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碧瓊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創設和諧的教學氛圍,有效地構建愉悅的教學情境,使教學內容深深地觸及學生的心靈深處,引導學生把學習新知的壓力變為探求新知的動力,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主要手段。因此,課堂教學中的“導入教學”這一環節便日益重要起來。成功的“新課導入”能迅速安定學生的學習情緒,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成功的“新課導入”能激發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為整堂課的教學打下良好的學習基礎。
下面結合本人的教學實踐,針對“導入”這一環節,談談本人的一些體會。
一、開展多種問答活動,找到新的語言知識的生長點。
在以傳授新的知識為主的課堂教學中,應先安排3—5分鐘的口語復習時間,采取多種問答形式,針對實際情況進行問答。如老師可以問:“Who’s on duty today? Are ?we all ?here?”然后由當天的值日生回答,也可以由教師問一些問題由學生來集體回答。這種形式靈活機變,內容豐富不受課本的限制,對學生來說也是一種新的挑戰。在問答的過程中,能使他們的情緒緊張而興奮,迅速地進入英語角色,沉浸在濃厚的英語氛圍中,做到既練習自己的口語,又能幫助別的同學復習舊的知識同時還蘊藏著新知識的支撐點,可謂一舉多得。
二、將游戲引入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學生一開始接觸英語如同走進了一個嶄新的語言世界,對于在這個完全陌生的世界學習,在學習中采取何種態度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學生對這種語言的喜愛程度。如果能讓學生敢于大膽開口,各抒己見,主動積極地 參與到活動中來,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英語必然會使學生對英語產生濃厚的興趣。活潑,好奇是小學生的天性,將游戲----學生最喜愛的活動形式引入課堂必然會受到大多數學生的熱烈歡迎。在導入新內容“字母W、X、Y、Z”時,我設計了這個游戲:“Find ?friends”.先把A-V字母卡分給學生,出示五座小房子,說明他們是A、E、I、U、F(把這些字母貼在房頂上),然后讓學生按讀音規律找出A、E、I、U、F的好朋友,并把他們邀請到自己的小房子里做客(把這些字母貼到相應的房子里),再告訴學生還有四個字母也想參加字母們的聚會,你們想認識他們嗎?這樣很自然地把學生引入下階段的字母教學中。
三、創設各種情境,讓學生迅速融入英語學習的氛圍中。
對話是在一定情境下的連貫,沒有了情境,對話也就失去了意義。在傳授新知識前通過創設一定的情境來呈現對話內容,既真實又生動,對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新的對話也有很大幫助。新教材英語的最大特點就是口語化、生活化。教材安排了大量的情境來呈現對話內容,如購物、打電話、問路等,內容接近生活且篇幅短小,有的學生學后可以直接用于生活。
如教打電話這一課,我預先準備了兩個玩具手機。隨著鈴聲的響起,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對話表演開始了。像這一把日常生活場景搬進課堂,讓學生在交際中表情達意,對“演員”來講他們也是很光榮的,老師的信任與表揚,使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更高,興趣更濃,態度更認真,效果也更好。而大部分“觀眾”在視、聽、說的同步“表揚教學”中也能充分享受學習語言的快樂,這也極大的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發他們更大的學習熱情。
四、充分利用各種現代化教學手段,讓多媒體將孩子們引入知識的殿堂。
當今世界,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多媒體在課堂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多媒體教學的主要特點是形象、直觀,形式多樣新穎,非常適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將它作為新課的導入辦法,也越來越收到老師的歡迎。就如教學“In the zoo”內容時,如果點擊In the zoo”按鈕,就進入“動物園”的場景,各類動物活靈活現地呈現在眼前,只要用鼠標隨意點擊動物,相應的單詞就會出現在動物的“氣泡”中,讀音會通過揚聲器傳出。學生可以看看單詞和音標,聽著標準讀音來學習單詞。如果選擇了對話按鈕,再選中某種動物,如Monkey,耳機里就會傳出Monkey和Elephant的對話。由此導入對話的教學,學生興趣盎然。
五、讓故事進課堂,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欣賞力。
洛克說:“教員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學生注意。”故事導入法的魅力正在于。講一個鮮為人知、充滿懸念而又扣人心弦、富于哲理的故事導入新課,會令學生全身心導入新課,又能啟迪學生的心智,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欣賞力。生動形象的語言可以喚起學生的注意 ,假如在教學“colors”這課時,我先給出示一只可愛的猴子,告訴他們這只棕猴子是個賣水果的。再問他賣些什么水果呢?這時,學生的積極性完全被激活了,爭著搶著要說出自己的猜想。有的同學用中文說:蘋果、梨、西瓜,有的用英文說apple、banana等。我一邊肯定著學生的回答:Yes,he sells apples ,bananas and oranges,一邊拿出了蘋果、香蕉和桔子,自然地引出red apple ,yellow banana ,green orange三種事物,red,green,yellow這三種顏色學起來也格外地輕松。
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還可以通過圖片、實物、等方法來導入新課,但不管采用哪種方法,都應嚴格遵循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符合教學原則,切忌生搬硬套,脫離實際。同時,也不應為創設而創設,被學生牽著鼻子走,從而影響課堂教學的實效。
“課堂導入”是教學的起始階段,如果在這一環節就能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每堂課英語學習都能順利“入門”。那么,我們相信,之后學生的學習將會更主動,更自覺,更見成效,教師的教學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