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秀娟
作為語文教學的核心手段,學生對文本的閱讀質量決定了語文課程的教學質量。泛泛而讀,粗略了解文章內容的淺閱讀較之對文章思想、情感體悟有更高要求的深度閱讀,顯然后者更受歡迎,更值得在平時教學中推廣和運用。鑒于此,教者需要積極探索,深入研究,以尋求更有效的深度閱讀教學策略,更好地為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服務。以下為本人結合日常教學實際歸納出的幾點要領,用深度閱讀的視角帶領學生在深入研究文本之路上同行。《金色的魚鉤》是部編版小學六年級下冊的一篇略讀課文,但其創作背景特殊,遣詞造句平實而又能緊扣人心,是不可多得的開展“深度閱讀”的好課文。
一、以作品背景為依托,剖析主題思想
一篇好文章的問世,離不開作者創作時的歷史背景、社會秩序、政治制度、文化氛圍等因素。一篇作品的背景信息,可以稱作是深入了解全文的“敲門磚”。關注這些信息,可以使學生對作品的興趣變濃厚,解析作品的起點更高,深入解讀的方向更清晰,更容易產生情感共鳴。
在學習《金色的魚鉤》時,筆者先向學生們介紹了與這個故事相關的歷史背景:中國工農紅軍被迫實行戰略性轉移,爬雪山、過草地、渡激流、越天塹,在無比艱苦的環境下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譜寫了人類歷史上一部偉大的革命英雄主義壯烈史詩。故事背景的介紹,為學生建立了閱讀這篇課文的情感基調,更容易準確把握文章主題思想。
二、以語言風格為抓手,體悟作品內涵
想將深度閱讀進一步推進,還離不開對作品語言風格及寫作特點的推敲。許多作品有著獨樹一幟的語言特點,從而產生普通作品不可比擬的文學價值。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多引導學生關注文章寫作特點,留意文中的語言藝術,便能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其中,有利于深度解讀。
《金色的魚鉤》一文用白描的手法,對文本中人物的外貌、語言、神態、動作以及心理活動進行了細致的刻畫。“背有點駝,……臉上布滿了皺紋。”“他坐在那里捧著搪瓷碗……嚼了一會兒,就緊皺眉頭硬咽下去。”……沒有華麗的辭藻修飾,沒有生僻的詞匯堆砌,作者用簡單平實的語言塑造了一位英雄的形象。教者在課堂上與學生一道反復朗讀,于平實的語言中品出偉大,從而幫助學生深入了解人物形象,感悟其精神品質。
三、以邊讀邊思為主調,培養閱讀習慣
小學階段的學生,一般難以一下子找到文本的內涵。任何新的發現都離不開思考,勤思考能使學生思維更活躍,還能為他們叩開深入理解文本的大門。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多多引導學生深入思考,避免總是浮光掠影,要增加思考的深度,只有對文中別具匠心的詞、句理解深刻,才能最大限度挖掘出文本的主題。
《金色的魚鉤》一文中有不少值得學生細細品讀的語句。“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攏眼,其實,這些天他比我們瘦得還厲害呢!”“他摸摸嘴,好像回味似的……”這些再普通不過的字眼,組合在一起,便成了一支贊歌。教者在引導學生關注這些重點語句時通過反復朗讀、做批注等方式梳理內容、理解文本。用朗讀體味人物情感,用批注表達內心感受,用交流再現真情實感,為學生今后閱讀善于“邊讀邊思”打下基礎。
四、以語句分析為載體,體會深刻意蘊
提高學生閱讀素養,增強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有效方法就是深度閱讀。閱讀過程中,引領學生與作者、作品產生共鳴是很重要的。對精妙的詞句進行細細品讀,理解其中深刻的意蘊,挖掘出耐人尋味的內涵,就能打開深度閱讀的突破口,為深度閱讀鋪路。
《金色的魚鉤》中有這樣一句話:“我端起搪瓷碗,覺得這個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邊。”這一句簡單的話,卻五味雜陳。教者在教學過程中啟發學生思考,仔細研讀這句話,鼓勵他們將長征故事背景與自己的日常生活經驗相結合,主動表達自己的見解。有學生認為是“我”覺得愧疚,有的學生說是“我”為知道了班長的秘密卻不告訴大家而自責,有人說是大家感到前路更加艱辛而沉默不語……各抒己見的交流碰撞中,文本的情感得到一次次升華,學生對文本的理解也更進一步。
五、以個性體驗為特色,輔助深度解讀
在語文閱讀教學實踐中要重視學生的個性理解與體驗,強化學生主體意識,是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中著重指出的。因此,在深入理解文本的時候,教師要注意關注學生個性,避免照本宣科、千篇一律、填鴨式地強行灌輸主題思想。課堂熠熠生輝的關鍵就是個性化鑒賞,多元化解讀。
《金色的魚鉤》中有一句“我們的精神特別好,四處去找野菜,拾干草,好像過節似的。”讀到這句話時,有學生提出質疑:“為什么那么艱苦的環境中還能如此高興?”教者沒有對這名學生看似幼稚的問題忽略掉,而是順勢引導學生思考:是什么樣的事情使得我們有了精神?樂觀的情緒來自何處?這樣一問學生們便有了各自的見解:前路可期,充滿陽光;見班長精氣神足,心中有底;經過千難萬險,看到曙光,輕松愉悅……
綜上所述,小學階段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初步形成的階段。用深度閱讀的方式帶學生品讀文本,不僅能夠豐富他們的底蘊,還能夠在他們心中根植真善美的種子,為他們一生的語文素養打好基礎,促進小學階段的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洪小蜜.探究摘要策略 助力深度閱讀——以統編版小學語文中高年段教材為例[J].中小學教學研究,2021,22(05):24-28.
[2]葛曉敏.小學語文深度閱讀教學研究[J].教育藝術,2021(07):47.
[3]陳艷.小學語文深度閱讀的思考與探索[J].江西教育,2021(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