、截根育苗。由于冬凌草種子飽滿率較低,導致播種栽培法出苗率較低。高產量、高質量的冬凌草則需要在播種前、種植過程兩個階段注意要素的分布。在播種前,有條件的話可采用溫水浸種、使用ABT 生根粉處理等方法提高出苗率;在種植的過程中,注意播種時期、播種基質、覆土厚度以及苗期管理等因素的影響。目前冬凌草實際農業生產中常用的方法是分根育苗法。另外必須要重視的是,冬凌草種植環境的重金屬超表問題。隨著重金屬污染的加劇,在選擇種植環境時也要考慮土壤中重金屬元素(如鉛、鎘等)的含量,避免影響冬凌草的生長及其活性成分。
隨著經濟的持續發展,農業產業化發展成為大多數農戶所關心的問題。冬凌草以其出色的藥用價值促進了冬凌草種植產業不斷發展。河南濟源使冬凌草種植產業具有獨特的地方特色。在當地,冬凌草種植是農戶增收增效的主要手段。近年來,濟源冬凌草種植產業從手工種植逐漸發展為機械化種植,種植投入降低但效率提高,規范化種植逐步完善。與此同時,河南濟源通過公司與基地、農戶的合作種植方式使種植面積不斷擴大。據統計自2017年至今,濟源冬凌草的年均種植面積超過666.67hm2。
3 草精深加工及應用出現的問題以及建議
3.1 植加工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3.1.1 混亂
冬凌草資源廣泛分布于黃河及長江流域,其主產地位于河南濟源一帶。雖然冬凌草在資源多,分布集中,冬凌草種植加工已經具有產業化規模。但是冬凌草在人工培育優良新品種方向上的研究仍然是一片空白。我國現階段選育冬凌草采用的還是傳統選育,傳統選育方法更多的是依靠外在表型育種。該方法的劣勢很明顯。冬凌草選育周期過于漫長,會導致效率低下,不利于冬凌草的精深加工與應用的發展。而且冬凌草十分容易發生植物種內變異,在培養過程中會出現很多變異類型。不同變異類型冬凌草植物形態,顯微特征和化學成分的含量的差距十分巨大。目前幾乎所有的冬凌草種植基地栽培種植的冬凌草都普遍存在種內變異問題,甚至基地栽培的冬凌草葉子形態、花朵顏色、莖稈顏色也是差異巨大。冬凌草植物種內變異的存在使得藥材主要成分質量差異大。因此,深入進行冬凌草新品種的選育研究工作,篩選出優質高產的新種質資源也是冬凌草精深加工發展的當務之急。
3.1.2 期難以把握,采收不及時現象時時發生
冬凌草是多年生植物,原則上每年應采收2次,采收應該在每年的六月份和九月底十月初。但是有時候會因為各種不可抗力因素以及農戶的錯誤認知或其他糧食需要搶收等原因,使得冬凌草的采收出現延緩推遲的現象。不及時地采收藥材,致使藥材質量下降,主要成份含量也受到了較大的影響。
3.2 種植加工產業發展的對策
3.2.1 好的冬凌草新品種的選育與推廣
據上文分析,冬凌草傳統選育方法周期長,效率低。但是如果我們另辟蹊徑,選擇太空育種,現如今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為冬凌草新品種的選育與推廣提供了可能。太空育種可以助推冬凌草良種繁育基地的建設,在這樣的條件下我們可以通過誘變、自然突變、系統選育等多種方式進行新品種選育。冬凌草太空育種的研究如果得以發展,我們便可以綜合考量冬凌草質量各種方面的因素,篩選出抗病、高產、品質高、安全性強的新品種。太空育種可以幫助冬凌草產業加速打造出冬凌草種苗繁育基地,從而滿足醫藥企業對優質原料的需求。值得我們高興的是,2016年濟源冬凌草種子已經進入太空進行科學實驗。目前,濟源市農業科學院等科研機構正在積極進行相關的研究。等新品種研究取得成效,勢必推動冬凌草產業的精深加工及應用。
3.2.2 凌草種植加工產業的發展
冬凌草精深加工及應用需要依靠農業農村部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等單位的密切合作。農業農村部門、市場監管部門需要加強質量監督管理體系建設,不僅要嚴格對冬凌草種植、冬凌草的深加工的監管,做到產前、產中、產后的全程跟蹤、監管、服務,一旦處理冬凌草質量事故,必須嚴肅處理,努力做到杜絕冬凌草不良問題的產生,為提高濟源冬凌草的標準化提供有力的保障。
4 草的社會效益
冬凌草被廣泛用于醫藥、食品和生活用品等行業。冬凌草系列產品的大眾接受程度和知名度顯著提高,生產總值和總利潤不斷增加,帶來了明顯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冬凌草具有適應性強、病蟲害少等特點,隨著種植手段不斷完善,使其易種植和管理、人力和資金投入少、加工產業利潤可觀。以冬凌草茶葉為例,農戶將采收的冬凌草枝葉進行初步處理后價格為4.5元/kg,將其晾干成為冬凌草原葉價格提高到15元/kg,若進一步加工、制作、包裝成冬凌草保健茶,價格可以提升到每千克百元以上。冬凌草加工產業有效地提高了產品的附加值,增加了農戶和企業的收益,提高了經濟效益。另外,冬凌草加工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促進了人才培養。且冬凌草自身抗寒耐旱,對土壤的要求不高,根部茂密分布較淺,在貧瘠的土壤種植可以改變土壤結構,有效地保護水土并且防止風沙,改善生態環境。
5 結語
冬凌草的價值具有進一步開發利用的潛力,需從冬凌草的種植、加工生產、產品研發等多個方面最大限度地利用其價值和特性,拓寬冬凌草的應用領域,提高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同時,注意冬凌草加工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有效措施,從而促進冬凌草精深加工與運用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 孔四新,李海奎,晁婧,等.Pb 脅迫對冬凌草葉片光合色素合成和生物量的影響[J].中藥材,2015,38(2):215-220.
[2] 樊東升,張琳,黃敬旺,等.濟源冬凌草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濟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19(1):23-27.
[3] 陳潔忠.淺論濟源冬凌草產業可持續發展[J].河南農業,2013,6(16):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