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電氣自動化技術教學改革與提高教育質量和專業人才培養具有十分密切的聯系。只有進行教育改革以及實踐創新工作,才能進一步培養更多的專業人才,助力我國電氣自動化的發展。在此基礎上,本文主要進一步介紹了電氣自動化教育的現狀,然后分析了電氣自動化技術領域的教育教學改革措施,以研究電氣自動化的實踐創新方法,希望能夠為電氣自動化技術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電氣自動化;專業教學;改革措施;實踐創新
1 電氣自動化專業教學現存問題
1.1 教學資源與教學發展需求不符
在電氣自動化專業教育教學過程中,實踐教育是決定電氣自動化專業人才質量的重要因素。為了能夠進一步有效促進社會發展,滿足社會對電氣自動化人才的需求,目前高等院校相繼設置了電氣自動化專業,但由于學校資源、課時等諸多因素,電氣自動化實踐教學投入相對較少,建設時間慢,無法在一定程度上滿足需求。特別是在電氣自動化領域,科學技術正在迅速呈現現代化發展,用于電氣自動化實踐的教育設備正在慢慢現代化,專門高等教育機構的教育資源相對匱乏[1]。
1.2 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銜接不足
由于電氣自動化技術職業教育的內容,不僅包括相對應的理論知識,同時還包括學生的實踐教學和實際操作。盡管電氣自動化技術職業教育的某些方面發生了變化,但教學的實踐內容和理念仍然基于傳統的教學理念。教學內容和信息技術與學生未來發展趨勢也存在差異,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學生實踐和開發的機會,同時也妨礙了學生適應現代化教學的內容和過程。電氣自動化技術教學理論知識過多的主要原因是:教育體系的內容和傳統、教材和資源不足、信息技術與發展領域缺乏相關的教學內容,學生缺乏實踐和實踐機會。很少有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和綜合能力的實踐內容,這些因素最終導致教育內容和發展的差異,影響教育的質量和效果。
1.3 校企合作未深入進行
高職院校電氣自動化人才的培養在很大程度上直接關系到電氣企業和社會的發展。因此,企業和學校之間的合作應當符合人才培養的規律。這種學校合作模式的成功主要取決于學校合作的有效實施。高等教育機構與企業之間合作中涉及的主要問題之一是,高等教育機構與企業簽署了人才培養戰略,但沒有繼續對其進行后續跟進工作,這使得校企合作工作僅僅處于表面。高等教育機構受制于傳統教學理念,行政氛圍相對較為濃厚,不愿與企業之間進行積極合作,所存在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校企合作進程的實施。
2 電氣自動化專業教學改革措施
2.1 全面提升教學合理性
一般來說,有關院校會在電氣電子基礎知識、電氣控制、理論知識等多個領域保持連續性的基礎上,積極探索電氣自動化技術教學內容的合理性和連續性。通過進一步有效建立不同電氣實驗的教學后,需要給出針對電機的結構和材料參數的表示。在這一階段,相應的電氣自動化專業技術教育內容也能夠進一步融合材料參數、材料性能、實驗參數、設備質量等等,以進一步充分保證電氣自動化技術教育的合理性和連續性,同時實現并徹底完善電氣自動化技術教育教學內容。
2.2 增加教學綜合性及設計性
為了能夠充分整合現代化高分子材料的發展趨勢以及高校實驗教育的內容,有必要進一步充分考慮相關專業的就業和社會適應情況。因此,必須改進實驗教育的整合和設計,以便進一步從根本上提高實驗教育的質量和學生的能力。實驗教育的綜合性主要是指學生在教學的影響下能夠進一步充分有效地運用知識和技能,而實驗教學的設計一般是讓學生在教師的總體指導下,根據自己的能力和特點自由選擇不同的實驗課程[2]。
3 電氣自動化專業教學實踐創新
3.1 聯合校企實現教學實踐
在培養學生時,不僅要向他們傳授適當的知識和技能,還要為他們的成功和就業奠定基礎。在結合高校在電氣自動化技術方面的教育資源和理論知識的同時,學校也需要增加對畢業生崗位的需求,從而為學生提供廣泛的自動化軟件實踐課程,校企之間的合作是相對優秀的實習平臺。同時,進一步將相關學校的理念和教學方法融入到企業實習教學內容過程當中,并為學生提供相對應的實習機會。在這個階段,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特點選擇相對更合適的就業指導項目。最后,在實習結束時,學生通過向學校提交實習報告,并獲得相應的學分。此外,校企的聯合教學可以通過幾種方式進行:(1)工作室培訓項目實施開放的教學方法,本質上允許教與學的融合。校企聯合培養人才打基礎;(2)成立學校合資企業時將公司融入校園,從根本上進一步有效減少學校與公司之間生活來源的不足。在這個階段,學校應該是教育的主體和基礎。通過商業模式實現教學計劃和教學目標,將實驗教育納入學校的聯合教學,以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實驗教學,從而組織有針對性的學徒和培訓;(3)通過實驗項目強化學生的創造力和創新精神,充分考慮電氣自動化現代實驗教學的趨勢和效益,以培養其創新能力和專業技能[3]。
3.2 建設電氣自動化專業實訓室
高等教育機構大部分存在缺乏資金和基礎設施建設,一些民辦高校培訓室的建設不符合實際教育培訓需求。隨著當下智能化建設的不斷發展,電氣技術逐漸走上了一條新的道路:為了能夠進一步適應當前社會的發展需求,高等教育機構必須建設適應時代發展的實訓室。首先,在電氣控制培訓室上。電氣控制實訓室的教學任務主要是對學生進行電氣傳動控制、電氣工程和電氣自動化方面的培訓,使他們在實訓室進一步加深理論和分析知識。幫助學生更好地體驗培訓;其次,建設可編程控制培訓實驗室。可編程控制器培訓課程的教育任務是在整個自動化和機電領域補充可編程控制器的實驗培訓。目的是通過進一步訓練有效激勵學生,給他們行動的勇氣,加深他們的知識。使他們能夠更好地掌握電氣自動化的理論知識和技能,進一步加強相關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他們解決問題、分析問題和識別問題的能力[4]。
3.3 實施一體化教學
在高校中,電氣自動化專業教師在一定程度上會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更多地強調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結果,在實踐過程中,他們未能有效地將實踐技能和理論知識結合起來。通識教育符合電氣自動化職業教育的規律,從而進一步有效提高學生的整體職業技能,促進學生面向專業和就業發展,體現教育活動的開放性和應用性。綜合教學使電氣自動化專業的學生能夠學習和提高他們的工作的整體質量。高等教育機構也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創造創新的教學模式,加速教育一體化,應用互聯網技術創新教學設計,使其擺脫僵化的模式,靈活調整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路東興. 立足職業技能競賽,促進高職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教學改革[J]. 天工, 2019(10):67-67.
[2]曾令培, 楊健, 張廷婷. 基于智能農業的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創新研究[J]. 教育教學論壇, 2020, No.463(17):150-151.
[3]楊海柱, 王玉梅, 王福忠,等. 專業認證背景下的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培養方案的改革與實踐[J]. ?2021(2019-2):145-147.
[4]劉麗芳, 段彥婷, 王春如. 高職院校技能大賽與教學模式改革深度融合的研究與實踐——以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為例[J]. 教育現代化, 2019, v.6(73):50-51.
個人簡介:唐珊珊1982.8 女 安徽宿州 漢 碩士 講師 安徽職業技術學院
研究方向:機電一體化,電氣控制及自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