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琳
摘 ?要:本文主要針對工程專業在進行課程思政建設和挖掘思政元素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探討工程專業挖掘思政元素的方法途徑。
關鍵詞:思政元素;價值引領;教學實踐
在立德樹人的教育氛圍下,開展課程思政,充分發揮課堂育人主渠道的作用,是培養人才的有力抓手。專業課程作為育人重要環節,也要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在工程專業教學中如何有機融入思政元素,落實“德育”培養目標,顯得尤為關鍵。
一、將思政元素融入工程類專業課程的意義
1.“課程思政”內涵
挖掘思政元素,開展課程思政,首先就要理解“課程思政”的深刻內涵,從國家層面,課程思政是為實現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的綜合教育理念,是將專業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結合,充分發揮所有課程的育人功能,從而實現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價值引領。與傳統的思政課程相較,課程思政是將育人理念體現在所有課程中,而不是將思想政治教育只依賴于專門的思政課程來實現。其他的各門課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開展課程思政,是挖掘課程知識體系中蘊含的價值導向和文化內涵,將提煉出的正確的價值取向傳遞給學生,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全方位的育人體系。
2.工程專業教學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必要性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核心所在。課程思政的教育理念要求各類課程充分發揮各自的德育功能,工程類專業也要在專業教學中體現理想信念層面上的精神引領。工程類專業課程,除了要培養具備專業工程素養的學生,更要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因此,工程專業在培養人才上,不僅要具有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掌握熟練的相關專業技能,更要具備良好的個人品德,嚴謹認真的職業道德,科技報國的使命擔當。通過在工程專業教學中融入思政元素,將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價值塑造有機結合,培養學生的專業自豪感,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理論教學中培養學生追求卓越的大國工匠精神,在實踐教學中培養學生一絲不茍、嚴謹認真的應用能力。
二、思政元素融入工程專業教學存在的問題
1對課程思政認識不足,定位不明確。
在課堂中恰當地融入思政元素,有助于提升教學效果、實現德育目標。但是部分教師對“課程思政”存在思想誤區,制約了專業課中思政元素的融入。首先,要對“課程思政”的內涵有清晰地認知,不能將思想政治教育只依賴于專門的思政課程,而是所有課堂都是育人主渠道。作為專業課教師,要擺脫專業課只傳授知識和技能的思想誤區。再者,融入課程思政元素不是將專業課堂思政化,不會給教師帶來額外的工作負擔,教師在思政元素的選擇上比較自主,只需要在本身的課程體系中穿插恰當的思政元素,不是硬性要求在每堂課中都體現思政內容。最后,要正確認識課程思政的立德樹人不是簡單體現在空喊口號上,不是做表面功夫,空談大道理反面容易打消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是將正確的價值導向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傳遞給受教育者,使其入腦入心。
2.思政元素難挖掘,難融入
作為專業課教師,一直以來的教學目標在于教授專業的知識和技能,沒有經過系統的課程思政相關的培訓學習,存在有心進行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融入,但又力不從心,不知該從什么方面來挖掘專業相關的思政元素,有機融入課堂的問題。造成這個困難的主要原因是思政元素涉及到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識和前沿消息,而部分專業教師知識面窄,僅了解自己本專業的專業知識,對其他領域的前沿知識沒有廣泛涉獵,導致在教學過程中難以有效的挖掘思政元素。而面對一些已經成熟的思政案例,又存在簡單套用,不與自身教授課程的知識點相匹配的問題。
三、工程專業如何挖掘思政元素
1.專業課教師與思政教師互聯互通,講行課程思政培訓
加強對專業課教師的思政培訓,使之轉變固有觀念,充分認識到工程專業課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理解課程思政的深刻內涵,調動起在專業課中挖掘思政元素的熱情。可以通過與思想政治教育教師的溝通交流,找準思政元素挖掘的方向,比如可以將思政元素劃分為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教育、紀律與法制教育、國家安全教育、文化傳統教育等幾個方面,再從自身專業出發,細研與工程專業科目相匹配的德育內容。
2.教育者先受教育
要挖掘思政元素,教師首先從宏觀把握本門課程的教學大綱,多維度細分教學日標,梳理知識點,不斷提升自身專業知識水平,才能挖掘知識的本質內涵。“要想給學生一杯水,自已必須有一桶水”,教師要想做到在教學中旁征博引,侃侃而談,在生活中就要涉獵廣泛、知識廣博。因此,教師要拓寬自己的知識面,不僅要深研專業相關知識,更要有意識地學習經濟、政治、文化、科技等多方面知識,關注前沿訊息,從學生感興趣的方面入手,將思政元素潛移默化融入專業課堂。比如在建筑工程課堂,可以為學生播放《大國建造》紀錄片,讓學生了解“中國制造、中國建造和中國創造”的奇跡,探秘牽動億萬人心弦的雷神山醫院如何拔地而起,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和職業選擇的榮譽感。
參考文獻:
[1]劉雪.“課程思政”背景下高職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研究與實踐.山東青年[J],2020.10
[2]張麗娟.高校土木工程專業課程思政建設.課程教育研究[J],2017