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化技術的逐步發展、網絡技術的日趨完善、可應用網絡載體的日益豐富和大帶寬室內網絡入戶戰略的逐步推廣,使得信息化、數字化和智能化服務進入家庭場景,并呈現出多模態、多場景、多服務的特點。電信運營商擁有龐大的家庭寬帶網絡接入優勢,具有發展智慧家庭業務的良好基礎,但要通過智慧家庭業務突圍,仍需進一步探索適合自身發展的模式與路徑。
一、電信運營商家庭業務產品構成
目前國內三大電信運營商主要圍繞連接、大小屏、智能應用三大業務板塊打造家庭業務場景,各業務板塊的產品體系主要以“服務+硬件”構成,運營商通過出售外部廠商的硬件設備捆綁自身的云存儲、短信、流量服務獲取收入(硬件的分成收入及服務收入),但目前服務收入的規模仍然較小。三大業務板塊的具體內容如下:
連接業務是家庭業務場景的入口,也是電信運營商搶占家庭市場的突破口。持續做強連接,通過存量用戶規模占據家庭場景入口,推進連接向家庭場景縱深發展逐漸成為電信運營商發展家庭市場的共識。連接業務的產品、服務方面,運營商主要聚焦家庭寬帶、全屋WIFI、智能加速、上網保護等。
大小屏業務以家庭寬帶接入為基礎,以寬帶電視(大屏)為家庭娛樂中心,通過與智能手機、智能音箱、VR/AR眼鏡等小屏設備聯動,為家庭用戶提供各類優質的內容、應用資源。大小屏業務的產品、服務方面,運營商主要聚焦寬帶電視超高清內容服務(包括影視、教育、游戲、音樂、閱讀等內容)、智能交互娛樂(云游戲、云VR、視頻通話、家庭云相冊、AI健身等)、大屏小屏互動(手機遙控、一鍵投屏等)。
智能應用業務主要以家庭寬帶、全屋WIFI為依托,以一體化中控平臺為載體,整合攝像頭、智能監測設備等各類終端形成智能應用套裝,為家庭用戶提供便捷、智能的全場景智能生活體驗。智能應用產品、服務方面,運營商主要聚焦智能安防(視頻監控、語音告警等)、環境監測(煙霧、水浸感知等)、智能家居控制(全屋家電控制、室溫調節等)、智慧養老(遠程看護、健康監測等)、智能辦公(遠程會議、云桌面等)等。
二、未來發展建議
隨著5G、物聯網技術的深化應用,運營商應轉變4G時代僅作為家庭業務流量管道經營商的角色定位,充分利用其豐富的網絡管道及分布廣泛的數據中心資源,積極布局基于云邊協同一體化的物聯網平臺,為家庭應用場景輸出平臺及數據分析服務,逐步向家庭物聯網平臺服務商及家庭場景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型。
以基于云邊協同的云平臺、物聯網平臺服務為發展重心。在目前的“服務+硬件”模式中,電信運營商的家庭業務收入主要依賴于家庭寬帶、全屋WIFI等傳統“連接”業務及硬件銷售分成,其他服務收入占比較低。未來,隨著“連接”業務逐漸飽和,物聯網產業價值從硬件向平臺及應用端遷移,電信運營商的家庭業務重心應逐漸從傳統的“連接”產品拓展到“計算”和“存儲”服務上。電信運營商將以云平臺、物聯網平臺及相關應用為業務發展重心,發揮邊緣計算實時性強、帶寬需求小、安全性高三大優勢,實現家庭邊緣設備與云平臺資源協同、家庭終端數據本地存儲、家庭終端實時互動協調等功能,通過電器控制、安全保護、視頻監控、定時控制、環境檢測、場景控制、可視對講等場景為客戶打造高品質的全場景智慧家庭體驗,提升電信運營商在智慧家庭場景的競爭力與盈利能力。
逐步延伸智慧家庭業務場景。隨著智慧家庭業務的快速發展,“算法+算力+感知終端+平臺+場景”相融合的智能化體系將逐步從家庭場景延伸至智慧社區、智慧商鋪、智慧樓宇等場景,并與智慧家庭場景相結合。如智能安防場景中,門禁、監控等將成為連接家庭與社區、商鋪場景的橋梁,電信運營商通過與IT廠商、終端廠商合作打造智慧社區綜合云平臺,集成門禁系統、商鋪監控系統、智能停車系統、電梯控制系統等,并統一部署邊緣終端設備,實現在家遠程對接社區門禁、在家遠程查看社區監控、在家遠程呼叫電梯、社區監控系統與周邊商鋪對接、社區公寓智能門鎖遠程管理等功能,進一步提升電信運營商在家庭場景、商業場景的業務滲透力。
作者簡介
鐘浩俊,男,漢,廣東廣州,1991年9月22日,碩士研究生,會計師,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產業與規劃研究所(廣州)(510699),研究方向:信息通信、數字經濟、5G行業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