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知識經濟時代,人才成為企業最重要的資源,誰能留住高素質的人才,誰就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國有企業的發展也高度依賴高素質的人才。近年來,隨著國有企業改革的逐步推進,為人才發展創造了很好的環境,國有企業人力資源水平不斷提高。但國有企業人才流失的現象也十分普遍,給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因此,對于國有企業而言,如何正確認識人才流失現象,避免人才流失帶來的風險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國有企業;人才流失;風險管理
國有企業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支柱力量。隨著民營企業的發展和外資企業的進入,企業之間人才流動日益頻繁。相比于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等給予人才的待遇和福利較高,用人機制更加靈活。由于體制等因素的影響,國有企業難以匹配民營企業的條件,導致大量國有企業人才流失,尤其是高素質的技術和管理類人才。統計數據顯示,國有企業40歲以下的流失的人才占大學生畢業生人數的三分之一左右。人才流失不僅給國有企業增加了運營成本、管理成本、人力資源重置成本,同時也容易給留下的員工帶來恐慌情緒,形成“多米諾骨牌效應”現象,嚴重影響國有企業的發展。
一、建立完善的人才培訓機制
知識經濟時代,各種新知識、新方法不斷涌現。人才需要與時俱進,不斷提升個人素質和能力,才能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通過培訓讓人才感覺到企業對他們的重視。如果企業員工長期處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不能得到技能和知識的提升,人才就容易流失。跨國企業都非常重視人才培訓工作,經常拿出員工工資總額的4%-20%用于員工培訓投入。為此,國有企業要重視人才培訓工作,建立完善的人才培訓和管理制度。一方面,國有企業要鼓勵員工加強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理念。通過自學、再教育等途徑提升個人素質和能力,強化個人職業道德,提升工作技能,提高工作效率,在工作中獲得更大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另一方面,國有企業要加大人力資源投入,為人才提供自身技能的機會,滿足人才學習發展的需求。國有企業根據現有人力資源的狀況和崗位技能的實際要求,制定詳細的人才培養方案。可以聘請行業專家到企業進行講座培訓,也可以選派員工到高等院校進行深造,通過各種有效途徑提升員工的綜合素質,讓人才不必跳槽就可以不斷獲得新知識和新技能,減少了人才流失的可能性,有利于使員工更加穩定地在崗位上進行工作。
二、健全績效和薪酬考核體系
科學的、規范的人才績效考核體系有助于激發人才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幫助企業更好的留住人才。長期以來,國有企業績效考核制度相對保守和落后,過多地考慮員工的資歷、學歷和職稱,忽視了人才的實際表現和工作業績。例如以工齡長短作為員工績效考核的主要指標,必然造成一些工作時間段、業務能力強的員工收入低,打擊了優秀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失去了在企業繼續工作的興趣。這種制度缺乏靈活性,難以充分發揮人才的價值和作用,導致人才不斷流失。為此,國有企業要摒棄“唯資歷論”和“論資排輩”的思想,建立科學、合理的績效評價體系。對于績效考評相關指標的確定,必須要能夠使之得到量化,這樣才能夠通過考核評分使員工績效更加清晰而準確地呈現出來。薪酬激勵是留住優秀員工的主要措施,大多數人才跳槽是為了謀取更好的薪酬待遇。因此,國有企業要將績效考核和薪酬激勵有機融合起來,不斷提高優秀員工的薪酬水平。一方面,國有企業要加大物質激勵力度,引入競爭性薪酬,對績效考核突出的員工進行較高的薪酬激勵;另一方面,還要加強精神層面的激勵。對績效考核優秀的員工提供職務晉升、先進表揚、工作輪調等激勵措施,從而降低人才的流失。
三、塑造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
實踐證明,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可以增加企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國有企業的企業文化是國有企業在長期發展過程中,經過全體員工共同努力,所形成的寶貴的價值觀、企業精神等。企業文化是一種無形的精神力量。長期在先進企業文化的熏陶中,員工會和企業產生相同的價值觀,會表現得更有進取心和使命感,心情也更為愉悅,更能充分發揮創造性。因此,國有企業要根據企業的發展歷程和經營特點,提煉出企業文化的內涵,形成標語和口號。通過宣傳和推廣,讓企業文化融入到員工的工作和生活中,在企業內部創造一個寬松的、民主的、充滿人情味的工作環境,激發員工的潛能,實現企業與員工的共同成長。一個有著良好的企業文化的企業并不是冷冰冰和高高在上的,而是充滿溫情的。國有企業領導要用感情留住員工,要了解員工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難,對員工的心理變化給予重視,設身處地從員工的角度出發,積極幫助員工解決困難,形成企業與員工共同成長的良好局面。在這種企業氛圍中有利于企業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員工會更為主動地投入工作崗位。
四、加強人才流失的控制和管理
市場經濟下,人才流動是必然的現象。不管采取何種措施,國有企業人才流失現象并不會消失。國有企業要做好人才流失的控制和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人才流失帶來的成本損失。一是建立儲備人才計劃。國有企業要對人才流失有充分的準備,做好人才儲備工作。確保某項關鍵技術不會只被一兩個人獨占,當出現重要崗位上的管理和技術人才流失時,可以迅速進行人員遞補,避免出現人才流失帶來的工作混亂等問題。二是重視與核心員工的離職面談。企業領導通過與離職員工面談,可以詳細了解員工離職的原因。一方面通過說服,幫助員工更全面地認識問題,最大限度挽留員工。另一方面,可以幫助企業管理者了解企業管理制度中的弊端,從而進行調整和改進,構建完善的用人環境。三是協調內部員工情緒。一位員工的離職可以給周邊的同事帶來恐慌情緒。企業應對其他員工在情緒方面進行安撫,將人才流失的影響降到最低。最后,制定違約金。引入違約金這一帶有懲罰性質的制度,不僅可以有效規避員工任意跳槽的情況出現,而且還可以將其補充到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成本中,能夠有效地提升人力資源管理的效率。針對違約金的制定,員工離職所導致的人力資源成本負荷相匹配,同時還要結合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綜合這些因素具體確定違約金的標準額度。
總之,人才是國有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人才流失給國有企業人才管理帶來巨大的挑戰,因此國有企業要充分重視人才流失問題,通過加強培訓、健全考核體系、完善企業文化、加強人才流失管理等途徑,將人才流失的影響降到最低,促進國有企業健康持續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文,國企人力資源管理提質增效策略探討[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1(7):78-80
[2]王佃勇,國有企業改革過程中人力資源管理的變革探析[J],中國市場,2021(7):89-92
[3]安世文,企業員工流失的影響因由與對策分析[J],管理科技,2019 (3) : 77-79
作者簡介
魏旭東(1964.8-),男,山東省兗州市人,副教授,本科,研究方向;企業管理,市場營銷,經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