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向前
(云南省玉溪市人民醫院針灸推拿科,云南 玉溪 653100)
帶狀皰疹后神經痛(PHN)是指帶狀皰疹急性期皰疹結痂脫落、皮損愈合后仍遺留或出現的燒灼、針刺、刀割、電擊、緊束樣疼痛,多有痛覺敏感和痛覺異常[1]。是典型的神經病理性疼痛,多見于老年及免疫力低下者,60歲以上老年患者并發高達65%。筆者用三烏藥酒外擦配合閃罐治療帶狀皰疹后神經痛獲得良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共38例,均為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門診及住院患者。男20例,女18例;年齡大于等于60歲,平均(65±5)歲;病程10~20天,平均(15±2.8)天;刀割、針刺樣疼痛20例,燒灼痛12例,疼痛伴瘙癢不適6例;病位在胸背部20例,病位在腰腹部18例;氣滯血瘀型20例,濕熱未盡、血行不暢型12例,血虛生風型6例。
納入標準:①符合國際疼痛研究協會(IASP)的PHN診斷標準。②年齡大于等于60歲,③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大于等于5分;④無惡心、嘔吐、頭暈、便秘、尿潴留等情況。
排除標準:①無帶狀皰疹病史和體征,診斷不明確的疼痛病;②患有嚴重心、肺、肝、腎等重要臟器的器質性疾病;③有凝血功能障礙;④皮膚破損及其他皮膚病;⑤認知功能障礙;⑥特殊類型帶狀皰疹引起PHN如頭面、會陰、內臟等特殊部位出現皰疹;⑦孕婦、哺乳期或近半年內有妊娠計劃;⑧瘢痕體質及外用藥物過敏。
自制三烏藥酒藥用三七800g,草烏100g,白鮮皮100g,醋延胡索400g,葉下花60g,五爪龍100g,黃芩100g,梔子40g,飛龍斬血100g,重樓100g,白芷30g,桃仁30g,紅花30g,川芎100g。切碎成片,置于蒸鍋內,隔水蒸20min,放入玻璃容器中,加入50°白酒9kg密閉[2-3]。常溫下靜置20天左右,避光,冬季則時間需略長。用時濾出藥酒[4]。取三烏藥酒適量(5~10mL),涂于患處皮損疼痛部位,邊涂藥酒,邊施閃罐[5],以痛點為中心,根據皮損面積取2~4個阿是穴,涂三烏藥酒后每穴快速反復閃拔4~8次,20次/min,閃罐操作為吸拔、搖罐、取下,再吸拔、搖罐、取下,反復操作直到局部皮膚溫度略微升高,皮膚紅暈為度。閃罐結束后局部施于輕柔的掌摩法。隔3日治療1次,治療10次為一療程,1個療程后評定療效。
治療期間均給口服甲鈷胺片營養神經輔助治療。
依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治愈:疼痛及伴發癥狀消失,皮損處僅留下色素沉著。顯效:疼痛及伴發癥狀明顯減輕。有效:疼痛程度減輕,其他癥狀有所改善。無效:癥狀無改善或加重。
治愈16例,顯效12例,有效6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89.47%。
中醫認為,疼痛為濕熱未盡,邪客經絡,氣血壅滯而致。病久氣血虧虛,血虛則生風。三烏藥酒可鼓動體內陽氣,燥濕清熱,祛除體內余毒,活血散瘀,通絡止痛,促進損傷神經修復。《醫宗金鑒》云:“七日以前形式未成,不論陰陽當俱先灸之,輕者使毒氣隨火而散,重者拔下郁毒,通微內外,實良法也。”閃罐治療是通過刺激局部阿是穴,從而發揮相應的經脈作用,調節疏通機體的氣血,改善受損神經節段供血,有助其營養獲得,可促進和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加速滲出物和致痛物質吸收,具有較好的消除炎癥疼痛,緩解疼痛的作用。其次,閃罐可以拔下郁毒,通微內外,泄熱解毒、調理氣血、活血、通絡、止痛。閃罐的溫熱作用能提高機體免疫力,加速康復。《素問至真要大論》謂“諸痛癢瘡,皆屬于心”,提示帶狀皰疹后神經痛可從心論治,故三烏藥酒中佐于少許梔子清瀉心經伏火,加之閃罐局部施以輕柔的掌摩法,可舒緩患者緊張、焦慮情緒,以安神定志,君主之官得安,則痛癢可除。
三烏藥酒配合閃罐治療PHN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