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清偉
摘要:從十八世紀六十年代開始的工業革命到我們現在生活的時代,在這兩三百年的時間中一共進行了三次工業革命,第一次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蒸汽技術革命,這次革命將人類社會帶入了蒸汽時代;第二次就是電力技術革命,這一次的革命則將人類社會帶入電氣時代;第三次也是我們感受較深的信息技術革命,那么這一次革命則是將人類社會帶入了我們受益最多的信息時代。從這三次的工業革命來看,每一次的革命都對整個人類社會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在這三次工業革命的大環境下,我們或許也在默默的推動第四次工業革命,從機電一體化技術在企業智能制造中的發展與應用中就可以窺見一斑了。
關鍵詞:機電一體化技術智能制造
引言
基于時代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現階段機電控制技術已經發展成一項綜合性的技術,該技術在機械電氣工程中的應用需要多項技術交叉作用來實現[1]。尤其是在機電一體化設計構想下,為機械產品賦予了智能化、綠色化、人性化的特征,這對于社會的建設和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助推作用。但是,不同類型的產品在設計的過程中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及工藝,所以這就需要結合具體情況來應用機電一體化思想來確保產品的順利生產,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
1企業智能制造技術的發展概況
有人類的生產活動就會有商業交易的往來,為了方便商業交易往來就有了將各種商業交易集聚在一起的企業。傳統的企業制造技術是我們最常見的工廠生產或者車間生產,許多的工人在一個較大的半封閉場所進行集體生產制造。這種生產制造方式對于小型企業來說還是可行的,但是對于中型或者大型企業的生產制造來說就有較大的弊端。企業在不斷做大的過程中需要進行不斷地生產制造,需求方的需求量越大企業所要提供的產品就越多,在這種情況下,工人操作生產制造的顯得比較艱難。一則是工人的數量是有限的,企業不可能一直招收工人;二則是工人長時間的工作會有倦怠期,工作效率下降,也可能會出現一些生產制造的錯誤。這些是企業需要解決的問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一些較為高端的生產制造技術走入了企業生產制造的工廠,智能制造技術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得到了企業的廣泛應用。智能制造技術是一種能在生產制造過程中進行智能活動的由智能機器和人類專家共同組成的人機一體化智能系統,智能制造技術的應用有效的解決了企業在進行生產制造時流水線工人數量不夠,生產產品瑕疵率較高等問題。智能制造技術以一種全新的方式為企業帶來了便捷,也為企業在后續的發展中節約了一定的成本。智能制造技術本身就是一種精密的技術,對儀器的要求比較高,這也就決定了它發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從某種方面來說,智能制造技術也保障了工人的人身安全,機器受到傷害的承受能力比人類本身是要高出上百倍的,也就是說智能制造技術可以替人類進行高風險生產制造活動。
2機電一體化系統技術概念與應用優勢分析
2.1機電一體化概念
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發展和進步,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發展速度逐漸加快,其中機械也達到了智能管理優勢。機電一體化在向著全新的方向發展,以及其中所包含的技術產品,使整個系統的工程立足于全新的思想觀念,找到正確的出發點,把電子信息等相關技術進行有效合成,從而達到系統的最優化。機電一體化將機械性能有效地規劃和運用在這其中,對核心能力等各方面進行清楚把控,能夠使電子化合成向著系統的方向發展,也能夠為一體化技術的機械承載研究做出巨大貢獻。
2.2機電一體化系統的優勢
(1)重量小,操作便利,體積小。對于一體化技術的半導體程序與電路能夠優化機械運行系統,減少機械總體質量,縮小體力,在工廠中逐漸縮小占地面積,智能化技術的運用使其操作更加便利。(2)運轉迅速,提高整體運行效率。機械運用集成電路,不僅提高了運轉速率,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機械設備的敏感度,從而提升了整體工作成效。(3)可靠性。對于激光技術和電磁工作系統的使用,讓傳統機械裝備檢測能力更好,由以往接觸式變成非接觸式的狀態,既為機械維修增加便利,也提高機械使用性能。機電一體化系統運用中可以發現具備監測、報警、維修等工作技能,可以高效且迅速解決生產運行的突出問題。而且相較于傳統機械設施,機電一體化技術安全系數更好。
3機電一體化技術在智能制造中的應用
3.1信息技術的應用
信息技術也就是信息和通信技術,它包括了計算機與智能技術、通信技術和控制技術等,是一個與信息密不可分的技術。在工業革命進行到第三次的時候,人類就已經進入到了信息時代,這個時代就是依靠信息技術的時代。機電一體化技術在企業智能制造中應用需要以信息技術為支撐,在智能制造中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傳輸信息和使用信息,信息技術將機電一體化技術中的技術聯系緊密。信息技術在現在世界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是不可或缺的,現在都是使用網絡進行企業與企業的、企業與工廠的交流,存在網絡就要使用信息技術。在過去的企業發展中偶爾會發生企業資料的丟失或者泄露,在運用信息技術之后這種情況的發生就會急劇的減少,信息技術不僅可以傳輸信息,也可以對在其中的信息進行加密。信息技術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一個企業、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發展程度,也是推動現代社會生產力增長的重要因素。企業將信息技術運用到企業管理中可以有效的對企業資源進行管理,以免企業資源有過多的浪費。
3.2傳感技術的應用
機電一體化技術,包括信息技術、網絡技術、自動化技術和智能技術,對我國工程機械設備的快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與傳統的手工生產相比,施工機械設備不受勞動能力的限制,在降低人力資源成本的同時,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在工程機械中,傳感器技術的應用要求具有最高的精度和靈活性,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外部信號對機械的干擾。傳感器在機械設備工程中的應用過程中,對高效目標信息進行采集,還需要有無線傳感器,將信號數據傳輸到相關的技術系統中,還要有合理的信號、信息技術從而實現了對生產過程的實時監控,也為生產過程的管理和優化提供了合理的依據?,F代傳感技術廣泛應用于光纖相關傳感器中,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傳感器的穩定性,提高了傳輸的精度和效率。因此,將檢測技術應用到智能制造過程中,可以有效地減少數據傳播的障礙,優化制造過程,促進智能制造企業的健康發展。目前,我國大部分機械制造業已廣泛應用于系統化傳感器網絡,使數據處理快速、高效,對促進智能企業的快速發展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價值。
結束語
機電一體化技術在我國的發展是晚于世界其他國家的,但我國及時的在高等院校開設了有關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的課程,培養了相關方面的人才,為我國機電一體化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這也讓我國機電一體化技術后起直追?,F代科學技術的高度發展,為我們的生產生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企業也應該在機電一體化技術方面加大研究投入,機電一體化技術的應用或可為企業的發展模式提供新的方向,利用方便的科學技術為企業發展創造新的活力。總之,機電一體化技術都是企業實現智能制造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當然我國的科技發展也是離不開機電一體化技術的。世界各國都在不斷的進行機電一體化技術與智能制造結合的研究,這不僅是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也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科學技術實力之間的競爭。
參考文獻
[1]紀鈺珩.機電一體化技術在企業智能制造中的發展與應用[J].企業技術開發(下半月),2014,33(03):42,49.
[2]朱國紅.試論機電一體化技術在企業智能制造中的發展與應用[J].職業,2012(17):90.
[3]錢志.機電一體化技術在企業智能制造中的發展與應用[J].科技展望,2017,27(2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