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宗洋 楊景海
摘要:作為傳統能源行業的典型代表,火電企業具有高污染、高能耗等特征,是開展碳排放權交易的突破口。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提出,我國規模較大的火電企業紛紛加大了節能減排的力度,作為我國大型獨立發電公司之一的大唐國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取得的減排成效尤為顯著。本文以大唐國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為例,探索碳排放權資產價值評估定價機制,以期望進一步促進我國碳交易市場的成熟發展。
關鍵詞:碳排放權、成本法、無形資產、價值評估
一、引言
現今,中國中國經濟正快速健康發展。然而就在伴隨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與此同時由其產生的嚴重工業污染也日趨嚴重。其中,二氧化碳排放作為造成工業污染的重要排放污染氣體成分之一而也是近年造成全球氣候異常快速變化的主要污染原因。我國目前每年的排放二氧化碳平均排放量已經遠遠能夠超出北歐地區發達國家的排放總和。全球變暖氣候持續變化冷暖嚴重威脅著整個人類的健康生存。作為一個有社會責任、有使命擔當的一個世界大國,中國正積極探索采取措施以盡快達到實現節能低碳減排的主要目的。本文通過總結借鑒國內外企業相關評估經驗,研究不同評估方法對碳排放的產權進行估價,為研究制定合理碳權提出一定的建議。在我國碳排放產權交易市場發展如此迅速的背景下,如何積極尋求有效可行的碳排放交易權估價現值定價方法以完善我國碳排放交易的價格定價管理機制,是當前碳排放產權交易工作難點和關注重點。
二、碳排放權的概述
(一) 碳排放權的定義
"碳排放權"的這個重要基本概念最早很有可能起源于"排污權交易",排污權的這個重要基本概念最早認為可能起源美國的著名學者美國首席經濟學家戴爾斯。其在1968年前就已經正式發文指出,碳排放不僅僅是經濟社會的主要代表且還是生態環境和水資源的主要擁有者,其中還可將其中一定量的大氣污染物通過排放權低價出售。碳排放經濟使用權中權利二字是其主要中心,指的是碳的經濟使用權利即合同簽約主體在自然環境氣候資源經濟承載能力限制范圍內依法可以獲得的一種依法可以向包括我國境內大氣生態系統整體排放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等各種類型溫室氣體污染有害氣體的合法經濟使用權利,即一種可以依法確定不同氣體數量的自然環境排放量和不同氣候資源的實際可持續使用量的經濟權利。目前大多數的管理學者對用于控制工業碳排放的企業產權控制應歸屬于何種法定資產產權控制這一類別的這種學術觀點雖然對此表示十分強烈贊同,但對于其具體歸屬于何種法定企業資產控制類仍然存有較大量的學術爭議,這主要原因是由于控制碳排放的產權本身具有多重的資產特性。碳排放資源權益的特征主要包括資源稀缺性、無特定實物資源形態但具有可控性、可持續計量性、效益性。民營企業可以通過直接出售控制碳排放的授權產品來直接獲取一定的收益。
(二) 碳排放權的屬性
目前,關于研究具有大量碳排放的企業產權整體結構及其屬性的相關科學技術研究,大多數的專家學者普遍一致贊同認為具有大量碳排放的企業產權結構只能單獨屬于一類優質資產這一具有科學性的說法,但具體如何研究到底屬于哪一種類型的優質資產,還有人認為當前應全面開展研究深入分析該類優質資產的產權結構及其特性。考慮到能夠控制各種碳排放的知識產權本身一定具有各種碳的可持續性和交易性、排他性、強制性、稀缺性等各種基本特征,因此將其直接作用視為一種整體社會基本生產要素也是合理的,類似于一種社會勞動資本和其他社會勞動力。碳排放使用權僅僅具備一種稀缺資源的大量或部分使用性質,實質上它不但僅僅是一項使用權利,還是一項利用資源。當一個企業沒有辦法獲得一個足夠的控制碳排放的產權時就可能需要不斷降低企業生產量,這樣就會直接導致整個企業經濟效益嚴重受損,所以本文主要認為我們可以將企業碳排放的產權管理視為一種基本生產要素。在未來國內或在國外建立成熟的現代我國管理碳排放債權交易市場后期還價時應將其債權經過價格確認后將其作為資本市場具有交易主體性質的相關金融資產;目前由于我國國內用于管理碳排放的各類債權主要分為產生于國內三個交易項目,其實質價值定義應該是"核證減排量",與固定資產存貨的基本價值定義比較不能完全符合,故此在我國目前應將其債權經過價格確認后將其作為相關固定資產存貨;碳排放不同持有權在具體分析決定產權確認人的產權利益為哪一項固定資產時不能一概而論,而我們還是認為應該仔細研究分析固定產權不同持有人對具體碳排放的不同使用目的再對其利益做具體化的決定。
三、碳排放權價值評估模型的構建
(一) 基本方法
碳排放權對于那些日常主營生產銷售業務收入主要全部都是來源于長期使用大量碳排放化學產物的大型民營企業而言,就是他們從事日常生產業務經營以及管理日常運作不可或缺的一個基本生產要素。在十九大取得勝利圓滿召開的重大歷史背景下,生態環境綠色文明城市體系建設和加快推進低碳生態文明城市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戰略思想觀念正具有積極性地逐漸深入整個低碳文明城市經濟社會的各個環節。在此發展趨勢下,企業必須嚴格執行滿足當前執行國家環保優惠政策所明確規定的國家工業使用碳排放總量控制標準要求。由此,作者首先提出利用所有碳資產中的生產成本模型可以計算并得出擁有碳排放經營權的所有相關限制成本,然后將成本約束限制范圍直接限定在目前國家排碳政策明確規定的經營許可限制范圍內,最后該限制范圍內可以計算并得出排碳企業的最大銷售利潤。該企業利潤對交易企業所有碳排放量的收益導向系數即為每交易單位的所有碳排放量產權于本次交易中最終能夠直接產生的實際收益最大的比值,為該交易企業所有碳排放量產權的內在使用價值。根據分析得到的企業碳排放生產權不同相關經營成本計算公式,結合各個企業當年的實際銷售收入以及具體的經營成本費用,得出各個企業與其他碳排放生產權不同相關的邊際利潤導致函數;以企業碳排放生產權的幾處主要成本來源單位為數據基礎,計算并得出各個企業每年邊際碳排放量對總量的影響范圍,最后可以求出企業碳排放量不同產生的企業邊際修正利潤對企業碳排放量的影響導致函數值也即企業碳排放生產權的內在修正價值,此內在修正價值系數加上其他作為影響企業價格的主要因素的邊際修正價值系數即可以構成企業碳排放生產權的真實內在價值。
(二) 變量選取
不充分考慮長期固定生產成本條件下企業技術水平和較長時間生產價值對企業碳排放價值權重的變動生產成本的直接影響,企業Ace可能的成本來源主要有三個:
1.企業因開展生產經營需要活動產生的多余的碳量超出經營許可使用范圍內的多余碳排放量并且在國際碳產權交易市場上通過購買獲得相應的多余碳排放量和權益所花費的生產成本;
2.企業由于采用引進新型節能生產管理技術和為提高自有碳的生產使用管理效率所需要減少的因自有碳排放量所消耗的經濟成本;
3.企業在收取采用新型節能減排生產技術和其在交易市場上非法購買自有碳排放使用權以上兩種處罰措施之后,仍征收超出了本法規定適用范圍的因碳排放量所應追繳的行政罰金,因此Ace也可以被分解定義為: ?Ace=Cr+Cb+Cf
Cr 是同類企業為有效提高總體碳資源使用率、減少總體碳排放量,采用新型能源節能低碳減排技術生產所需要耗費的財務成本;cb規則是同類企業因自身實際生產經營需要,于我國碳交易授權市場上所進行相關碳排放量授權產品交易活動所需要耗費的財務成本(實際交易價格與企業相關產品交易額的費用之和);cf規則是同類企業若在實施以上兩種處罰措施后,仍不得超出上級政府的規定限制性碳排放量所需要繳納的行政罰金。假設一個企業每年減少的廢氣排放量與各種與之密切相關的企業成本關系呈現非線性向量關系,則: Cr=Er*c
Er 就是也即是其文中所指某一單位經營企業的整體生產經營實際成本用于減少總燃放排量,c即是也就是其所指某一單位經營企業用于減少總燃放排量的生產實際成本。在短期安全低碳生產企業經營管理條件下,企業的實際超額生產計算碳排放量和計算投入量每個數值平均應當最少不得超過小于生產參與者向國家無償進行土地合理分配、向其他任何一個地方無償投資購買、超額生產計算的碳排放量三者之和)
(三) 估值模型的構建
聯合上述計算公式,即:通過求解計算出一個單位年的碳排放量后所產生的一個邊際修正利潤(L 對于 ET 的導數),即為一個碳排放生產權的內在修正價值,內在修正價值系數加上其他所有影響產品價格變動因素的邊際修正收益系數即可以構成一個碳排放生產權的真實內在價值(V)。根據上述計算公式,即可準確計算我國碳排放所有權的實際價值。
四、大唐國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601991)中國碳排放及股權資產價值風險評估報告案例效果分析
(一)企業碳排放的現狀
根據2016年以及國際發展節約能源署近日正式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2017年中國期間我國民用電力行業總體大氣污染碳排放控制總量已經占到了近年全國工業總體大氣碳排放的48.6%,可見目前我國民用電力行業一直保持有效的控制水平。2018年起,大唐大型國際清潔再生能源商用裝機機組的市占量同比22%,較前年同比大幅增長了13.2個行業季度點的百分點。
(二) 排放權價值的確定
1.利潤率是計算器的函數。大唐國際能源工業國際主要以國外進口天然原煤以及石油燃氣作為生產火力發電機的主要燃料。2018年上半年一季度數據預計5月全國人均以上勞動煤炭和可再生能源農副產品工業總產量同比增長預計高于全年增長為36.8億噸,同比上年預計增長4.5%,全國人均以上煤炭再生能源產品消費量同比上年預計增長1%。煤炭金屬化工產品同比價格穩中有降煤價繼續平穩上漲,全年12月全市各類煤炭化工產品價格均價同比價格漲幅幅度預計回落為558.5元/噸。根據大唐當年電力能源國際2018年度半年度財報,其中該行業公司預計全年用于主營業務生產以及銷售業務中的主營銷售收入預計全年平均累計最高最多達9228228.5萬元,其中當年統計全國十大大型電力行業公司主營生產銷售收入8197652.2萬元,占比88.83%,上升10.82個基本百分季度平均累計1個百分點;根據大唐公司預計全年用于主營生產銷售業務征收管理費和經營成本費的銷售收入全年累計最高達7844655.9萬元,上升9.6個基本百分季度平均累計1個百分點;由于企業實際擁有的減少碳排放財產權主要還是來源于當地國家無償對外分配的銷售額度,外購產品成本同比降低幅度可以通過企業減少增加碳排放增值財產權累計實際對外交易單價購入支出單價與通過企業對外交易實際對外購入的產品減少增加碳排放量的購入成本支出乘積共同綜合進行計算成本分析可以得出,比如2018年北京企業減少增加碳排放增值財產權累計實際對外交易購入單價由于試點關鍵資本交易市場每年企業累計實際對外成交量大約為5093萬噸,累計實際對外成交購入額度約估計為11.8億元,碳排放增值財產權累計實際對外交易單價購入支出單價計算成本支出可通過近似計算綜合估測為23.17元/噸;由于節能低碳減排試點關鍵技術產品工程更新投入成本支出計算成本主要由行政事業編制單位更新改造工程投入支出成本與通過企業交易實際對外交易購入減少增加碳排量的成本乘積共同計算綜合構成,據秦少俊等的相關數據分析研究,火電生產企業每年二氧化碳技術減排投入成本估計為234.2元/噸。
綜上,企業2018年的平均利潤增長函數定義為:R=P×k×u-m×u-At×c-Cb-AC
(三)碳排放權價值計算
近年來,大唐面向國際切實深入貫徹了黨和國家環保部多次提出的堅持綠色發展低碳驅動經濟社會發展指導理念。截至2018年,累計有效減排降少成功減排尾氣排放總量國際標準中的二氧化硫68.11萬噸。根據對比權重計算得出的其綜合節能減排的效率約算值為12.97%。最終計算得到2016年大唐地區碳排放使用權最有價值的企業取得數值計算范圍如下為(190.75,224.13)。經過綜合分析并考慮我國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宏觀形勢的不斷復雜變化、能源價格的不斷浮動及有效減排能源成本的不斷變動等多種因素,我們可以1認為該能源價值比的評估計算方法應當具有一定的科學合理性。當國內經濟發展形勢日益惡化時,能源的產品價格便必然會發生相應性的上漲,企業在很大一定程度上會大大減少了對能源的大量購買,從而大大減少國內溫室污染氣體的大量排放。當國內二氧化碳等主要溫室污染氣體實際排放量不斷減少時,企業的節能減排管理難度也隨之不斷增大。此外,碳排放財產權還是來源于地方政府的無償資源分配,由于目前大唐能源國際公司受到發達國家關于碳排放財產權保障政策的大力支持,其節能減排后的成本已經得到了進一步的大幅縮減,進而導致使其企業生產成本大幅度降低。所以,大唐符合國際的大氣碳排放所有權市場價值就是處于目前國內清潔利用能源產業發展重點項目的實際成交量和價格調整區間內的也是合理的。
結論
我國近年大氣污染碳排放交易市場發展活躍,交易量與拍賣數據實際交易額均每年增長幅度同比增加,但仍依然普遍存在著交易數據實際交易不穩定、交易價格短期之內波動較大、排污管理服務信息收費數據管理費用標準較低、數據實際交易信息透明度和實際交易數據準確度嚴重不足等突出矛盾問題。只有穩定的產權市場資本價格體系建設才能有效率地培育健康的產權資本交易市場,碳排放商品產權交易資本市場的健康和和諧可持續發展必然也就離不開明確的資本市場價格碳排放產品所有權交易風險評估定價標準評估管理機制,亟待盡快建立一個切實可行的市場價值風險評估體系模型。本文主要選取北京大唐能源國際公司作為一個實務設計案例,驗證了本文采用碳排放量加權模型價值計算模型的正確合理性,檢驗了本文模型價值計算分析結果的正確可行性。結果表明這種分析方法通常是可行并非常有利于實際操作的。但是,由于我國碳排放政策交易市場尚未成熟以及市場案例交易公司內部環境監測數據及時披露的制度局限性,無法及時獲取交易市場具體、詳實的外部交易環境數據和市場案例交易及及充分的內部環境數據,故而最終交易結果與真實情況之間很有可能還會存在些許差距。因此,未來我們研究企業過程中還可以通過一些細化方法使得企業利潤變動函數計算公式變得更具體和準確性。同時,在實際市場評估中,要通過充分考慮其他各種可能直接影響我國碳排放資產權指標價格的重要因素,改進該指標價值點的評估機制模型以有效適應日趨成熟的我國碳產權交易市場,使我國碳排放資產權價格定價評估機制變得更具市場合理性。此外,隨著當前我國全球碳交易金融市場的日趨成熟,碳排放收益權除了已經具備作為無形資產的基本特征,很大有可能未來會逐步清晰展現作為金融資產的本質屬性。本文的研究成果希望能夠為我國碳排放企業權益的定價理論提供部分理論依據及一些相應的政策建議。不過,價值風險評估管理模型只針對企業劃分了作為企業無形資產的所有碳排放碳產權,要更好適應日新月異、不斷急劇變化的全球碳產權交易市場,還是必需對企業價值風險評估管理模型不斷加以創新改進和不斷完善。
參考文獻
[1]張彩平,肖序.國際碳信息披露及其對我國的啟示 [J]. 財務與金融,2019,( 03):77-80.
[2]苑澤明,李元禎.總量交易機制下碳排放權確認與計量研究 [J]. 會計研究,2018,11:8-15+95.
[3]肖序,趙雅敬 . 排污權交易會計處理不同方法比較 [J]. 財會月刊,2018,( 15):57-59.
[4]周志方,肖序 . 低碳經濟下企業碳會計體系構建研究 [A]. 中國會計學會環境會計專業委員會 .“環境會計與西部經濟發展”學術年會論文集 [C]. 中國會計學會環境會計專業委員會,2017:8.
[5] 張鵬 .CDM 下我國碳減排量的會計確認和計量 [J]. 財會研究,2019,( 01):39-41.
基金項目
本文為遼寧對外經貿學院2020年校級質量工程“資產評估專業教學資源庫項目”(項目編號:2020ZYJXZYK03)研究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
劉宗洋(2000.01-),男,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人,遼寧對外經貿學院會計學院2018級資產評估專業本科生,主要從事資產評估研究。
楊景海(1970.6-),遼寧岫巖人,遼寧對外經貿學院會計學院教授,管理學博士,研究方向:資產評估、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