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勇
摘 ?要:產學合作是高校教育改革發展新形勢,倡導整合高校與企業育人資源,以就業為導向培育學生職業技能、職業素養與道德品質,從而向社會輸送高素質、高技能、復合型、應用型人才。基于對產學合作機制的理解,以網絡與通信類專業教學為例,結合實際教學經驗、對產學合作的思考與實踐,從校企資源共建共享、“雙師型”教學隊伍建設、實行項目式教學、教學評價改革、職業精神培養五個方面探究產學合作機制下網絡與通信類專業教學模式構建路徑。
關鍵詞:產學合作機制;網絡與通信類專業;教學模式
產學合作是適應當代社會用人需求、符合現代育人理念的學校與企業密切聯系、相互協作、資源共建共享的教育機制,能夠發揮產學合作優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保證學生綜合素質與職業技能與社會需求對接、顯著提高學校教育質量與實效性。近年來,伴隨著現代科學、通信及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網絡與通信領域新設備、新技術、新理念層出不窮。若想保證學校專業課程教學與時俱進,積極承擔向社會輸送高質量人才的教育責任,便需要把握住產學合作契機,依托產學合作機制主動創新、改進網絡與通信類專業教學模式,進而全面發展學生職業技能、道德素養、思想覺悟,為其就業及職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一、校企資源共建共享,培養產業所需人才
教育資源,如圖書資料、教育科研人才、教學設施等是學校教育得天獨厚的優勢,而企業的優勢在于實踐操作、技術產業化及豐富的技術創新與研發經驗。產學合作機制下,整合校企優秀資源,實現教育資源的共建共享可以培育出產業發展、轉型升級的應用型、創新型人才[1]。
網絡與通信類專業現有教學內容包括“通信原理”“移動通信”等,課程之間、課程與工程實踐之間缺乏緊密聯系,且側重于理論知識講授與技能的抽象說明,難以使學生獲得職業技能啟發。為此,建議學校與企業達成合作關系,由校企聯合設置專業集群、開發課程內容、制定教學方案,將全部知識點、技能操作要點等劃分為不同模塊,供教師在授課時予以自由、靈活地組合,能夠將前沿、先進的理論知識、技術等引入到教學活動內,使學生在學習上學有價值、學有所用。
二、打造“雙師型”教學隊伍,改善教師知識與技能結構
網絡與通信類專業教師雖然具備系統、有序的教學方法論,教學實踐經驗,了解學生學習心理,但因教師企業相關經歷較少、長時間脫離相關產業環境、在工程技術的實際應應用上缺乏經驗,所以在教學,尤其是實踐教學中容易出現所教授的理論與工程技術滯后、無法對接當前行業背景與技術產業化需求的問題。為此,建議在產學合作機制下打造“雙師型”教學隊伍。一方面,適度放寬教師管理條件,鼓勵教師進入企業進行技術研發,不僅可以提升教師實踐教學能力,還可以促使教師將技術研發項目轉化為教學案例、學習任務等從而拓寬學生知識視野、提高學生實踐意識;另一方面,邀請行業骨干、資深專家等擔任工程技術實踐指導教師,為學生介紹當前行業發展形勢、技術研發狀況等,可以為學生學習、實操提供更加專業的指導。
三、實行項目式教學法,培育學生崗位職業技能
網絡與通信類專業課程教學具有極強的實踐性。實行項目式教學法可以使學生提前適應崗位工作環境、了解崗位技術標準、掌握基本的職業技能[2]。為此,建議教師將專業課程、崗位工作所需的知識與技能融入到項目任務中,并以企業真實項目為依托幫助學生明確學習、實踐方向。同時,將項目任務完成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借助多媒體、微課等呈現項目完成所需知識,指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制定項目方案與計劃,利用課堂及課下時間引導學生通過網上查閱資料、生生相互協作、獨立思考等方式踐行項目方案。當學生完成項目任務后開展成果匯報課,對學生知識進行查漏補缺,并以教師專業點評、小組互評的方式評價學生項目成果,能夠使學生獲得成功感、滿足感。最后,將學生項目成果發送給企業,請企業項目負責人提出意見與建議,如果予以采納給予學生一定物質獎勵,既可以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創新創造意識,又能讓企業發現學生閃光點,拓寬學生未來就業空間。
四、積極改進教學評價方式,提高學生動手實踐能力
產學合作機制下,網絡與通信類專業可以在每學期末設置短學期實踐課程,與企業合作為學生創造實踐機會,使學生提前適應企業工作環境。此種實訓教學模式需要配合跟蹤式、全過程、全員性評價體系。首先,由企業、專業課程教師共同制定評價指標、評價方案,由學生定期提交日志、周志給校方及企業方導師;其次,校方教師接收學生實訓期間所反饋的信息,為學生補充知識并予以其人文關懷。企業方導師跟蹤式監督、檢查學生工作表現,了解其職業技能需求并對其進行崗位培訓。校方與企業方定期交流分享學生信息,以此全面掌握學生實訓成效。最后,校內教師及企業方導師加強溝通討論,結合評價指標考察學生基礎知識、動手實踐能力、工程操作能力、創新能力等,從而在教學評價中滲透產學合作思想,提升專業人才培養質量。
五、滲透職業精神培養,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當代社會對技術型人才的要求不僅局限在專業技能、理論基礎之上,更重要的是應當具備堅定的職業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品質、開拓進取的職業精神、精益求精的職業意識。為此,在產學合作機制下,網絡與通信類專業教學模式中應當納入對學生職業精神的培養。一方面,在日常教學中宣傳具有工匠精神、愛國情懷的人物事跡,以帶給學生心靈啟迪、情感熏陶與精神感召,使其在不知不覺中形成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念;另一方面,請企業方導師在實踐指導的同時宣傳企業理念、文化,增強學生對企業的認同感,逐步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結束語
產學合作機制下,網絡與通信類專業教學模式的構建需要以校企育人資源共建共享為起點,由企業與學校共同設置專業集群、開發課程內容,以此實現專業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對接。同時,應構建“雙師型”教學隊伍,實行項目式教學方法,積極改進教學評價方式并在教學與實訓中滲透職業精神,以此培養出高素質、高技能、復合型、應用型現代化人才。
參考文獻:
[1]常春,武明虎,周先軍,吳丹雯.基于產學協同育人的通信專業教學與實踐改革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8(52):221.
[2]黃沛蘭.淺談微課在高職通信專業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資訊,2015,13(25):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