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
摘要:中文作為我國的國語,是我國必不可少的文化象征和寶貴財富。要繼承并發揚中文,學習語文是當前各階段學生的首要任務。根據教學要求,學生對語文課本里面的字詞需要認識并能應用,經典文章需會朗讀背誦,古典詩歌應該了解并感悟其中的思想感情,世界名著應該閱讀并自省。想要學好語文,除了教師的教學能力,學生的努力以及教學資源外,還需要一些創新的教學方法。結合互聯網和教師教學的“微課”應運而生。
關鍵詞:“微課”視域;高職語文;教學改革;教學思考
引言
大學,是一個重要的學習階段,學生應對語文這門學科重視起來,多花時間在學習語文上,做國語的優秀繼承者和發揚者。教師在教學時也應該創新過去的教學方法,利用新的設備資源,“微課”就是可利用方式之一?!拔⒄n”作為近幾年新興的教學方式,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大眾視野中。它以多媒體,互聯網為載體,教師講課為主體,客體是廣大學生。教師在新時代教學中,可以借助“微課”進行適當的教學改革。
一、高職語文教學現狀
1、“基礎不牢,地動山搖”
目前來看,高職大部分學生學習基礎較差,在基礎,閱讀,寫作方面都有待提高。學生基礎較差大部分是因為從小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高中上課時沒有認真聽講,或者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沒有及時完成。所以高職語文教師應該從打基礎抓起,先給學生打好基礎,再層層遞進,深入學習。打基礎適當引入閱讀,通過學習閱讀技巧,提高閱讀速度,理解作者所想表達的思想感情——最后讓學生學習最難的經典古詩詞文,還可以找一些生難字詞學習,達到語文的教學要求。
2、態度不正,上課提不起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句話是有跡可循的。一個學生會因為他的興趣去學習一個科目,并在這個方面取得偉大的成就。反之,一個學生對該科目興趣所無,在上課時也不會去聽老師說的內容,甚至對該科目產生厭煩情緒。由此可知,興趣對一個學生的影響力。除了興趣,學習態度也是一個重要原因。由于大學管理自由寬松,許多學生會在上課的時候出現玩手機的現象。遇到老師提出問題,也只是在網上搜索答案,并沒有去認真思考。
二、“微課”視域下高職語文教學的優勢
1、短小精悍,提高學生注意力
“微課”在教育界以其短小精悍而出名。根據研究發現,學生的注意力一般持久在半小時左右,超過這個時間,學生很可能會出現走神,開小差等情況。教師通過挑選重點,錄制幾分鐘或者十幾分鐘的教學內容讓學生觀看。在短時間內,教師不僅完成了教學任務,學生也在短短的十幾分鐘內全神貫注的學習完知識內容,大大提高了學習語文的效率。
2、吸引學生學習興趣,教學事半功倍
正如莎士比亞所說“學問必須合乎自己的興趣,方可得益”。足以證明興趣對于學生的重要性。“微課”因為其時間短,形式新穎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高職語文老師在上課之前可以先下載一些和課文相關的朗誦音頻,經典課文電視片段等,在教學過程中吸引學生興趣和注意力。使學生養成上課認真聽見,自主思考的能力。還可以通過在網上查詢相關課本內容,延展學生的知識面,開過眼界。
三、“微課”視域下高職語文教學改革的策略
1、巧用多媒體互聯網,創造良好學習條件
當前,各種多媒體學習設備已經屢見不鮮,例如電子白板,“希沃”白板,平板,電腦等。語文老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完成課前備課,制作精美的課件,豐富有內涵的教案,以及上課環節的設計。借助音頻,影視片段,音樂等給學生一個驚喜的開端,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為接下來的課堂教學減輕阻力,提高效率。
例如教師在教學《雨巷》這篇課文時可以提前收集作者戴望舒的相關信息,給學生延展知識面,拓寬眼界。還可以下載一些江南雨景在上課前播放。一方面教師可以下載《雨巷》這篇文章的優秀朗讀,給學生做一個很好的朗誦示范。另一方面,教師還可以下載關于課文的經典影視片段,吸引學生注意力,增添學習興趣?!队晗铩肥且黄苊赖奈恼?,根據學習任務,是要求學生熟讀并背誦這篇課文的,在上課時老師可以找一些關于這些場景的圖片給學生欣賞,著重這部分的內容進行講解,培養學生使用優秀語句的能力和鑒賞美的能力。
2、利用電子設備,自己制作上課視頻
新媒體設備的使用方法多種多樣,需要教師在這過程中去大膽創新。水平較高的教師可以嘗試自己去錄制“微課”。在錄制“微課”前需注意以下幾點:1、自己有足夠的能力水平和學識素養是前提2、精挑細選教學主題3、把握文章重點,堅持“重點論與兩點論相結合”,選出文章重點知識,對其講解分析4、注意把握時間,盡量縮減到二十幾分鐘以內5、注意拍攝畫面清晰,選取角度等。
例如教師在教學《使至塞上》這篇課文時可以先確定選題和重點講解內容。先翻譯詩句理解本詩意思,再講解他的寫作手法,和學生值得學習的寫作技巧,再分析他的感情色彩。主要注意精簡課程,這和在課堂上模式不同,減少了提問環節和師生互動環節。既節省了時間,又大大提高了效率,學生在課后還可以再看“微課”視頻復習,實現雙贏。
3、利用“微課”提供海量資源,為學生找尋學習條件
眾所周知,多媒體網絡上資源豐富,其中有很多學生的學習資料。“微課”不僅僅是體現在課堂上,它穿插了學生學習生涯包括日常生活。在語文課結束后,語文老師課把在網上找到的資源分享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后以另一種方法去鞏固知識。
例如教師在教學曹禺的《北京人》這篇課文時,可以在課程結束后去找一些戲劇影視分享給學生。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國內還是國外。時間地域的不同并不能顯示其戲劇的優劣。他們都是世世代代人努力之后的思想文化結晶。是全世界共同擁有的寶貴財富。讓學生在課后去了解戲劇,學習戲劇,甚至愛上戲劇,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還可以去搜索一些相關的視頻教學,讓學生學習不同的老師教學的方式內容,最后整合,形成完整的系統化知識。還可以查找相關的戲劇,例如莎士比亞的戲劇作品《哈姆雷特》,也值得學生去觀看學習。在觀看的過程中,學生舉一反三。以《北京人》這篇戲劇文章為例,用老師上課教授的思維、方法、步驟,學生一步步自己嘗試學習分析莎士比亞的戲劇作品。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另一方面,“微課”時間短暫,可以給學生留下無限想象空間和思考空間。
四、結語
結合以上所談,“微課”作為當下流行教學模式,高職語文教師應該抓住時機,與時俱進,對教學進行思考和改革。學習語文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通過日積月累的學習才能達到最后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熊艷.微課視域下高職語文教學改革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1(06):235-236.
[2]范志云.微課視域下高職語文教學改革的思考[J].今日財富,2020(05):192-193.
[3]朱楓霞.“微課”視域下高職語文教學改革的思考[J].知識文庫,2018(20):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