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多

由五百監制、別克導演的《門鎖》票房已突破2億元,刷新過去三年國產驚悚片累計票房紀錄。《門鎖》翻拍自2018年的韓國同名電影,后者又改編自西班牙電影《當你熟睡》,可見,獨居女性的安全問題是全球性話題。
該片講述在大城市打拼且單身獨居的方卉(白百何 飾),發現密碼鎖有被人動過的痕跡。白天上班時,油膩男上司令她壓力重重;蠻橫中介要她提前退租未果,就暴力恐嚇并潛入她房間安裝攝像頭;她在陽臺掛著男性衣物,假裝自己并非獨居,卻發現對面樓的窗前有人一動不動地凝視自己;夜里,一個黑影從床下爬出,一雙手肆無忌憚伸向熟睡中的她……這些或在新聞中、或在閑談中出現的恐怖場景,在《門鎖》中被不遺余力地一一呈現,在90分鐘內成為方卉和觀眾的夢魘。
為了增加懸疑色彩,片中幾乎所有的男性角色都被預設為壞人,滿臉傷痕且神情淡漠兇狠的保安、油膩變態的男上司、奇怪的老人、若有所思的寵物醫生,《門鎖》以突兀尖利的音效、廣角鏡頭,對他們的面部、手進行渲染式的變形特寫,讓觀眾覺得誰都可疑。
這樣的敘事固然讓觀眾有燒腦和猜謎的快感,但也讓觀眾覺得方卉有心理問題。故事架構讓方卉從一開始就表現得疑神疑鬼、思慮過重。悲劇是把美好的事物撕開讓你心碎。逼迫一個陽光女孩不知不覺陷入恐怖迷局,難道不更讓人心悸嗎?方卉的層次感不足,在很大程度上是故事先天不足,導致演員發揮空間有限。
觀眾坐在黑暗的影院內,有限的光源感知、受限的活動空間、他人的尖叫驚呼都更易讓觀眾獲得具有浸入感的觀影體驗。《門鎖》的音效不容忽視,這是一種典型的驚悚影片的聲音使用。尖銳、怪異等突如其來的音響,在壞人、壞事來臨前出現,觀眾在逼真的音效氛圍中容易產生下意識的生理反應,如惡心、心慌等。但《門鎖》的聲效是一種單純的生理刺激,令人只膽戰不心驚,遠未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心理恐懼。有時,靜也是一種獨特的聲音效果,反而會營造出更令人心驚的懸念氛圍,因為最古老、最強烈的恐懼是對未知的恐懼。
樓道、電梯、衛生間、辦公室、地下車庫、飯店,這些或封閉或開放的城市空間是主要的取景點,櫥柜、床榻、衛生紙構成恐懼的來源,影片用這些隨處可見的物件兒提醒觀眾:你,也在危險中。很多女性觀眾在觀影后心有余悸,產生對衛生間、門鎖等反復檢查的沖動。除了觀影帶來的視聽刺激,也來自相關新聞的反復印證,驚悚影片與現實互為映照。
從觀影體驗看,方卉幾乎一直處于隱忍、退縮的境地,閨蜜失蹤,警察被壞人毒打、被狗咬,方卉被中介、上司、追求者全方位欺壓的困厄,使觀眾始終處于壓抑、憤怒并無從排遣的境地。影片高潮是方卉在大雨中駕車撞擊兇手,下車抄起棍子,憤怒有力地擊打,直到兇手倒地。這讓觀眾的情緒從憋屈到爆發,是個情緒壓力的釋放過程,從而達到放松身心的效果。以女性受害者的視角表現來自現實世界的未知威脅,并以女性的反擊消解現實恐懼。從審美體驗上講,觀眾獲得了一種反抗快感。
片中還有些劇情紕漏,比如前一刻,方卉還質疑上司李總怎么會知道她家的門牌號,下一刻,方卉和閨蜜就準確無誤地沖到對面樓里的老人家中,那她們又是如何獲知門牌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