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香妮
摘 ?要:數學教材是展開數學教學的根本,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教育機制的不斷進步,傳統教材的知識排布、語言組織等已然有一定不足,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為了更好地教導學生數學知識,這里提倡對初中數學教材進行二次開發,以基礎教材為根本,結合教學經驗,挖掘教材中可利用的點,創新知識體系,創新教育途徑,創新舉例試題,以幫助學生對數學知識點理解更加深刻,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有著積極作用。本文首先對初中數學教材二次開發的原則進行簡單說明,其次分析其具體實施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材二次開發
引言:
隨著教育機制的不斷創新,越來越重視對學生思維能力和學習技能的培養,而不單單只是傳播給學生知識,與傳統數學教育有了很大不同,在核心素養培養引領下,初中數學對教材進行二次開發,挖掘可利用的點,創新教學結構,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這就需要教師調整教學觀念,具備一雙慧眼,善于挖掘教育重點才行。
一、教材創新的原則
1.以課程標準為依據:隨著教育機制的革新發展,素質教育背景下提出核心素養的概念,依據核心素養培養以及具體的課程教育標準,對初中數學教學進行改革,比如說當代數學教育重視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那么就要在二次教材中體現學生自主學習,不要直接告訴學生答案,比如說當代教育要滲透思政教育,構建大思政框架,那么需要挖掘數學教學中的思政元素,創新加入教材中。
2.以學生實際需求為根本:教材的編撰與開發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需求,一些情況下,教師想要開展分層級教育,但苦于沒有分層教育的教材,導致分層教育難開展,這就是教材二次開發的意義。
3.從簡單到深入的創新:為滿足《新課程》的普適性需求,人教版初中數學教材內容相對簡單,對于知識點的描述較為簡單,舉例和試題也比較簡單,在運用的時候,學生往往不能滿足,需要在后續變式訓練、教師拓展中提升,教材的意義大大降低,因此需要從簡單到深入進行創新。
二、初中數學教材二次開發的策略
(一)知識有序排放
數學語言是有序的,數學知識也是有序的,這里的有序一方面指的是分類,一方面也指的是從簡單到難的過程,在教材二次開發的時候,我們可以將一些有序的、有聯系性的內容放在一起講解,引導學生構建數學知識體系框架,讓學生腦海中有一張“數學圖”,學習起來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數學教材中,七年級上的“一元一次方程”單元,和七年級下的“不等式與不等式組”(主要涉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組)),就可以將兩者放在一起進行講解,將這兩部分知識歸為一體;再例如在七年級上教學“正數和負數”的時候,引入了數軸的概念,在八年級下又有“軸對稱”單元,創新性的將兩者融合在一起教學,會有不錯效果。
(二)試題增加難度
1.變式訓練:巧妙借助原有教材試題,教師在其基礎上做微小變動,圍繞知識點進行拓展創新,展開變式訓練,通過多元化的習題來培養學生的多元化思維你,深入練習之后,學生融會貫通,看到一個習題,就能夠找出習題中的對應知識點和有效要素,能夠在腦海中產生初步分析解決問題路徑。
2.創新一題多問、多解:一題多問多解同樣是培養學生觀察、感知、分析性思維的有力手段,以此來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加強知識理解[1]。
3.創新逆向培養:在教材中加入逆向思維培養,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在路程計算題中,知道了速度和時間就能夠知道路程,知道路程和時間,也就能計算出速度,進而引導學生多維推理。
(三)加強教學生活化
在數學教學中,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往往對應起來分析,數學知識就是抽象化的,數學現象則是形象的,學生應具備良好的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教材的培養至關重要。對于此,一方面可借助生活化教學來進行知識講解,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轉化為具體的生活數學現象,對教材合理創新,加入更多元、更貼近現代生活的例子,來激發學生思維,促進學生理解。
(四)加大數形結合力度
在知識結構方面,創新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比如“ 平面直角坐標系”就是在將圖形賦值,是“以數解形”,例如“數據的收集、整理與描述”教學,就是在收集數,用圖形來表達數,是“以形助數”,可適當地進行糅合講解,比如在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習題,引導學生繪制不等式組相應圖形,確定限制條件,確定“交點”,解決實際問題。
(五)從知識直接說明到知識求證探索
我們發現,初中數學教材往往直接告知了學生知識答案,學生也會固定的認為教材的知識點是正確的,教材即真理,容易養成思維惰性,不在開動腦筋思考問題,教師在辛辛苦苦引導學生進行創新、自主探索知識的時候,一些學生翻開教材,翻到知識處,一目了然已經了解,這樣對學生的教育并不友好。可以從知識直接說明型轉變為知識求證探索型,在關鍵知識說明處留白,鼓勵學生去推理論證,讓學生對知識學習存有疑惑,合理質疑并搜集相關因素,去推導出知識,再將知識填寫到對應的知識總結處,這樣的教育更加體現出學生的自主性[2]。
三、結束語
總的來說,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發展,數學普適性的教材有時候跟不上教育需求,因此對初中數學教材進行二次開發,對知識結構、習題難度、生活化、知識求證探索型創新等方面進行二次開發,優化教材,進而提升教學效果,具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朱小利.初中數學教材例題與習題二次開發的實踐與思考[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5(4):89-91.
[2]張漢軍.初中數學"教材二次開發"的策略探討[J].中學數學研究(華南師范大學版),2017(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