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 捷
重慶市大學城水務技術開發有限公司(401331)
根據生產工藝的差異,水廠建設工程可劃分為取水、加藥、沉淀池、濾池、回用水、深度處理、清水庫、二級泵房、污泥處理、電力、自動化控制、供排水及輔助等多個系統,各系統涉及一個或多個建筑單位,全面覆蓋土建、設備安裝、電氣安裝、自動化儀表及控制、市政配套等多項工程。現代化水廠建設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系統性工程,具有工藝復雜、地基處理難度大、施工質量要求高等特點。現階段,水廠建設工程施工與管理仍存在諸多困難,因此,有必要立足水廠建設特點,探索水廠建設工程施工與管理策略,以期為水廠建設工程質量保駕護航。
水廠工程涉及龐大的地下輸水管道,且很多埋深大、覆土重,部分回填后仍可能受到碾壓的影響,因此,一旦管道基礎不牢,極易因變形而導致管道受損。除此以外,輸水管道與建筑物相連處因受力影響,還需在管身處安設支撐裝置,以免因管道變形導致套管封口漏水。加藥PVC管因材質脆性強,鋪設時需要將其置于專用管道溝中。
水池伸縮縫止水橡膠帶的安裝過程中,為了將其均勻埋設于混凝土內,確保其埋深滿足規定要求,難免會出現橡膠帶與鋼筋結構交叉,此時,為了確保止水帶埋深足夠,需要斷開鋼筋,這會導致鋼筋結構受損。
沉淀池、虹吸濾池施工過程中,存在部分較薄的池壁部分,此部分在混凝土澆筑施工時對施工人員施工水平要求較高,還需要采用小骨料粒徑,并配以小直徑振搗棒進行振搗。一旦施工條件不足或施工人員水平不足,極易對此環節施工質量造成影響。此外,沉淀池排泥處于排泥斗下方,這導致混凝土注入口較小、斗壁較薄,若采用斗體一次澆筑成活,則難以對排泥管四周進行振搗。
清水池基礎坑對各部門承載力均勻度要求極高,以免水池因沉降不均遭到破壞,加上池體基礎坑面積大,在底板澆筑前需提前將坑內浮土清理干凈。針對土質較差的部分地區,還需要進行夯實或加固處理。池頂覆土及重量通過池內立柱傳遞到池底,這導致立柱底板交接處承重極高,需要進行鋼筋制作與安裝,確保混凝土配比、澆筑厚度、振搗程度等各個環節的施工質量,還需要利用整體位置變化消除局部破壞應力,導致施工難度大增[1]。
2.1.1 池體地基施工
土方開挖時要結合各挖方段圖紙要求,對路塹開挖長度、深度進行精準控制,同時要結合工程量、開挖條件對開挖方式、手段進行選擇。若路塹短深,則需要采取單層全斷面恒挖施工,若路塹長深則需要采取縱向通道掘進施工。挖方時要注意自上而下,以免出現坍塌問題。施工結束后要在測量、分析壓實下沉量的基礎上進行碾壓整平,還要明確挖方調運方案,以防對周邊環境產生污染。對于地基施工,關鍵是要結合地基情況差異選擇不同的處理技術,尤其要注意大型、不均勻工作荷載的給排水建筑物地基施工,必要時需要對結構進行適當加固,以免出現大的差異沉降[2]。
2.1.2 預埋件、預留洞的檢查復核
水廠建設工程施工面臨諸多預埋套管、鐵件、PVC管、預留洞口,此類施工對標高、位置、尺寸的精度要求極高,一旦施工不當會為后續安裝帶來諸多困擾,甚至影響自來水生產工藝。因此,施工時要做好預埋件、預留洞等的檢查與復核,認真審核施工技術方案,確保測量檢查質量與安裝精度。
2.1.3 水池池體混凝土澆搗施工
鋼筋混凝土施工要提前做好技術交底工作,確保施工人員明確質量目標及工藝要求,嚴格控制鋼筋質量及力學性能。結合進度安排分批組織鋼筋進場,并做好日常除銹保養工作。施工過程中,要嚴格按照施工規范及要求進行鋼筋鋪設與預埋,并做好質量檢測與驗收工作。澆筑要在確保鋼筋、模板、預埋件等工程質量的基礎上,確定好混凝土配比,做好必要的清理工作。確保混凝土坍塌度與強度,分層澆筑要做好每層振搗的時間與次數,待表面泛出無明顯下沉及氣泡后結束,混凝土養護亦十分關鍵,要結合天氣做好灑水、防凍等工作。
2.1.4 給排水施工
在水廠給排水工程施工前,施工人員要認真審核施工設計圖紙,并做好技術交底工作,嚴格按照施工質量標準要求選擇材料與配件設施,做好質量檢查與驗收。設備安裝時要按照說明書進行,確保施工現場環境整潔、管道走向無礙,并對四周環境、管道情況進行標記。管道安裝前要保障材料達標、管壁薄厚均勻,檢測無裂縫,鋪設過程要由下游自上游展開,要做好必要的防護,避免雜物進入管道。回填施工要進行水壓測試,確保管道及配件滿足壓力要求,并進行防腐處理,保障管道壽命。
2.1.5 機電設備安裝與調試
機電設備安裝過程中,要注意嚴格按照圖紙及相關規范要求展開,并從水廠建設工程總體視角出發,明確各工序間的關系,避免下層工序對上層工序的不良影響。在機電設備調試過程中,要按照設備說明書及具體情況,制訂完善的調試方案與應急措施,一旦調試中發生意外情況,要提前準備,以達到有備無患的目的。
2.2.1 施工前準備階段
水廠建設工程施工前,需要結合施工現場情況科學選址,加強現場調研,認真測量各項參數,并結合城鎮人口及自來水需求量確定水廠建設規模、工程量、用途及運營要求。在明確水廠工藝、施工圖紙等資料的基礎上與設計方加強溝通,并針對工程資源、資金、勞動力進行核實,做好設計交底工作,明確施工邊界及計劃。在認真審核圖紙的基礎上明確施工要點、重點部位、技術等,按照工程質量技術要求制訂完善的施工方案,統籌安排施工進度與工程造價管理,確保材料設備質量、性能、成本等滿足項目要求[3]。
2.2.2 施工過程階段
對水廠建設工程施工管理要全面貫穿于工程施工的全過程。在具體施工時,關鍵是要完成水源工程的建設,包括取水點過濾池的挖掘、混凝土澆筑、管件預埋等一系列作業,還要加強水處理工程、引水供水工程項目的施工建設。整個施工過程離不開各部門的協同配合與各工序的順利銜接。為了保障施工進度,要定期對進度計劃與施工進度進行對比,一旦出現偏差,需要與施工方、監理方共同分析原因,重新調整施工計劃與資源調配。施工單位、監理方要做好質量管控與核查工作,全面落實各項質量控制點。監理方嚴格執行施工項目現查檢查驗收制、跟蹤檢驗制、平行檢驗制、隱蔽工程驗收簽認制等,而且,對施工現場有目的地進行巡視與旁站,針對施工問題及時予以糾正,并記入監理日志中。
2.2.3 竣工驗收階段
施工結束后需要進行竣工驗收,一方面要求施工單位提前準備好各類完整的工程資料,初步進行分項、分布及單位工程評定等工作,確保后續驗收順利開展,另一方面要積極總結工程建設經驗,提高工程管理水平,為后續水廠工程建設提供支持[4]。
水廠建設是社會經濟現代化發展的基礎,其工程質量不僅關系到國民經濟發展,更關系到群眾的日常生活。因此,有關部門要對水廠建設工程施工與管理給予充分的重視,在日常工程中認真落實政策制度要求,從工程設計、施工、建設、監管、維護等多方面進行全面、綜合管理,保障水廠建設工程的高效運行,以充分發揮其在現代化社會主義建設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