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春
摘要:農業的發展離不開水利工程的建設。分析農業節水灌溉規劃與水資源空間均衡。設立規劃目標,建設規劃原則以及制定規劃方案,計算水資源負載指數,構建復合空間均衡分析模型,并利用度量法實現水資源空間均衡分析。實驗結果表明,計算出來的空間均衡系數都接近于標準的分析系數,表明對水資源空間均衡分析效果較好。
關鍵詞: 農業節水; 水資源空間分布; 均衡分析; ?灌溉規劃
引言
農業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和推廣,不僅可提高農業生產效益,還能實現對農業產業結構的合理調整和優化[1]。節水灌溉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農業灌溉用水緊張的局面,在保障農業增產和推廣農業新技術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節水灌溉技術的重點在于降低水資源損失,最大程度地提高灌溉效率。因此,很有必要深入探討農業節水灌溉技術的推廣及應用策略。
1農業節水灌溉技術的推廣及應用
1.1設立規劃目標
對于農業節水灌溉規劃,需要依據實際情況,建立對應目標和原則結構。可以根據 ET 的控制標準,編制農業節水灌溉規劃,通過更改相關的灌溉面積、調整傳統的灌溉手段,并且在原有的基礎上實施節約農業用水以及優化種植結構等措施,以此來滿足不同階段的農業灌溉需求,從而樹立更為靈活的規劃目標。首先,可以從減少地下水開采、合理利用現有水資源等方面開始分析,目前階段,我國提倡可持續發展的社會目標,農業灌溉也要遵循這一目標。建設合理的循環用水結構,在有限的水資源調配空間之內,將其價值發揮到最大,并且形成循環用水的結構,進一步提升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強農業用水的現實效益,以實現水資源的高效利用。在這樣的規劃目標下,不僅可以更快地完善可持續發展的農業用水結構,還能夠減少綜合農業用水以及耗水的總量,形成資源性節水的體系,優化轉移為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改善的可利用水資源量。
1.2 因地制宜推廣節水技術
我國農業生產過程中的節水灌溉技術具有多樣化的特點,主要包括步行式灌溉、噴灌和微灌等,但每種灌溉技術的應用范圍不同。我國地域遼闊、地理情況復雜,要在農業生產中立足具體情況選擇與當地情況相適宜的灌溉技術,在節約水資源的同時,提升農業產量。
1.3 加大宣傳力度推廣農業節水灌溉技術
我國屬于農業大國,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口數量不斷增加,社會需求也逐步增加,因此農業生產須適應社會需求的增加。為了有效提高農業產量,需大力推廣農業節水灌溉技術。我國農業灌溉歷史悠久,人們已經形成了傳統的農業灌溉思維,因此要在農業節水灌溉技術推廣過程中要加大宣傳力度,使人們充分認識節水灌溉技術的優勢。政府部門要發揮主導作用,與水利和農業等部門互相配合,推動農業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與推廣。可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進行多角度、多層次的宣傳,使農民群眾每天都可以接觸到與農業節水灌溉技術有關的信息。
1.4建設規劃原則
在設立好規劃目標之后,需要依據對應的目標和平遙縣實際的農業發展情況,制定相關的規劃原則。首先,在原本農業種植結構的基礎上,需要重新統籌以灌溉紅線和耗水紅線為主要限制條件的目標結構。這部分主要是將平遙縣的農業水利建設分為灌溉部分和消耗控制部分。依據原本灌溉的基礎水量制定實際的灌溉標準,在這個標準的范圍之內進行消耗水量的管理和控制,以此作為基礎規劃原則。其次,在設立基礎規劃原則之后,需要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以及降水情況,再結合種植作物的種類,進行深層次規劃原則的建設。可以采用滴灌、噴灌等方式實施灌溉,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盡量節省水資源。然后,在種植結構調整的過程中,還需要遵循聚集節水的原則,將同種類的農作物規劃在一個區域進行種植,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會提升節水灌溉的效率和質量,同時減少對應的工作量。
1.5 促進節水設備產業化發展
目前,我國仍然存在節水灌溉技術落后的問題,同時產業支撐體系和管理服務保障體系不相適應,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節水灌溉事業的發展。需對生產制造和供應節水灌溉設備的方式進行改革,實現規模化生產,將節水灌溉設備生產、銷售、服務全過程納入產業化軌道,并結合市場經濟發展對其提供一定的扶持,實現科研和生產的緊密結合,使節水灌溉設備朝著產業化和規模化的方向發展,在提高其檔次的同時增加經濟效益。
2水資源空間均衡分析
2.1水資源負載指數的計算
在進行水資源空間均衡分析之前,需要先了解平遙縣農業的實際發展情況,再確立水資源的負載指數。水資源的負載指數通常是指水資源的分布情況以及對應的負載程度。一般情況下,它可以很好地反映水資源時空分布、應用范圍以及開發的難易程度。利用所獲取的相關數據信息進行均衡值的分析研究,同時作出對應的評價。負載均值的計算公式為:H =(s -3g)x1%+ k ( 2)式中,H為負載均值; s為應用程度; g為范圍指數;k為均衡比值。通過以上計算,得出實際的負載均值。然后通過以上分析計算,得出最終的負載指數。將這個數值作為農業灌溉的基礎標準,添加在規劃方案之中。然后,制定對應的水土資源匹配程度。農業水土資源的匹配關系是由實際的系數來表達的,并且代表著平均公頃土地水資源的用量,同時也反映水資源與農田的相互匹配程度。水土資源的匹配系數越大,表明該區域的水資源儲備量越豐富,反之,匹配系數越小,表明對應的水量越少,在這樣的背景下,越不利于農業的進一步發展。因此,需要使匹配系數與負載指數相互均衡,才能夠更好地實施農業灌溉活動。
2.2度量法實現水資源空間均衡分析
在完成復合空間均衡分析模型的構建之后,需要利用度量法實現水資源空間均衡的具體分析。首先,度量法對需要規劃的區域進行數據信息的初期獲取,然后,再利用這些數據信息進行分層次地均衡處理,以此來達到最終的分析目標。通過度量法對水資源的空間配置結構進行劃分,分別為空間調配基礎層、空間分布處理層、總調配層。這3 層分別反映農業水資源空間分布以及處理所呈現的一種靈活的狀態,可以進一步提升水資源調配分布的效率和質量。
結語:
社會經濟快速發展背景下,農民隨著節水意識的提高越來越重視農業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農業節水灌溉技術的推廣應用對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具有重要作用,應加大力度進行節水灌溉技術的研究、推廣和應用,實現農田灌溉效益的最大化,促進農業生產與經濟增長的協調發展。所以,近幾年來,此地區利用科學的方法制定灌溉規劃,并通過較為全面的方法對水資源的空間均衡情況進行分析,以此來提升平遙縣總體的農業發展水平,完善農業水利結構,增強對應的發展競爭力。
參考文獻
[1]王麗芹. 臨沂市農業節水灌溉建設實踐與思考[J]. 山東水利,2020( 12) : 69-70,75.
[2]李剛發. 新疆農業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現狀及分析[J]. 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20,49( 12) : 27-28.
[3]喬鵬,王嵐. 基于 ET 的農業節水灌溉規劃[J]. 水利科學與寒區工程,2020,3( 6) : 162-164.
[4]李倩文,左其亭,李東林,等. 新疆水資源開發利用的空間均衡分析[J]. 水資源保護,2021,37( 2) : 28-33.
[5]潘陽. 基于基尼系數的河南省水資源空間均衡分析[J]. 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20,49( 10) : 36-37.
[6]鐘淇. 綠色經濟時代西北農業節水最優規劃數學模型應用[J].山西農經,2020( 8) : 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