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瑾儀
摘要:在學前教育階段,家長以及老師在學前階段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但目前多數幼兒園對于園內的景觀及環境設計的重視程度有限,甚至在環境景觀設計上存在諸多缺陷,這無疑阻礙了幼兒身心健康的進一步發展。通過創設具有一定教育意義且富含多元文化的幼兒園景觀環境空間,能夠有效推動教育教學理念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幼兒,為幼兒提供更為舒適的學習、生活環境,也為教師的教學活動開展提供更為良好的空間平臺。
關鍵詞:幼兒園環境;景觀設計
0引言
幼兒園作為開展學前教育的主要實踐載體,幼兒的成長及發展都能夠在幼兒園的戶外環境中得到潛移默化的發展。因而可以說,幼兒園的環境及其景觀設計即具備自然屬性,同時也具有一定的社會教育意義。通過對幼兒園環境及環境及景觀設計的研究,在幼兒園環境及景觀設計中滲透當前學前教育理念及思想,使之能夠在幼兒精神層面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學前期幼兒,從而推動其身心健康發展。
1研究背景及意義
當前多數幼兒園,在幼兒戶外設施建設上略顯簡單,幼兒園的環境以及景觀更多的是停留在園區地表鋪設塑膠跑道以及在園內簡單安裝娛樂設施。可見,目前多數幼兒園管理者對于園區內的環境以及景觀設計并不重視,其重點更多的放置在幼兒教學課堂之上。而幼兒園的環境及景觀是幼兒園內除教室外,幼兒接觸影響最多的場所。如何充分發揮幼兒園環境對幼兒影響的是幼兒園管理者所必須重視的問題,但是,目前多數幼兒園對于園內的景觀及環境設計的重視程度有限,甚至在環境景觀設計上存在諸多缺陷,這無疑阻礙了幼兒身心健康的進一步發展。通過創設具有一定教育意義且富含多元文化的幼兒園景觀環境空間,能夠有效推動教育教學理念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幼兒,使環境的教育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通過園內良好環境的創設,為幼兒提供更為舒適的學習、生活環境,也為教師的教學活動開展提供更為良好的空間平臺。
2幼兒園景觀設計
2.1景觀設計原則
2.1.1幼兒園景觀設計的整體性原則。在系統理論中,世界是一個有機整體,構成其內部的實踐對象及過程并非簡單地偶然堆積,而是通過合乎規律的要素組合,從而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系統內部各部分之和大于其整體。在幼兒園景觀設計中,應當通過對景觀內的各要素的梳理,使原本無序狀態的元素,成為一個具有系統性的整體,讓各個要素融合為一個合理、有序的幼兒園景觀空間。在設計過程中,整體性原則可從平臺布局以及設計元素布局兩個方面入手,在宏觀以及微觀層面上對幼兒園的景觀平臺進行規劃設計,使其構成一個有機整體。
2.1.2幼兒園景觀設計的多元化原則。幼兒園景觀設計多元化原則是相對于一元化原則而存在,多元化意味著景觀設計內存在更多不同形式的且具有差異性的個體要素?;诙嘣瓌t,要求在主體相同基礎上,個體之間需要存在一定差異,從而推進主體多樣化發展。因而在景觀設計中。多元化原則需要在景觀設計中運用更為多元且多層次的文化基礎,在景觀設計中可以通過多變的地形設計、多彩的環境表達、多樣化的景觀、游戲空間等要素的構建,形成幼兒園景觀環境的構造。
2.1.3幼兒園景觀設計的教育性原則。由于幼兒園景觀所面向的群體為學前期幼兒,在景觀設計過程中還需要注重景觀中所蘊含的教育元素,使景觀能夠在潛移默化中給予幼兒以教育性的影響。將學前教育理念融入到景觀以及環境設計之中,通過將自然景物、文化與教育性等多方面的融合。使構成環境載體富有童趣的同時,讓幼兒通過對自身環境的理解感受到其中所蘊含的文化以及教育理念。
2.2幼兒園景觀設計的作用與價值
2.2.1校園環境蘊含著豐富的教育寓意。作為幼兒接受教育的主要場所,幼兒園的環境以及景觀的設計也需要基于其教學目的進行空間設計,使其盡可能的滿足現代化的幼兒教育空間環境要求。寓教于景,寓景于趣,增強校園景觀的教育寓意性,無形中的引導幼兒關注多元文化,熱愛本民族文化,尊重國際優質文化,并從環境中汲取知識。
2.2.2開展多元文化啟蒙教育。面對目前文化交流日益頻繁的情況,針對幼兒開展多渠道的文化啟蒙教育顯得十分必要,而多途徑的文化教育最終目的是為了讓幼兒對于文化多樣性具有更為深刻的了解,明白文化中所蘊含的深刻內涵。而通過幼兒園環境以及景觀設計,幼兒可通過環境內部所蘊含的文化內涵,了解設計者所意圖使幼兒了解的文化背景、差異,從而推動幼兒在情感文化態度方面的整體性發展。例如在幼兒園景觀設計中融入中西方文化要素,使幼兒在認知本土民族文化,形成民族文化自信感自豪感的同時,感知到國外文化要素,能夠學會對于他國文化的欣賞以及理解,為以后跨文化社會的形成奠定基礎。
3幼兒園室環境與景觀設計策略
通過幼兒園景觀環境的營造能夠使幼兒園的生活學習環境,得到改善。景觀設計手法的運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幼兒園的自然景觀,讓幼兒園的環境景觀設計兼具自然生態性、娛樂性同時又兼顧教育的文化需要。
3.1技術與設計的結合
科技改變生活,同時也改變著人們的行為以及價值取向,通過技術與設計的結合使幼兒園的景觀及環境設計呈現出了除人文化以及教學要求外的環境景觀生態發展成果。景觀設計需要通過技術來體現,而技術的運用也需要通過期間所蘊含的設計理念來表達,幼兒園室內外景觀設計不應當拘泥于地面空間還可向垂直方向發展,使幼兒園的戶外空間的自然生態得到延伸,而垂直綠化能夠在豐富幼兒園立體空間設計的同時,通過清潔能源的使用降低傳統能源的使用率。
3.2自然與娛樂的結合
可見人與自然的高度統一更需要存在于教育場所之中,而幼兒對于大自然也有著天然的向往,幼兒的天性需要在自然環境之中得到釋放。在幼兒園的環境景觀設計中進行對于自然景觀空間的拓展。悉尼的伊恩波特兒童野趣游樂公園就是與自然結合的完美典范,首先入口由多種植物和一個木質標牌構成。幼兒娛樂活動區內水景設計不像傳統公園的水景有特定邊界,這里的水景可以使幼兒參與其中,盡情釋放親水天性。
3.3生態與課程的結合
幼兒園在環境與景觀設計過程中需要注意生態與課程間的融合,以自然資源為載體,開展課程教學,使課程能夠順應幼兒的本性,從而為幼兒營造更具趣味自然的學習氛圍。例如,北京四中房山校區整個屋頂都被設計成有機農場,屋頂隨著季節的變化會種植不同的農作物,學生可以全程參與到植物生長的全過程中。
結束語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公眾對于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家長以及老師在學前階段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但是我國所一直采用的應試教育體系,使得家長對于幼兒的培養更多的傾向于課程質量及知識,忽視了幼兒自身的興趣愛好以及其所處的自然環境。因此,從幼兒園建設角度看,在幼兒園建設之初就需要立足與幼兒的角度,因地制宜的營造出更貼合幼兒興趣以及學習生活需要的環境以及景觀,推動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謝苛妤.基于都市園藝的幼兒園戶外環境景觀設計研究[D].湖南農業大學,2019.
[2]張海洋.基于自然教育的幼兒園景觀設計研究[D].東南大學,2019.
[3]張琦.淺析幼兒園景觀設計[J].居舍,2019(02):108-109.
[4]甘晴晴.多元文化視角下的幼兒園景觀設計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 2018.
[5]張俊.益智性與創造力開發的幼兒園景觀設計探析[D].河南農業大學, 2015.
[6]林剛.促進學齡前兒童發展的幼兒園文化景觀設計[J].杭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35(02):128-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