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立恩
摘要:農業技術推廣離不開社會的發展和農村當地的經濟水平,所以為了增加農民的增收,改善人們的生活條件,我國也出臺了有關農業技術推廣的政策。從取消了農業的稅金再到農業補貼,這些政策雖然增加了農民務農的積極性,但有些任務和策略并沒有達到農民增收的效果,導致農民的收入沒有提升,所以,有關的部門也應當對農民增收的研究進行改進。本文基于農業技術推廣對促進農民增收的作用展開了討論和分析,僅供參考。
關鍵詞:農業技術推廣;農民增收;推廣應用
引言
我國是世界聞名的農業大國,農業的人口數量也比較多,所以,要想增加農民的收入,就要解決現階段“三農”的問題,也可以促進農村朝著城鎮化的道路上發展。根據有關的點差可以發現,我國的農民的收入和城鎮人口的收入還是有一定距離的,如若想要縮短城鎮與農村之間的差距,就要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所以,農業技術的推廣也是增加農民收益的一項重要舉措。
一、農業技術和農業增收的關系
要想全面的建設小康社會,這其中離不開農業的發展,農村地區的人口眾多,但是農村的經濟水平提不上去,農民的收入也是寥寥無幾的,到了最后,小康社會的建設也只是一個建設,無法落實在實際上。所以,為了改善農民的生活質量,提高農民的收入,才會提出相應的鼓勵政策,但是農民的實際工作并沒有預想當中進展的好,雖然農業稅的廢除和農業補貼的下發提高了農民務農的積極型,讓農民能夠減少一些經濟的負擔,但是時代的進步總是快速的,這也讓農民對務農工作的收入產生了放棄,甚至于有些農民開始從事別的行業來增加自己的收入。雖然農民的積極性因為國家的政策而提高,但是大多數的農民文化素質都不高,并且缺乏農業技術的應用和科學技術的指導,還是在用傳統農業的方式進行務農,所以會導致農業的生產收入沒有得到很大的提升。
二、農業技術推廣對農民增收的作用
(一)農業技術推廣有利于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通過農業技術的普及可以大大提高農民的生產效益,提高農民的生產率,從而提高了生產的品質。這樣就可以起到推動農業的經濟發展,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的目的。而農業科技的推廣則是把現階段最新的農業科學技術成果和培育的農業品種,經過專門的技術人員運用到農村的農業生產過程中,從而把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轉化為具有科學技術的,更加機械化的農業生產模式,從而緩解了農村的勞動力不足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同時,農業技術的引用也能夠加強農業的生產效率,從農產品的銷售模式轉變成機械一體化的加工模式,并在加工的過程中提升農產品的價值,擴大了農產品在市場上的占據數量,從而加快了農民的增收,并朝著建設小康社會的發展前進。
(二)農業技術推廣有利于實現農業現代化
農村技術的推廣會在農業的生產過程中引入先進的生產方式與科學管理方法,同時以市場的經營方法為準則,留下傳統農業模式的優勢,并按照農村可持續發展策略加以實現,這就在最大程度上減少了農村所需的成本,降低了農村生產所必需的資源,從而實現促進農村發展與農民增加收入的目的。
(三)農業技術推廣有利于推動農業知識化
現如今,科學技術和知識已經成為了在社會上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在農業生產的過程當中,農業技術的推廣不僅僅只是推廣技術,還是推廣農業的知識。通過農業技術的推廣,也將很多學科的知識進行了融合,并且充分的應用到農業的實際生產當中,從而提高了農業生產的科技和知識,實現了提高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民收入的問題。
三、減少農民增收的原因
(一)農民的文化素質過低
在農村,農民的文化素質低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大多數的農民可能只還有小學或者初中的學歷,并且老年化的現象嚴重。這種現象會導致農民具有根深蒂固的思想,大多都跟不上時代的發展,不愿意去接受現代科技技術和農業的發展,只想要停留在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當中。況且,農民由于文化素質過低,缺乏對農業的基礎知識,在實際的務農過程中對農作物胡亂的用藥和施肥,從而不僅提高了農業的成本,又降低了農作物的質量,也破壞了土壤的結構,讓農藥在農作物上的殘留過多,降低了農民的增收情況。
(二)農民的年齡過大
現如今,我國在農村的務農人員和推廣人員的年齡都比較到,腦海中的思維和知識早已經跟不上時代了,且他們對現代的農業推廣技術了解和掌握都還不夠,也無法滿足對農業現階段的技術推廣的要求。這就導致了推廣的效果不好,知識結構老化,缺乏對新的栽培技術,農機的使用,維護的技術等等都還缺乏了解,就更不用提掌握技術了。這樣下來會導致農村和農民更加的落后,越來越難跟上新時代的腳步,并對農業技術的推廣和農民的增收產生了制約的效果。
(三)農業技術推廣的經費不足
在農業技術的推廣過程中肯定需要大量且長期的資金投入,而現如今的各地政府提供給農業技術推廣和研究的經費比較少,這在很大限度上限制了推廣技術的發展,資金得不到保障,也難以增加推廣人和農民的積極性。并且由于經費較少,對農民的培訓工作也無法展開,無法提升農民的思想,改變農民的務農模式,技術設施就算是有也是形如虛設。另外,農業技術推廣的過程中也沒有固定的辦公場所和設施,這也導致農業推廣人員的工作不能及時的開展,讓新的農業技術因此而擱置,很難進行推廣下去。
四、利用農業技術推廣提高農業增收的策略
(一)提高農民素質,加強培訓力度
因為很多農民的文化素質和思想覺悟比較低,所以各地政府的相關部門可以通過媒體,報紙等途徑宣傳一些有關農業技術的知識,或者定期的邀請農業專業的技術人員針對農民開展有關農業技術的知識講座,可以通過新媒體等渠道向農民宣傳一些先進的農
(二)加大對農業技術推廣的資金投入
資金也是農業技術推廣工作能否得以完成的關鍵手段,因此,如果想要最大限度的發揮農業技術的效果就一定要重視在農業技術推廣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特別是對于農業技術引進的資金投入,各地區政府都能夠按照本地的實際經濟狀況設立專款專用的投資賬戶,將國家下發的費用都放在這里面,以保證政府資金投入的充裕,這樣才能促進政府在農業技術引進中的工作開展,同時也把資金投入落實好,政府就可以在農業技術引進的過程中工作不至于由于政府資金投入的原因而停頓,從而最大限度的保障了其工作能夠順利開展。
(三)對農業技術推廣人員進行技術培訓
對于農業技術推廣來講,它不僅承擔著農民的增收問題,還為農業以后的發展奠定了相應的基礎,一個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能力好壞也取決于農業今后的發展會如何。所以,為了能夠最大限度的保障農業技術推廣的效果,各地政府一定要加強對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技術培訓,并且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培訓方案,讓推廣人員能夠以最快的時間提高自己的素質和技術能力,從而為現代化的農業和農業技術推廣奠定了基礎,并且最大限度的發揮了培訓所帶來的良好效果。此外,為了能夠讓推廣人員積極參加培訓,明確自己身上的重擔,各地政府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推廣人員的薪資,讓推廣人員在這過程中能夠提升自己的能力,樹立良好的推廣意識,為了能夠提高農業的發展和農民的增收而努力工作。
結束語
農民的增收問題是最能直接表現我國農民的經濟水平的問題,這也是我國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過程中一定解決的問題。而農業技術的推廣能夠最大限度的提升農民的收入問題,通過加強農民對新型的農業設備和生產技術的掌握,讓農民在工作的過程中能夠加強對農業的認識,從而保障了農民的利益最大化,通過農業的技術推廣促進了農民的增收問題。
參考文獻
[1]舒龍.淺談農業技術推廣對促進山區農民增收的作用[J].農業與技術,2017,37(20).
[2]官瓊芳.農業技術推廣對促進山區農民增收的作用[J].農業與技術,201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