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蹦莊
摘要:公司燃運專業負責公司4臺機組卸、儲、供、配,而目前煤場結構復雜,易造成誤堆誤取影響配煤摻燒工作的問題進行分析,通過班組煤場結構學習、煤質辨別、卸儲給配合格率等三個方面的培訓學習和現場指揮確認,在促進班員對煤場結構的充分了解的情況下,確保正確堆取料,提高卸儲給配合格率,從而提升班組配煤摻燒合格率。通過改進原始的班長下達指令—班員機械執行的工作形式,杜絕了誤堆誤取現象發生,提高了煤場管理效率,避免了因誤堆誤取對配煤摻燒造成的不良影響,同時,配煤摻燒合格率的提高也提高了公司的經濟效益。
關鍵詞:配煤摻燒;煤場;培訓
一、實施背景
公司煤場設計有干煤棚一個(75*228㎡),存煤量8萬噸;露天煤場一個(108*238.4㎡),存煤量16.4萬噸。因公司結構特殊性,1.2號機組供煤來自一期煤場,3.4號機組供煤來自二期煤場。一二期煤場置換后,一期煤場為:干煤棚南側和露天煤場北側區域;二期煤場為:干煤棚北側和露天煤場南側區域。干煤棚內分為南北兩側各27格區域,露天煤場分為南北兩側各20格區域,原煤場分布是干煤棚為一期煤場,露天煤場為二期煤場。在一二期煤場置換后,干煤棚南北側煤分別屬于一期和二期兩個單位,煤場格數多,煤種多,煤場結構相對復雜,且區格相仿,格與格之間沒有確定的物理分割,造成運行過程中誤堆誤取現象頻發,嚴重影響了專業煤場管理和配煤摻燒的安全性,對配煤摻燒工作造成了阻礙。為改變誤堆誤取頻發現狀,提高堆取料正確率,班組推行配煤摻燒及防誤堆誤取優化培訓,以改善當前現狀。
二、優化培訓方案
燃運五班在一二期煤場置換后,對一二期煤場結構、煤種、煤質進行了詳細的了解和分析,針對現有的煤場結構,對不同煤種的煤質、摻燒方式進行了學習。一是了解煤場結構、煤種分布。專業定期下發煤場分布位置圖,根據煤場煤種位置分布,現場比對查看不同煤種堆料點。
根據以上不同格數、不同區域的煤場結構、分布,煤種、煤質的區別,班組進行學習、分辨后,開展煤場分布知識競賽和現場區域辨別比賽,讓班員在競賽中進一步了解、熟悉現有煤場中各煤種分布,在儲煤堆料前將來煤和配煤單指定區域內已堆煤種比對,防止堆錯;在取料前根據配煤單要求核對所取位置區域內是否為相應煤種、集控員根據監控和輸煤系統上位機犁煤器信號核對是否正確進入指定的原煤倉或筒倉。同時在堆取料前,班組長根據煤場分布圖到現場核對堆取料位置,通過多級核對,確認無誤,保證不發生誤堆、誤取現象。二是通過對煤質的學習,開展辯煤比賽,進一步掌握不同煤種的煤質外觀特征,從而在運行前判斷煤場該位置是否為所對應要堆或取的煤種,防止堆錯、取錯。三是通過堆取料過程把控,集控室內監控探頭核對堆取料點,防止堆錯取錯。在取料過程跟蹤煤源,核對取料量,合理提醒斗輪機值班員調整煤量,保證不同煤種按要求摻配,提升配煤摻燒合格率。
三、實施效果
通過針對性培訓后,班組近一年來未發生誤堆誤取現象,同時配煤摻燒合格率顯著提高,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班員了解煤場分布。
專業每月定期對煤場分布進行更新,但在高負荷時期,往往煤量耗用大,進煤量也大,班組長根據現場實際煤種位置,每周進行更新,再下發至每個班員,第一時間組織培訓,讓每一個班員都了解煤場分布,知道干煤棚或露天煤場第幾格區域內是什么煤,相鄰的兩堆煤分別是什么煤,在煤場庫存趨近飽和的情況下,可能會有部分煤需要相連、部分混堆的特殊情況,該情況下更要謹慎哪些煤是煤質相近可以混堆,哪些煤質差異大禁止混堆等。如高硫貧瘦煤與低硫煙煤之間必須確切的分界,不得混堆;而如果是高硫貧瘦煤1與高硫貧瘦煤2煤質參數相近的兩種煤,在必要時,為節約煤場空間,可以有一定程度的混堆,但必須能明顯區分兩種煤。只有全員參與學習,了解了煤場位置分布,才能最大限度避免誤堆誤取。
(二)不同崗位對煤種煤質有相應的辨別能力。
班組長要掌握煤場分布、煤質特征、煤質具體參數,在摻燒過程中把握摻燒標準,及時調整,保證配煤摻燒符合要求。斗輪機值班員必須熟練掌握一二期煤場煤種分布、煤質特征,煤質如果水分大易粘結,則要在堆取料過程中注意監護落煤管,防止堵煤;水分小揚塵大,則要及時提醒班長打開煤場降塵設備。集控員必須熟練掌握一二期煤場位置,監控畫面中判斷斗輪機位置、煤種分布和煤質情況,以便核對,確認斗輪機堆取料位置與要求相符。翻車機值班員必須熟悉煤種部分煤質特征,如粉狀、顆粒狀、黏度等,在卸車過程中及時調整卸車速度,防止出現堵煤槽等異常現象,對于揚塵較大的,應及時投入翻車機噴淋除塵裝置,防止造成環境污染。
(三)指揮、指令下達有的放矢。
在堆取料方式安排之前,首先班組長要核對配煤單和煤場位置實際情況,在確認無誤后下達堆取料指令,把好第一道關。集控員在收到班長指令后,首先確認班長指令是否準確,確認后轉達給斗輪機值班員,把好第二道關。由斗輪機值班員收到指令后先確認斗輪機所在位置是否正確并及時調整,在斗輪機位置核對后,斗輪機值班員還應將該位置與培訓中所學的煤場位置圖進行比對,確認位置正確無誤后方可執行,若有疑問的應及時提出來,由班組長到現場進行進一步核對,確認無誤后方可執行,有誤則及時改正,把好第三道關。運行過程中除了集控員要加強監護和核對取料位置外,班組長也應定期到現場進行巡視,核對位置是否在正確指令范圍內,有需要的及時調整,把好第四道關。
四、主要工作總結
燃運五班經過對配煤摻燒和防誤堆誤取的培訓,讓全員了解煤場結構、煤場位置分布、煤種煤質等,在運行時通過“把好四道關”的形式,核準校驗;同時采取比賽、競賽的方式,豐富了培訓方式,讓班員寓學于賽、以賽促學,增加了班組學習氛圍,加深了班員對煤場結構的了解,杜絕了班組誤堆誤取現象發生,提高了煤場管理效率,避免了因誤堆誤取對配煤摻燒造成的不良影響,保證了機組口糧正常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